回目录页

下篇 恶有恶报

西线挺进(1)

进攻日之后,西线盟军军队用了11个月来迫使德军在西线投降,其间德军虽然负隅顽抗,但至少只有一次盟军面临的是真正强大而可怕的反攻--阿登反攻。但任何有理智的德国人都知道自从东线的中央集团军群被击垮,西线巴黎陷落之时起,就已经注定失败了。

1944年8月15日,盟军展开“大铁砧”行动,大举进攻法国南部,仅第一天就有86000名官兵登陆,陆军元帅克鲁格闻讯立即从法莱斯口袋撤军。事实上在德军部队中对元首的信心和对最终胜利的信念是和级别资历成反比关系的。

德军将领们对战争罪行的了解程度和参与程度,被1942年至1945年间秘密情报局采取的一项大规模秘密行动所揭露。秘密情报局军情19处偷偷录下了被俘德军将领和其他高级军官之间至少64427段对话,完全是在他们不知道甚至毫不怀疑的情况下录下的。

该行动表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私下里如何看待战争、如何看待希特勒,以及如何看待彼此。这些对话还全面地揭穿了国防军高级军官战后所说的谎言,他们说他们对犹太人、斯拉夫人和其他所谓的“低等人”所受的遭遇一无所知,他们把所有罪责都推到党卫军身上。

1944年9月1日,艾森豪威尔从蒙哥马利手中接管了所有地面部队的日常管控 。艾森豪威尔的计划是向德国本土发起全面进攻,而蒙哥马利想要的是派一支部队“孤军深入”攻击第三帝国的心脏,并由他的第21集团军担任先头部队。

蒙哥马利的计划有许多重大缺陷,它需要侧翼保护,以防来自北面几乎毫发未损的德第15军的攻击,还需要将凯尔特河口用作直接补给线,但直到9月攻陷安特卫普之后很长时间内,德军一直控制着斯凯尔特河口。

蒙哥马利计划横扫德国北部平原,期间穿越威悉河、易北河等重要河流,然后直捣柏林。但鉴于德军在战争的相对末期仍然能够做出抵抗的顽强程度,蒙哥马利的这项计划是没有多少军事意义的。而且,蒙哥马利的计划会使美军,尤其是第3集团军,只能发挥侧翼保护的作用。

不过,最高司令官还是采用了风险较小的“全面进攻”进攻第三帝国 。计划的主攻力量仍是由第21军穿越阿登森林以北的比利时突进鲁尔区,此举也将封锁德国工业生产的心脏地带,从而使希特勒无法获得继续战斗的必要手段。

第12集团军群,自8月以来由布拉德利指挥,是美国将军曾统帅的最庞大的一支军队,被艾森豪威尔分别派遣。霍奇的第1集团军大部被派往阿登地区以北支援蒙哥马利,剩下巴顿的第3集团军向萨尔河挺进,其南面受到德弗的第6集团军的侧应,该军已参加法国南部的“大铁砧”行动并一路赶来。

布鲁塞尔于9月3日被第21集团军群的加拿大军队攻占,翌日收复安特卫普 。 盟军舰船直到1944年9月28日才抵达安特卫普。到了此时,盟军补给线还必须经由诺曼底运抵第21集团军群,这是一条过长的补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