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胜景之梅关古道(上)

古桥一般可分为梁桥、拱桥、悬桥三类,但在广东南雄的珠玑镇聪辈村却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古桥,叫虎踞桥,它一半是梁桥,一半是拱桥,而且虎踞桥还非同一般地建在了河道的最宽处。原因何在?


虎踞桥

靠近桥,还发现不仅位置奇怪,而且桥面东西两端的用料不同,一边是木头,一边是石头;东西端桥孔造型也不相同,四个是“方拱”,用的是仿木材料;另三个是圆形的,为石砌的圆拱。从侧面看,虎踞桥呈现一半为梁桥、一半为拱桥的独特结构。为什么要使用不同建材、修建成两种不同结构呢?

两边用料及孔型不同

虎踞桥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十八年重修。关于其独特结构,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传说中桥两端由河道两岸村民合资共建,东瑞由叶姓家族修建,他们认为树木可以寄托叶氏一族从丁兴旺的美好愿景,因此要求用木材建桥;西段为聪辈村所建,这边村民更看重实用性,考虑到石材经久耐腐,拱桥在力学结构上更稳固,要求建成石拱桥。两方争执不下,就将虎踞桥建成了木梁桥与石拱桥的组合。

木梁与石拱组合的虎踞桥

另据当地老人说,虎踞桥两端不一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适用功能。因为要兼顾水上航运作用,桥面到河床的高度只有两米高,当汛期水位上升,桥孔空间变小,不便于较高船只通行,而木板具有开启的灵活性,只需吊起东段桥面的木板,就可保证正常通航。可是一座乡间小桥,又为什么要满足如此复杂的交通需求呢?

南雄辖域北宽南窄,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盆地丘陵、台地起伏,而聪辈村位于南雄中部的平原地带,有官道穿过此地,这条官道就是穿过南雄北部大庚岭的梅关古道。虎踞桥位于古道以南,处在古道向南延展的交通路线上。

梅关古道石碑

虎踞桥建在河道最宽的位置,是为了增强通航能力吗?这一猜想很快被否定,因为大家发现,虎踞桥东侧处于河流堆积岸,三个桥孔以南都有河堤阻挡,并不利于通航。此外,还有很多细节,让大家对选址合理性产生了怀疑。

环境地质专家告诉我们,桥梁与桥下的河道,通常互相垂直,但虎踞桥与上游河道走向却几乎平行,这是很少见的。此外,分水锥的朝向也不寻常。分水锥常见于多孔桥洞的桥梁建筑中,这种桥墩构件能有效分导水流,减少洪水对桥墩的冲撞,同时避免洪水中挟带的沙石和其他异物在桥墩前堆积影响泄洪。所以分水锥一般位于桥梁迎水面一侧,但虎踞桥下的分水锥却正对着一片稻田。

分水锥却正对着一片稻田

这一系列反常现象,让专家更加确认了河流改道的猜想。河流曾改道也得到了村民的证实。村民说在他的印象中,这条河不仅有过改道,而且河道总的宽度都比以前窄了很多。

虎踞桥因古道而兴,那它是如何与遥远的梅关古道串联起来的呢?我们顺着虎踞桥分水锥的朝向,追溯原河道上游的地貌景观。距桥不到2000米的地方就有一片较大的水域---沙水湖,湖所在的地方曾是盛极一时的移民聚集区---珠玑巷。珠玑巷得名于唐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了。

沙水湖
珠玑巷

在珠玑巷能感受到浓厚的寻根氛围:许多来自珠江三角洲的游客,到南雄的第一站,通常就是到珠玑巷寻找自己先祖的足迹。据统计,有185个姓氏,都是从珠玑巷迁到珠江三角洲及海外的。传说在宋元时期,大批中原人通过梅关古道到达南雄珠玑巷,随后又逐步向南,迁至珠江三角洲一带。

姓氏牌

穿过珠玑巷门楼,出现一条平整的石子路,这就是古驿道---梅关古道,唐朝时张九龄主持修建。珠玑巷因为地处梅关古道沿线,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就逐步发展成商业重镇和中原移民南迁途中的歇脚点。如果珠玑巷与聪辈村曾有水路相通,便有可能会带动虎踞桥一带的水路交通。

梅关古道

如今珠玑巷内古风犹存,除了两侧的商铺,还有不同姓氏的祖居和祠堂。第逢宗族庆典,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宗族成员都会齐聚于此,用隆重的仪式缅怀先祖。

历史上珠玑巷东靠沙水河,但因水势与河道变迁,如今只有珠玑巷与沙水湖相拥为伴。但在沙水湖与虎踞桥之间还有一道水流孱弱的沟渠,据专家推测,这条沟渠在千年以前,或许就是一条奔腾的大河。梅关古道开通之后,沙水河以水路的方式,延伸了珠玑巷的水上交通,而在这条水道上的虎踞桥,也因为要兼顾水陆交通的要求,而建成了梁桥与拱桥的结合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