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汉代考古现场纪实(下)

广州城市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但多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只在今天珠江北岸的广州老城区找到了两汉时期的各类遗存,珠江南岸广袤区域始终一片空白。难道说数百年里,广州都只是一座孤城?番禺自1990年开始,一系列东汉大墓的发现,为我们解开了这疑惑。

为了迎接撤县设市,番禺城市建设刚刚进入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掀起了高潮。1990年1月初,广州文物部门接到消息,在番禺县政府东北一个名叫崩沙岗海拔只有10米的平缓岗地下,施工过后暴露出一些墓砖。经过勘探,这正是学者们盼望已久的东汉砖石墓。这是一座具有墓道、封门、甬道的、主室的汉墓,但遗憾的是,因为早期盗扰,这座墓室仅有墓底,上半截彻底消失,只出土了包括细颈瓶、薰炉在内的11件陶器。


一个月后,在大石镇飘峰岗北坡一处工地上,两次发现墓砖,在此处发掘了4座汉墓,同样盗扰严重,不见了人骨和葬具。1993年4月,一位业余考古爱好者在市桥镇沙头村龟岗东坡,又发现了墓砖,经勘探,发现有22座汉墓砖室墓。1993年5月,对沙头墓地的发掘正式开始。沙头汉墓的发掘,同样由于盗扰严重,发现的文物虽然有百余件,但基本上都是一些陶器,这些陶器有些是实用器,有些是模型明器,可能盗墓者认为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所以没有拿走。

双室汉墓
清理墓室

然而,在沙头汉墓群,却有一个重要发现:汉墓的穹隆顶与中原有明显的差别。一般中原的穹隆顶是各彻4个四分之圆弧,最后中央合拢,这称为“四隅券进式”。然而,沙头8号墓的穹顶球面却是浑然一体,成为一个环形,没有棱,也没有拼接痕迹。这种没有棱的穹顶在岭南以北基本没有发现,那么它从何而来呢?专家发现,这种穹隆项与罗马非常相近,有可能这种技术来自西方,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进来的。

沙头8号墓没有棱的穹顶

在沙头高等级东汉墓群,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在15号墓中发现两枚金戒指,从形制上看,绝对是飘洋过海的舶来品。与前述无棱曲面穹顶相互印证,专家认为,在东汉时期,很有可能已经存在远洋贸易。

15号墓发现的金戒指

由于沙头有着如此集中的墓葬群及大量的出土文物,考古专家提出,原址保护,依托墓葬建立一个博物馆。番禺博物馆于1997年11月落成开放,藏品类别有瓷器、陶器、铜器、铁器、木器、金银器、石玉器、漆器、书画、货币等;以番禺地区出土文物及历史文物为主体,形成了6大系列16个品类的藏品体系。截至2019年末,番禺博物馆馆藏文物有4804 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5件(套)。

番禺博物馆

1998年番禺东汉墓又有重大发现。在屏山工业区发现了一些墓砖,经过勘探,发现屏山汉墓有15座。一天,一位考古专家在已被基建破坏的工地翻看墓砖,突然发现了一块有字的铭文墓砖,上面竟然写了“番禺”二字。激动的考古队员四处查找,又找到了75块带有各种刻画、符号的墓砖,既有数字、图形、掌印,也有文字,除“番禺”外,还有“美氏作”、“永元五年十月”、“番禺都亭长陈诵”等内容。

督亭长陈诵墓砖

2001年3月,在番禺员岗村又发现了两座东汉古墓,发现了金器、珠宝等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