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第17章 会宁会师前后(下)
朱德的抗争
接到张国焘的电报,朱德、陈昌浩大吃一惊。陈昌浩立刻骑马飞奔漳县,希望挽回局面。朱德这一向忠厚温和的总司令发了大火,立即电告中央和二方面军领导人:甲、西北局决议通过之静、会战役计划,正在执行,现又发生少数同志不同意见,拟根本推翻这一原案。乙、现将西北局同志集漳县续行讨论,结果再告。丙、我是坚决遵守这一原案,如将此原案推翻,我不能负此责任。同时,朱德和傅钟致电徐向前、周纯全转张国焘,劝说他们改变决定。

22日早上,陈昌浩赶到漳县红军指挥部时,发现他已经处于孤立地位。这边的人都站到张国焘一边,同意渡河西进,再行北上。陈昌浩只得少数服从多数,不再坚持原来的计划。待朱德等人到达漳县,发现陈昌浩也变了。这样,岷州会议的决议,被张国焘一场地震推翻了。没有办法,张国焘是红军总政委,又是中共西北局书记,他有最后决定之权。但是朱德还是表示了他的抗争,一连几天,他都没有签署电报。
中央命令四方面军北上会合
张国焘战胜了陈昌浩,在9月22日与徐向前三人致电中共中央,通报四方面军准备渡河西进的计划。电报中说他们完全同意国际指示,实现占领宁夏和甘肃北部,会合一方面军的计划,但是考虑到“宁夏地区狭小,一、四方面军集中宁夏,不免后有黄河沙漠之险,前有敌人封锁。如在该地区作战须停留六个月,物质补充不便。万一决战不利,或不能有力阻止敌人时,则将陷红军于不利地区”。基于上述理由,四方面军决定西渡黄河,“以有力一部向一条山、靖远、中卫活动,配合一方面军主力由靖远、宁夏段渡过黄河,形成会合和互相策应形势。”

9月26日又是一个严峻的日子。中央与张国焘你来我往,交换了几次意见。中央得到朱德的报告,又接到张国焘的正式通知,会合的大好形势马上又将成为泡影,怎么能不着急?26日早上,中央即致电张国焘,反对西进。中午,张、徐、陈回电坚持西进方针。在这封长电中,张国焘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不愿意同胡宗南打仗,在松潘就没打赢,现在四方面军人数已减少一半,长征过草地又疲惫不堪,确实没什么战斗力了。他不想同中央会合,想到甘肃北部的凉州一带去另搞一片,打通苏联。双方来回打了一整天电报,到晚间22时,张国焘告诉中央,四方面军已经按西渡计划行动了。27日,中央发了一封长电,以强硬的语气说明中央的立场。中央要求张国焘按照9月18日朱德等拟定的静、会战役计划行动,尽快北上会师。
四方面军渡洮不成转而北上
老天爷好像成心和四方面军作对。徐向前率先头部队西进到临洮,来到洮河岸边。据老乡说,现在黄河对岸已经进入了大雪封山的季节,气候寒冷,道路难行。徐向前派人侦察渡河情况,因为没有渡船,几次试渡人都被冲走了。按这样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大部分渡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徐向前返回洮州,向朱德、张国焘汇报。这时正值中央27日来电反对西渡。张国焘只好召集会议商量,大家一致同意放弃西行计划,按原静、会战役计划北上会合一方面军。当晚20时,朱、张、徐、陈致电4军军长陈再道、政委王宏坤,下达北进命令。随后,他们又将北上计划电告了中央和二方面军首长。

真是无巧不成书,1935年9月,张国焘为过不去噶曲河,决定南下,造成了一、四方面军的分裂。1936年9月,张国焘又因为过不了洮河,决定北上与中央会合。一场再次分裂的危险,就因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因素而化解了。
红二方面军抢渡渭河
四方面军掉头向会宁进军了,一路走得顺利,没遇到什么战斗。相比之下,向陕、甘边界进军的红二方面军却经历了一场灾难。在哈达铺,按照商定的计划,二方面军东出成县、徽县、两当等地,策应一、四方面军会合。当二方面军开始行动后,一、四方面军却没有动。当中央与张国焘就西进北上争论不休时,二方面军只好在徽县、两当等待命令,白白浪费了一周时间。直到四方面军东进与一方面军会合去了,二方面军才得到中央指示,于10月4日出发向隆德一带前进。这时,胡宗南、王均的部队已经从两面围攻过来。贺龙、任弼时下令急行军摆脱敌人。5日行军110里,6日行军90里,掉队的人越来越多。7日在礼县天水镇的罗家堡,红六军团的16师与国民党王均的部队遭遇,激战几个小时,因行军仓促、红军没做好战斗准备,16师被打散了。

9日,二方面军在天水以西的洛门镇一带渡过渭河。渭河河宽约200米,冬季无船,只好徒涉。过了渭河,11日到王家山,这里都是荒原开阔地,毫无隐蔽。18师的马匹暴露了目标,于是四五架敌机飞来,一番轰炸,红军缺乏防空知识,被炸死炸伤50余人。真是悲惨极了。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从9月30日起,四方面军分成五个纵队,先后由岷州、漳县向通渭、会宁、静宁前进。一方面军部队则于10月2日攻占会宁城。8日,四方面军先头部队4军10师在会宁界石铺与一方面军的一军团1师会合。喜讯传来,四方面军总部加快步伐,于9日到达会宁。徐向前见到了前来迎接的陈赓师长。老友重逢,格外激动。红军干部战士们纷纷抛下武器,悲喜交集地互相拥抱起来。盼望已久的这一天终于来临,谁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10月10日,在会宁城内的文庙广场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一、四方面军各派出一部分队伍参加。会场上歌声嘹亮,四方面军拿出了早在8月就写好的《庆祝一、四方面军大会合战士讲话大纲》,表达他们真挚的感情。

到达会宁后,朱德、张国焘在城里设立了总指挥部,迅速与陕北中央联系,通报四方面军的详细情况。尽管四方面军在南下时损失了近一半人马,但他们的力量仍比一方面军强大得多。会合的热烈气氛很快过去了。双方恢复了平静。看起来大家都以礼相待,但是不像第一次会合时住在一起、行动在一起了。原来早在9月21日会合之前,毛泽东就已经秘密指示彭德怀:“双方下级指挥员以不相接触为适宜,仅团级干部以讲和态度与接防部队首长接洽,接防后归还主力,绝对禁止任何一方面军人员自傲与不友爱举动。”所以彭德怀谨慎从事,不做过分热情表示。

为使张国焘打消疑虑,前来会合。中共中央领导人在9月24日致张国焘的信中表示:“弟等与国焘间之争论,应该一概不谈,集中全力于团结内部,执行当前军事政治任务。国焘兄对弟等有何意见,弟等均愿郑重考虑。”而对一方面军内部的指示,则是“为求党与红军的真正统一与顺利执行当前任务,对国焘及四方面军干部不可求善太急。”“我们政策,表示对他们信任,不宜使他们感觉不信任。要准备经过长期过程争取,估计他们是可能进步的。”

这些指示当然张国焘是不会知道的。会合后,他确实心里忐忑不安地等待中央的处置。会师第二天,10月11日,中共中央就发布了《十月份作战纲领》,确定由毛泽东、彭德怀、王稼祥、朱德、张国焘、陈昌浩六人组成军委主席团。并规定三个方面军的行动,统由朱德总司令、张国焘总政委依照中央和军委的决定组织指挥。张国焘见中央没有夺去他的职务,不禁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张国焘高兴得未免太早了一些。就在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彭德怀就悄悄找到了随四方面军总部行动的红军文工团团长、杨尚昆的夫人李伯钊,让她通过傅钟拿到了张国焘另立“中央”的会议记录,并转到了毛泽东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