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第19章 血战河西走廊(下)
一条山战斗
此时,西路军在一条山地区进展顺利。打得马步青军队落花流水。陈昌浩对战斗进展十分满意,11月10日致电朱、张并毛、周,通报胜利消息,对困难也作了如实汇报。陈昌浩寄希望于到达凉州,在富裕地区获得补充。张国焘收到电报,非常高兴。虽然河东部队打得不好,便河西部队还是很给他脸上增添光彩。9军、30军毕竟是四方面军中最能打的部队。一条山战斗的顺利,使大家都乐观起来。在军政委员会会议上,徐向前力主西进新疆。大家赞成徐的意见,一致认为,黄河东岸已被敌人封锁,东返与西进比较,困难更大。于是下决心西进,向中央表了态。

会议结束后,徐、陈致电军委和红军总部,提出以主力占领凉州,然后第二步占领甘州,接通新疆、外蒙和远方(苏联)。还提出:“对外与远方请中央即迅速具体布置,以免丧失时机,最好国际与我们直接发生联系,并在新蒙适当地区建立联络站。”看到西路军决心已定,中央便不再坚持。11月13日,中央书记处致电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请求共产国际对西路军予以帮助。毛泽东、周恩来于15日电告徐、陈:“同意你们向凉州进。新疆接济正准备中。”目标已经明确,行动方针已获批准。30军作为先头部队绕道向凉州前进,9军向古浪前进。
青海二马调集兵力与红军决战
红军在一条山地区作战的胜利和大举西进,极大地震动了盘踞青海的回族军阀马步青、马步芳。青海和河西走廊是马家军苦心经营多年的地区,马步芳既怕红军占领青海,又怕蒋介石乘机派中央军来接管,所以,他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在其势力范围内进行总动员,大搞“军事民众代,民众军事化”,组织民团组织。仅青海一省,马步芳就组建了105个保安团。当马步青在一条山惨败,红军大举西进的消息传来,马步芳令其主力新2军在民团配合下倾巢出动,共计骑、步兵近7万人向河西走廊开进,准备与红军决战。

面对如此严重的局势,陈昌浩显然估计不足。一条山之战的胜利,也使红军指战员增长了轻敌思想,认为马家骑兵也不过如此。陈昌浩甚至还在残酷的敌我战场上搞起了“统一战线”。程世才说:“30军在大靖与马步青一战,将马步青工兵营四个连全部解决。为了讲统一战线,奉上级命令将子弹及愿当红军者留下外,其余从枪放还敌人。刚到凉州城时,正值我军去打凉州城,放回去的这些人,返回部队又与我们作战。不仅没有什么友好感,相反的倒增加了敌人的力量,我看这叫做无原则的统一战线。”
古浪之战9军受损
11月15日,红9军占领古浪城。古浪为河西走廊要冲,地势险要,古称虎狼关。南北两面临山,城西是一马平川,直通凉州。由于地势和人口稀少的原因,西路军拉开一字长蛇阵,一个团与另一个团之间也隔着一天路程。西路军打了胜仗,似乎不把马家军放在眼里。副总指挥王树声、军长孙玉清带军机关和一个团住古浪城里,命令25、27师分别在古浪城两边的制高点和大道上驻军。刚刚过了一夜,工事还没修好,马家军的三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四个民团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冲杀过来。先用山炮猛轰,再用骑兵向中间地带穿插,把红军阵地隔离开来,南山失守,城外部队被压缩到古浪城中。后援部队上不去,在南山顶上的一个团几乎全军覆没。

古浪城地势低洼,城墙被地震破坏,到处是缺口,很不利于防守。马家军的骑兵和民团凶恶剽悍,狂喊着向城里冲杀。9军指挥一度发生混乱,致使敌人冲进城内。9军机关后勤人员多数没有枪,被马家军杀害不少。红军与敌人展开巷战,付出很大代价才将敌军赶出城外。9军为了扩大战果,跟着敌军后面追出城去。没想到敌军骑兵突然抄到后面,断了红军退路。结果,这支冲出城的红军被马家军包围,几乎全部战死。

9军出击部队失利,敌人又反扑回来。城内的红军指战员抱定与敌人拼到底的决心,利用城墙、房屋、掩体等一切有利地形,与敌人血战。正在危难关头,27师增援部队冲垮敌人封锁,从东北方接应过来。马家军乱了阵脚,退出城外。古浪之战使9军遭受严重损失,伤亡2000余人,占全军三分之一。干部损伤很多,军长孙玉清负伤,军参谋长、25师师长、27师政委等都战死了。9军经此一战,元气大伤。西路军后来的战斗,主要依靠30军了。

夜晚,9军首长商量后,决定撤出战斗。重新整理好部队,掩埋牺牲同志,伤员能跟着走的都带上,实在不能行动的重伤员,集中在几间房屋内,每人发三块大洋。政治部主任曾日三留下一封信给马家军指挥官,希望他们从人道主义出发,不要杀害我军伤员。9军连夜突围,向西行到永昌,与30军和西路军总部靠拢。马家军进入空荡荡的古浪城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留下的红军伤员全部杀光。徐、陈听到9军的败讯,十分震惊。他们认为9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麻痹轻敌,指挥不当,没有及早组织突围。为此,陈昌浩将孙玉清军长撤职,派原31军参谋长、来自红一方面军的李聚奎去接替9军工作。
“远方接济”的幻想
徐向前在古浪失利后,就察觉出红军不利的征兆。他们向中央请示行动方针,11月18日中央来电称:“我们已告远方,但恐准备不及,运输也来不及。如使东面地区为毛炳文过早占去,红军回旋地狭小不利。我们意见:在现地区留住一时期,加紧军事训练,恢复体力,使尔后和远方同志见面时焕然一新。”同日,林育英、周恩来和朱、张四人联名电告徐、陈,要他们在凉州、民勤一带建立根据地,并告诉他们:“远方对于经哈密接济你方已原则上同意,物质经济均可接济。正设法解决交通运输和技术手段。大约明年开春后,可望大批解决。”但是又强调“你方须在甘州以东建立根据地,决不可将主力置于甘州以西,更不能有到新疆去的表示。唯远方路途,也须调查清楚。”

遵照中央指示,徐、陈派人侦察西进路线,并于21日给中央发去一封长电,汇报了前往新疆和安西的几条路线,并打算派一个叫袁立夫的干部去新疆联络。但是中央又不同意西路军直接与新疆的苏联领事馆联系,说盛世才虽与远方关系极好,但我们并不摸底。没有护照,盛世才一律不准入境。中央表示:如果西路军派人去新疆,只能以商人身份秘密进入,再找苏联领事馆云云。

从上述电报中不难看出,所谓“远方接济”不过是我方的一厢情愿。当时苏联真正援助的是新疆军阀盛世才,向他那里又送武器又派军事顾问。盛世才是苏共党员而不是中共党员,甚至对红军抱着敌对态度。盛世才依靠苏联的武器,可以和蒋介石分庭抗礼,如果西路军进入新疆,盛世才绝不会欢迎。苏联考虑到与盛的关系和自身利益,也不会给红军提供支援。所以,“打通国际”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是注定走不通的。
徐向前与陈昌浩的争论
在研究如何执行中央指示和西路军下一步行动的过程中,徐向前、陈昌浩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陈昌浩强调形势大好,能在这里建立根据地。徐向前强调形势困难,在这里被动挨打,早晚要吃大亏。最后陈昌浩又拿出了“王牌”,他是政治委员,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有最后决定之权。就这样,陈昌浩压服了徐向前,本来可以挽救的危机加深了。

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徐向前对中央的意图很不理解。实际情况是明摆着的:“山丹、永昌、凉州一线,地处河西走廊的蜂腰部,北临大沙漠,南靠祁连山,中间是条狭长的”弄堂“。大路两旁尽是荒凉的戈壁滩,极利于敌人的骑兵运动。这带又是马步青的中心地盘,临近西宁,是二马必然拼死与我争夺的战略要地。不论从地形、给养、民情、敌情条件来说,都不容我们持久立足,与敌周旋。
中央要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建立根据地
11月23日,张闻天、毛泽东再次致电徐、陈,坚决反对退入新疆,要西路军着重在凉州、永昌之间各个消灭马部。西路军的许多指挥员也都意识到了不利处境,对待在这里不走十分不满。徐向前反复考虑,在11月24日起草一份电报,向中央反映实际情况。徐向前的这封电报,讲的完全是实际情况,一点没有隐瞒。看了这封电报不难得出结论:在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均不利于西路军的情况下,取胜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但是,毛泽东25日的答复说:“毛炳文东撤利于你们的发展,主力应准备东进一步,策应河东。远方接济,三个月内不要依靠。目前全靠自己团结奋斗,打开局面。“毛泽东还在电报中具体讲述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要领和方法。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道理谁都明白,可马定家是骑兵,红军是两条腿,还没等你张开口袋,人家早机动转移了。再说西路军弹药缺乏,饥寒交迫,实在无力吃掉敌人。在这个村庄稀少的狭长地带,怎么集中兵力?中央的意图,徐向前晚年看了中央1936年11月8日的《作战新计划》才明白,他在回忆录中写道:“看了前述中央的新计划就不难明白,当时令西路军在永、凉地区建立根据地的主要企图,是为了造成河东红军将与西路军在河西会合的假象,调动蒋介石的兵力扼控黄河,以便河东主力红军东出或南出,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我们不知道新计划的内容,所以对中央要西路军中蹲在永、凉地区,不进不退,很不理解。”然而陈昌浩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没有对中央指示提出不同意见。于是,从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消耗战。

西路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打了无数次较激烈的战斗,未能打退敌人进攻。结果既不算成,同时目的也未达到,想建立根据地的希望又不成,打来打去还是无出路。经过这段时间的消耗,西路军由过河时的21000余人减至15000余人,战斗力大不如前。马家军伤亡也在6000人以上,双方损失基本相等。但是马家军的优势条件远胜过西路军。西路军这样苦苦支撑,吸引了黄河两岸十万敌军,减轻了陕北红军的压力,为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起到了一定的策应和配合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