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常被和慢吞吞的蜗牛联系到一起,但这些头足纲动物---章鱼、鱿鱼还 有乌贼,其实聪明得令人吃惊,它们的秘密武器就藏在皮肤中。这些生物有着各种各样的皮肤细胞,可以对光产生不同的反应。其中最明显的是色素细胞,它们能以毫秒为单位舒展收缩,因此这些动物的皮肤颜色变换瞬间就能完成。 白斑乌贼可以变换各种颜色、纹理和形状,仅仅几秒钟就能完成变形。
有些图案起保护色的作用,它们可以融入任何背景中;另一些图案则是可以用来交流,发出警告或者进行求偶表演。变换的图案也可以用于迷惑猎物,白斑乌贼是能够熟练使用这一技巧的生物之一。它们出没在印度太平洋地区,从莫桑比克到斐济都有它们的踪影。
白斑乌贼有着柔软的身体,所以也很容易受到甲壳类猎物利爪的伤害,比如螃蟹和基围虾。所以,为了能在对峙中占据上风,乌贼会快速变换色彩和图案,从保护色模式瞬间切换至致命的攻击。
在捕猎时,它用身体和脚连接成拱形接近猎物,在脚的正中央盘踞着它的触手,时刻准备进攻。它悄悄跟踪猎物,以一种迷人的方式高速地变换着保护色。那只甲壳类猎物看上去受到了催眠,变得无法动弹。然后,乌贼弹出它的触手擒住被迷惑的猎物。晚餐就这么准备好啦! 乌贼在催眠了它的猎物之后(这里是一只螃蟹),会用它那对可伸缩的触手末端的吸盘抓住猎物。触手位于八只脚的正中央,这里可以喷出高速水流。
并不是所有能在珊瑚礁见到的动物都是这里的永久居民。很多都是来了又走,通常是被季节性出现的大量食物吸引而来。其中最戏剧化的群聚活动应该属于马尔代夫的蝠鲼。
在哈尼法鲁海湾,漏斗形的环湖礁有足球场那么大,上涨的潮水会将大批的浮游生物汇集在这里。最初的几只蝠鲼在涨潮之后马上就来了,然后更大群的蝠鲼接连而至。到最后,会有多达 200 条蝠鲼同时在这里进食。它们大部分是珊瑚礁蝠鲼,但是有一些是海洋蝠鲼,二者都是滤食动物。它们在浮游动物群中来回穿梭,两侧角状的头部边缘将食物灌入信箱形状的嘴里。每年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期间,潮流带来营养丰富的微型浮游生物,图中的蝠鲼和数量庞大的饵鱼在共享这顿美餐。
在这场优雅的水下芭蕾中,有一些蝠鲼俯冲加入,然后开始跳环形蝶舞,将所经之处的浮游生物铲起来。另一些掠过海底,仅仅在沙子上方几毫米处游泳。还有几条在专门吃水面上的浮游生物。有时它们一起进食,当浮游生物密集的时候,很多蝠鲼会一起组成长捕食链。
条件更好的时候,50 多只蝠鲼会螺旋上升进行所谓的“龙卷风捕食”。它们连接紧密地盘旋,以此形成漩涡,将食物集中到中央,然后再用大嘴吞食。如果这次捕食成功的话,一只蝠鲼一天可以吃到 27 千克的浮游生物。蝠鲼长得个子大,食量也大!哈尼法鲁海湾是名副其实的巨型鱼之地。
和所有的大都市一样,珊瑚礁也是日夜喧闹不停,其中的居民轮流登场。天刚刚黑,白日的居民就开始寻找休息之所了,而其中一些尤其有创意。鹦鹉鱼会寻找一个安全的裂缝,并把自己包裹在嘴里渗出的黏液所形成的睡袋中。这个黏液茧有两个作用:可以作为警报器,也可以是保护仓。如果一条海鳝接近并触碰到了黏液,鹦鹉鱼马上就会从茧中逃出。同时茧也可以防止自身的气味飘散到珊瑚礁之外,引来夜间出没的独行杀手---鲨鱼。
鼬鲨常在涨潮时独自从外海来到珊瑚礁,黑尾真鲨会秩序井然地成群逡巡入深水中,大量疯狂的乌翅真鲨会横扫浅水中的猎物,而在珊瑚岬中猎食的则是成群的灰三齿鲨。灰三齿鲨以金鳞鱼和兵鱼为食。金鳞鱼和兵鱼体形相对较小,长着大大的眼睛,有着银橘色的身体,常在夜间出来捕食。除了鲨鱼以外,这些小鱼还要特别小心另外一个夜间猎食者。
博比特虫是一种可怕的、达 1 米长的彩虹色蠕虫。在日本的珊瑚礁中,有纪录称曾发现过长达 3 米、重达 4 千克的这种彩虹色怪物。据说它这个不寻常的名字取自于博比特先生以及博比特夫人,前者曾对后者不忠,而后者为了报复切掉了前者的生殖器。这一轶事让人联想到了博比特虫那极可怕的上下颚。
这种虫子是以伏击为主要手段的猎食者,住在海底布满黏液的洞穴里。它掩藏在沙子和碎石中,只露出五只触须。每当触须被碰到,博比特虫便像鱼雷一样冲出它的洞穴,并在瞬间将整个口腔翻出,暴露出像剪子一样的上下颚,以及带锯齿的钩状附属器。这攻击既猛且快,小鱼可以被一下咬成两半。然后猎物会被拖到沙子下面,防止它们逃脱。为了保险,博比特虫还会向猎物注入毒素,致其死亡或瘫痪。
在这样一个手段残忍野蛮的猎食者面前,猎物们似乎都无能为力,但是至少有一种鱼会展开反击。乌面赤尾冬会对博比特虫进行围攻,如果发现了博比特虫的洞穴,它们会头朝下竖直地俯冲下去,将水喷入洞穴口。很快其他赤尾冬也会加入这场水仗。博比特虫的触觉系统会因此产生混乱,不得不缩回洞穴深处,等待鱼群离去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