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第20章 西安事变—意外的转折(下)
共产国际的指示
12月20日,姗姗来迟的国际指示终于到了。电报称:“一、张学良的行动,无论其动机如何,客观上只能有损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力量的团结,并鼓励日本的侵略。二、既然事变已经发生,中共应考虑到以上情况,并坚决在以下基础上和平解决事变:1、通过改组政府,吸收抗日运动的若干代表及拥护中国完整、独立的人士参加;2、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3、停止围剿红军的政策,并在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中与红军合作;4、同那些同情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的国家合作。”

促使斯大林作出这个选择的原因,直到1937年12月王明回国后,才向中央领导人说明。斯大林曾向王明解释,其大意是张学良分量不够,怎能做全国抗日领袖?中共也一时没有领导抗日的能力。蒋介石虽是一个可憎的敌人,但他是中国唯一有希望的抗日领袖,在抗日中他也许可以成为我们的合作者。斯大林考虑问题首先是从苏联的国家利益出发,他要依靠蒋介石来维持中国的稳定和抵御日本。如果中国内乱,日本就会直接危及苏联。所以,斯大林不会按照“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来支持中共。

毛泽东一直是抱着打和谈的两手准备。现在国际指示要和平解决,并倾向于支持蒋介石。这与毛泽东的两手准备显然是不一致的。但是,毛泽东仍然把国际来电通报给西安的周恩来,特别指出不要提及苏联的口号。周恩来向张学良转达后,张学良倒并不觉得意外。因为他恨的是侵略东北的日本人,他采取断然措施扣留蒋介石,是为了逼蒋抗日,而不是为了挑起内战。但是南京的何应钦等人却向张杨大加讨伐,恨不能在混战中把蒋介石炸死,好取而代之。张学良的确有些骑虎难下,现在既然共产党也同意和平解决,张杨周三人的意见就一致了。
蒋介石同意联合抗日
几天来,蒋介石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由原来的死硬态度渐渐冷静下来,意识到如果在西安僵持下去,南京方面就会出问题,他的地位有可能被人篡夺。所以蒋也急于找一个台阶下,不能不有所让步。正在这时,宋美龄、宋子文来到西安斡旋解决西安事变,使和平解决的形势出现了转机。24日,两宋就张杨和共产党方面提出的要求作了明确的承诺和答复。据周恩来给中央的电报中说,这些条件包括:改组南京政府,肃清亲日派;撤兵及调胡宗南等中央军离西北;释放爱国领袖,停止剿共,保留苏维埃和红军,抗战发动后,红军改番号,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共产党可以公开等。下午,蒋介石会见张学良,认可宋美龄承诺的条件。

当天晚上,周恩来在宋氏兄妹陪同下去见蒋介石。周的拜访使蒋介石十分尴尬。剿共十年,不但没把共产党和红军剿掉,共产党反而上门来了。蒋介石向周恩来当面重申了他的许诺:一、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他指挥。二、由宋氏兄妹和张学良全权代表他解决与红军关系的问题。三、蒋回国后,周恩来可以直接去谈判。得到蒋介石的这些保证,周恩来就告辞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就这样,西安事变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和平解决。12月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夫妇乘飞机离开西安去南京。登机前蒋介石对张杨说:“今日以前发生内战,你们负责;今日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今后我不再剿共,我有错我承认,你们有错亦应承认。”

在这惊心动魄的半个月中,受益最大的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蒋介石精心布置大军围剿,满怀信心地要把红军和共产党一举消灭。当时毛泽东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陕北站不住就再来一次长征,或到鄂豫皖,或到宁夏,甚至作了到苏联的打算。但是张学良、杨虎城突然发动了西安事变,彻底打乱了蒋介石的如意算盘,使国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蒋介石被迫停止了围剿红军,并且承认了共产党和红军的合法地位。1937年1月10日,毛泽东带领中央机关高兴地离开保安,13日迁入延安城,开始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张学良被扣留
但是,张学良、杨虎城的命运却急转直下。蒋介石回到南京,背信弃义地将张学良扣留,演了一出先由军事法庭审讯判刑,再由蒋介石特赦的闹剧,然后将张学良“严加看管”。此时,张学良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态度,坦然承担对他的一切指控。他既不推卸责任给杨虎城及其部下,还说明发动西安事变与共产党毫无关系,完全是为了抗日,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蒋介石恨死张学良,不完全是因为他在西安的丢丑,而是张学良使他的“剿共”计划功亏一篑,这样的机会再也不会来了。多年之后,蒋介石想起西安事变,还是难消心头之恨。所以,他让张学良做了半个世纪的囚徒,直到蒋介石离开人世,也没有恢复张学良的自由。

张学良被扣的消息传到西安,引起巨大的震动。东北军的青年军官主张一蒋介石拼个你死我活,救出少帅。东北军以王以哲、何柱国等高级将领则主张和平解决。双方争执不下,杨虎城也犹豫不决。周恩来仍然坚持和平解决。坚持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三位一体”抵抗南京方面的压力。但头脑发热的少壮派不听劝告,反而转过头来怨恨王以哲等主和派。1937年2月2日,孙铭九等刺杀王以哲。张学良被拘禁和王以哲被杀,使东北军群龙无首。杨虎城也控制不了西安的局面,底下的将领各奔前程,“三位一体”终于瓦解了。1937年2月8日,顾祝同率中央军和平进入西安。不久,杨虎城被迫出国,东北军、西北军被拆散调防。只有共产党和红军在陕北站住了脚。虽然毛泽东担心蒋介石翻脸不认人,做了最坏的准备,但蒋介石终究没有再组织围剿陕北苏区,而是与周恩来开始了红军改编的谈判。

西安事变的结局如此,真是当初任何人都没有预料到的。这其间国、共与张、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至今还有一些秘密无法解开。时隔六十多年后,当记者采访唯一健在的当事人张学良时,他还是不肯开口。究竟是往事不堪回首,还是以基督徒的胸怀宽恕一切?张学良明确表示的只有一点:如果不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就不会有西安事变,他也不会如此坎坷一生。但是对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来说,如果没有西安事变,没有张学良,中国革命的历史可能就会是另一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