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页

下篇 恶有恶报

东线喋血 1943年8月—1945年5月(2)

3月份南方集团军群遭受了一系列挫折,但这些并不是曼施泰因的错,他在绝对不利的条件下已倾尽所能。3月4日南方集团军群北翼遭到朱可夫的连续攻击,朱可夫4-7日连续推进100英里,进至华沙-敖德萨铁路沿线。尼古拉耶夫于3月28日陷落,两天之后,即3月30日,希特勒再次将曼施泰因解职。众多其他军史学家看来,曼施泰因在二战中的德方—或任何一方—拥有最优秀的战略头脑。“你几乎可以将1942-1944年之间的苏德较量看做是曼施泰因和朱可夫两人之间的决斗,”研究苏德战争的杰出历史学家埃里克森写道,“在斯大林格勒,在库尔斯克,两人都进行过决斗,到了1944年3月,曼施泰因和朱可夫在乌克兰再次进行决斗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斯大林有意保留朱可夫,而希特勒却开除了曼施泰因。

曼施泰因对南方集团军群的指挥权被交给了莫德尔,莫德尔自1月以来指挥的还是北方集团军群,他也晋升为陆军元帅,时年53岁,是继隆美尔之后最年轻的陆军元帅。克莱斯特在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攻击之下被迫退至罗马尼亚境内,因此他被解除了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的职位,由野蛮而不得人心的舍尔纳在曼施泰因被解职的同一天取而代之。克莱斯特断言说希特勒在此阶段的心态“更适合由心理医生来诊断,而不是将军们”。他声称曾于1943年12月建议希特勒放弃最高指挥权,1944年3月29日与元首“激烈争吵”之后被解职。据克莱斯特分析,希特勒有一个有趣的特征,那就是“如果你和他谈了两个小时后认为你终于说服他相信了某事,他却从起点谈起,似乎你还一个字都没有讲过一样”。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和对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坚定不移也许是使希特勒成为元首的必备条件,但是在世界大战过程中,他的这一特点就对他的国家造成了恶劣的后果。

希特勒这一特征的一件典型事例发生在1944年3月8日,当时希特勒颁布一项命令体现其“地域堡垒”的理念。他命令部队必须在城镇中坚守等待德国空军的救援而不许整体战线的撤退。虽然这一战略在某些地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但其主要目的只是防止部队在前线溃败时放弃难以防守的区域,而滞留军队主力所在区域。

1944年4月,一个月之内德国空军在东线战场的战机数量锐减至500架,而苏联军用飞机有多达13000架,陆军元帅托尔布欣把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德军清剿干净,塞瓦斯托波尔于5月19日陷落,第三帝国在此战中共损失10万人。苏军已于1月进至第聂伯河,但到了4月,苏军又已抵达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进入罗马尼亚和波兰,并对匈牙利边境构成威胁。1944年春季,尤其在盟军进攻日之后,希特勒已完全无法合理调配东线作战部队,而更倾向于向他的战地指挥官们发出“战斗到死亡”的命令。“他日益缩减的军队沿长达1650英里的战线漫延开来。”黑斯廷斯记述道,“在中部平均人数仅为2000的各师正在坚守16英里长的战区防线。1943年7-10月之间就几乎伤亡100万人,1944年3-5月间,伤亡就达341950人。”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中央集团军群在“巴格拉基昂”行动中遭遇灾难的序幕。“巴格拉基昂”行动可以被称为历史上最具决定意义的战役之一。

此次苏军的大规模夏季攻势,选在第三帝国集中关注诺曼底登陆的时机,于1944年6月22日发起,行动代号由斯大林亲自选定,以纪念他的格鲁吉亚同胞,指挥1812年作战的伟大的巴格拉基昂元帅。此次进攻战线长达350英里,将斯摩棱斯克、明斯克和华沙联成一线。每英里战线上至少有400辆大炮掩护。“巴格拉基昂”运动旨在彻底摧毁中央集团军群,为进军柏林铺平道路。白俄罗斯第三和第二方面军以及白苏联第一方面军几乎拥有绝对空中优势,德军飞机都已飞往西线应付盟军登陆日进攻和轰炸机联合攻击。

罗科索夫斯基于6月24日发起突袭,其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坦克与大炮突然出现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之上,这一地区原被认为重型车辆无法通过,但他的工程师们巧妙地准备了木质堤道。第3装甲军大部几天之内损失殆尽。当时在疯狂延长战线上的德军被冲开了一条至少250英里宽、100英里纵深的缺口,使苏军能够于6月25日收复维捷布斯克,7月3日收复明斯克—收复明斯克作战中有30万名德军被包围俘虏。到7月3日,苏军已从起点向前推进了200英里。中央集团军群实际上已不复存在,反而在北方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缺口。对于德军而言,“巴格拉基昂”行动可以被确切描述为“历史上最突然、最彻底的军事灾难之一”。其意义不可以被低估。“甚至在盟军登陆诺曼底之后数月内,德军在苏联的伤亡继续高出西线德军伤亡的三倍。”一位历史学家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