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第18章 大军西去(下)
毛泽东是否反对四方面军西渡黄河
红30军强渡黄河时,朱德、张国焘正在打拉池与彭德怀、徐海东会晤。彭德怀向朱、张通报了形势和中央宁夏战役计划。朱、张立即电告中央:“关于根据新任务由德怀同志提出之战役计划要旨,我们完全同意。正根据今日情况研究具体化之方案。”但是毛泽东此时有些犹豫,尚未收到朱、张来电,24日就给彭德怀发了一封电报让他与朱、张商量:“30军迅速渡河控制西岸,9军拟以暂不渡河为宜,尔后北进到海靖线防御,4、5两军主力是否足够?二方面军将来必要时须准备转至海固线防御,固隆海靖线及其以南地形条件是否利于敌之进攻抑或利于我之防御,商量结果速告。”

毛泽东这封电报,后来被历史学家引用为他反对四方面军西渡黄河的重要依据。如果阅读那几天的全部往来电报,就可以看出这封电报并非毛泽东的最后决策。当时战局一日数变,毛泽东担心西渡黄河万一不成,红军南线又顶不住,就会被国民党挤压到背水作战的危险境地。所以他希望先巩固南线,再设法渡河。红30军渡河成功,拉开了宁夏战役的序幕。25日上午,消息传到打拉池红军总部,引起一片欢呼。下午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提出四方面主力三个军渡河进行宁夏战役的具体部署。同日,朱德、张国焘、彭德怀联名致电中央,鉴于渡河成功,建议四方面主力迅速渡河,抢占一条山、古浪等地区,在黄河西岸站稳脚跟。这些电报充分说明,彭德怀与朱、张完全一致,准备全军渡河,占领宁夏。
四方面军一分为二
然而毛泽东却另有打算,25日他与周恩来致电朱张彭,提出“第一步重点应集注意力于击破南敌”,“第二步重点集注意力于向北”,要四方面军以一个军随30军渡河,然后向中卫方向延伸,以一个军去攻占定远营。黄河东岸的四方面军三个军和二方面军在打拉池南构筑工事,防御胡宗南的进攻。这两步做好之后,“一方面军之主力与四方面军两个军控制河西枢纽地带后开始行动,以突然手段占领金积、灵武地带,迅速造船准备渡河”。此刻红9军已经跟随红30军来到黄河边上,准备渡河。接到中央命令,9军只好在河边待命。徐向前、陈昌浩不知中央究竟打算怎样,只好安排方面军指挥部和直属队先过河。这样,徐向前、陈昌浩于10月27日渡过黄河,与朱德、张国焘的红军总部分开了。

10月26日战局又有新变化,胡宗南部向红军猛攻,防御的4、5、31军抵挡不住,节节后退。当天深夜,中央发来电报,指示9军渡河。9军渡河之后,4、5、31军在胡宗南压迫之下,也向黄河边上转移。形势紧急,朱、张28日致电毛、周,建议31军渡河,29日毛、周复电:“为迅取宁夏起见,31军可以立即渡河,在9军、30军后踏进。”31军在军长萧克、政委周纯全率领下急行军到黄河边,军直属军当天就开始渡河。

第二天中央又改变命令:“为战胜胡敌,31军即照彭德怀29日20时电令部署执行任务,胜利后直由中卫渡河。”过河的31军直属队又一船一船返回东岸。这时,国民党军已经追了上来,看守渡口的5军抵挡不住,又无力向打拉池的红军总部靠拢,只得在三角城一带仓促渡河。国民党飞机轰炸了靖远渡口,炸断了红军修的浮桥。朱德、张国焘见靖远失守,渡河已不可能,4军、31军如果还在河边徘徊,必定凶多吉少。于是下令4军、31军向打拉池、同心城靠拢,会合彭德怀部队牵制敌军。同时通知河西的徐向前、陈昌浩,要他们独立行动,去打开河西局面。
过黄河问题上的反复
在执行宁夏战役过程中,中央指示几经反复,让徐向前、陈昌浩这些前线指挥员搞不明白。西路军失败后,陈昌浩回到延安,写了一个长篇报告,作为向中央的交代。谈到渡河问题,他说:30军渡河成功后,“9军、5军急向北开进,4军、31军遏阻大路。敌人急进之下,指挥部本总部命令,随9军、5军渡河,31军亦准备渡河。我们渡河后,在中和堡约停住了一天一夜,中间接到毛泽东电报:‘河西只要一个军,指挥部带两个军仍过河东准备夹击敌人。’这时4军、31军正向打拉池前进,敌毛炳文部先头已抵靖远,事实上已不好东返。加以总部同时来电,又说4军、31军都准备在靖远以下渡河。我们等到下午5时以后,又接到总部说:‘该两军不渡河’的电报后,才向北开走。”

在过不过黄河的问题上,出现这些曲折反复,是有复杂因素的。本来,夺取宁夏、甘肃,开辟西北根据地,是中央政治局沙窝会议决定的。毛泽东不同意张国焘躲在荒凉的少数民族区域,坚持到陕甘建立根据地,主要考虑到与苏联接近,可以得到共产国际的接济。11月3日,在共产国际的王明和陈云曾给中共中央书记处来过电报,表示要从新疆运送物资给红军。这个电报,与中央发起宁夏战役的意图正相吻合。在进行宁夏战役、打通国际的大方向上,中央与张国焘是一致的。但是由谁去执行这个任务,问题就来了。张国焘是不愿意到陕北与中央会合后,二次北上时他就警告陈昌浩:会合后不但我的总政委当不成了,你的方面军政委也当不成。陈昌浩不相信,与张国焘大吵一场。徐向前等军事指挥员考虑到陕北的情况,也希望能在甘肃另搞一块根据地,与陕北遥相呼应。所以宁夏战役计划一下,四方面军上下都赞成。

张国焘有没有个人打算呢?当然有。陈昌浩后来回忆说:“张国焘是反对会合的,一会合其王国就垮台了。到岷州后他又要西进,到会宁后他又要我们全军渡河。为什么全军过河后他一个人留下呢?有他的道理:如果打通了国际路线,取得了援助,军队机械化了是他的,中央对他是无可奈何的。所以,四方面军渡河不仅是为了打仗,而且要在河西找一个安身之地。张国焘的想法,也瞒不过毛泽东。10月26日他给彭德怀发了一封绝密电报:“国焘有出凉州不愿出宁夏之意,望注意。30军占领永登是对的,9军必须占定远营,这是接物攻宁的战略枢纽,不应以一方面军去,不便利不失时机。一方面军速集结同心城休息。”

10月30日,南线国民党军步步进逼,四方面军主力已经渡河。毛泽东焦急万分,电告朱德、张国焘:“方针先打胡敌,后攻宁夏,否则攻宁不可能。请二兄握住此中心关键而领导之。除9军、30军已过河外,其余一、二方面军全部,四方面军之三个军,统照德怀29日部署使用,一战而胜利,则全局转入佳境矣。”中央组织宁夏战役的另一个意图是,在统一指挥时,让彭德怀把四方面军河东部队的指挥权拿过来。但是彭德怀办不到,他指挥不动张国焘。中央要张国焘阻击南线敌军,而张国焘急于率领四方面军渡河西进取得苏联援助的物资。
彭德怀得到统一指挥权
作战最要求同心协力,若两军指挥员貌合神离,这仗肯定打不好。由于红军指挥不统一,国民党军先后占领靖远、打拉池和中卫,截断宁夏通道。过河的四方面军主力与河东红军被隔断,想回也回不来了。眼看宁夏战役无法实行,中央于11月8日发布作战新计划,改为向东南方面发展,尽量向陕南扩大苏区。如果局势恶化,就筹备新的战略转移。这时胡宗南部占领海原,朱德、张国焘带领4军、31军撤退到同心城,与彭德怀再次会合。毛泽东来电告诉朱张:胡宗南主力正向豫旺堡行动,企图切断红军向陕北的退路。建议红军撤退到山城堡、洪德城、河连湾一带集结。阻击国民党军进攻。毛泽东还说,已经派周恩来前往河连湾迎接朱德、张国焘。

面对不利形势,彭德怀也很着急。他知道“陕北根据地没有粮食,如站不住脚,将被迫放弃陕北,东渡黄河,这种局势是很不利的。无论如何要挽救这种形势。”他致电毛泽东,坚决要求打一仗。毛泽东回电:“朱、张来保安后,前线部队统交你指挥,可放手去做。”
山城堡战斗
彭德怀得到指挥权,便将一方面军的一军团和徐海东的十五军团调到环县境内的山城堡一带隐蔽,准备伏击胡宗南。此时,王均部停止了追击,只有胡宗南部孤军深入到豫旺堡以东。11月21日,胡宗南部第78师232旅在旅长廖昂指挥下,黄昏时来到山城堡宿营。彭德怀一声令下,一方面军的一军团、十五军团,四方面军的4军、31军从各个方面发起攻击。敌军乱作一团,大部分被红军消灭。第二天天亮后,师长丁德隆派部队前来增援,红军早已不知去向。

山城堡战斗的胜利鼓舞了红军的士气,原来胡宗南也不是不可战胜的。胡宗南挨了当头一棒,尝到了红军的厉害。以后胡宗南谨慎多了,不敢轻举妄动。直到“西安事变”之前,国民党军没敢再进攻陕北红军。这使中央和红军得到一段休整的机会。
朱德、张国焘到达保安与中央会合
朱德、张国焘由周恩来陪同,由河连湾起程去保安。张国焘不知中央会怎样对待他,心中忐忑不安。在会宁,他与徐海东谈了好几天,详细了解中央到陕北后的情况。11月30日,朱德、张国焘率红军总部机关到达保安,受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负责人和红一方面军指战员的热烈欢迎。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共中央负责人和红军学校校长林彪站在欢迎队伍的前列,笑容满面地与张国焘握手致意,亲切的情景与两河口会师没什么两样。毛泽东站在一张桌子上向红军讲话,热烈欢迎朱德、张国焘的到来,张国焘也讲了话,他特别强调了党内的团结。

此时此刻,朱德的心情是最激动的。朱德在队前讲话时,他掉下了眼泪。从井冈山就跟随朱德的人,都很少见到朱德如此动情的场面。只有在这一年间跟随朱德的同志,才明白朱德为了维护红军的团结,避免分裂,受了多少委屈,付出了多少心血。现在朱、毛又站在了一起,酸甜苦辣涌上了心头。朱德这样刚强的人,也不免老泪纵横。朱德、张国焘到保安与中央会合时,彭德怀率领三个方面军在河东的部队转移到庆阳地区,保卫陕北根据地。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红四方面军的三个军向河西走廊行军,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等待西路军的会是什么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