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页

下篇 恶有恶报

东线喋血 1943年8月—1945年5月(1)

盟军直至1945年3月才渡过莱茵河,其间因9月中旬的阿纳姆灾难和冬季的阿登反击而受到一定延误,盟军对德战争取得重大推进,但东线战场对德作战取得了更大胜利。从“巴巴罗萨”作战到1944年12月,德军在东线损失了240万人,而同期与西线盟军作战的德军人数为20.2万人,造成如此伤亡的代价也不均衡:盟军进攻日至欧洲胜利日(1945年5月8日)期间,苏军伤亡超过200万人,要比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战斗部队伤亡数字的总和还要多两倍。

德意志国防军在斯大林格勒惨败,1943年2月陆军元帅保卢斯以下第6军被俘,以及六个月之后库尔斯克会战中以无法接受的损失而撤退,自那时起,苏军穿越欧亚大陆东部开展一系列大举反攻,最终迫使德国于1945年5月初投降,而此前希特勒已于4月30日自杀身亡。库尔斯克战役胜利之后,1943年夏季攻势中,红军收复了奥廖尔、哈尔科夫等地,迫使德军退至第聂伯河,并切断了克里米亚半岛上的第17军的退路。希特勒受到了来自陆军元帅曼施泰因和罗马尼亚独裁者安东内斯库元帅的压力,他们要求将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从克里米亚撤出,可用于防御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但希特勒顽固拒绝,以致两国旋即陷落,守军也被击溃。

“一系列大规模后撤本可以耗尽苏军实力,同时也会带来反攻的机会,”蒂佩尔斯基奇就库尔斯克战役刚结束后的这段时期叙述道,“德军战败的根源在于毫无结果的进攻中造成的消耗,而且首先是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的无效抵抗。”曼施泰因竭尽全力在苏联南部进行流动防御,双方兵力对此常达到七比一,这似乎对希特勒来说太微不足道了,他频繁发出“战斗到死亡”的命令,责令军队坚守防线。曼施泰因与希特勒进行了七次对话,才获准许可退至第聂伯河防线。

在此期间,几乎自始至终,德军对苏军造成的伤亡都比他们自己遭受的伤亡要高,但重要的是苏军始终经受得起这样的伤亡。苏军将军们发起进攻从不考虑生命的代价,然而德军将军们却无法采取类似的方式,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后备力量。1943年10月22日至30日,苏军从沿普里皮亚特沼泽地至扎波罗热长达300英里一线数个地点渡过第聂伯河,而且当11月6日基辅陷落之后,南方集团军群位于该河急弯处的北翼也受到了威胁。11月27日与28日,曼施泰因恳请希特勒允许他弃守该河急弯,由此可将其防线缩短125英里,但希特勒拒绝了这一请求。到1944年1月2日,苏军向基辅以北进军,即将穿越波兰的战前边界。

在波兰北面,红军于1944年1月15日发起大举进攻,以解列宁格勒城南之危,当时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利用冰封的天气跨越了芬兰湾,又穿越了冰冻的湖泊和沼泽地,进攻德国第18军两翼。在这场历时900天的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围攻之中,共发射炮弹15万发,投下炸弹10万颗,造成110万人丧生,列宁格勒终于在1944年1月17日星期一获得解放。随着德军迅速收缩,诺夫哥罗德两天后陷落。到3月1日,红军已进抵纳尔瓦-普斯科夫-波罗茨克一线。

1944年1月29日,曼施泰因于第聂伯河遭受朱可夫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和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夹击。此次战役持续两个星期,德军部队被阻隔于一个突出部中,曼施泰因付出了10万人伤亡的代价将其解救出来。然后,苏军继续前进,渡过布格河和德涅斯特河,红军在人员和军需物资方面都拥有极大数量优势,可以全线对敌发起作战,然后视敌军何处出现薄弱环节,接下来再对此处反复进攻。然而尽管战役已无取胜希望,但德军团结协作,仍继续开展规模渐小的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