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8年,哥伦布组织了第三次远航“西印度”。船队从鲁卡尔港出发,到加那利群岛后分成两队,3艘直奔海地,3艘在哥伦布的率领下南下佛得角群岛,然后先向西南再向西横渡大西洋。
快到“西印度”时,哥伦布发现了特立尼达岛,于是绕过海岛进入帕里亚湾。在帕里亚半岛南岸,哥伦布首次登上南美洲大陆。但当时哥伦布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登上了美洲大陆,他以为这只是个小岛,在那里看了两眼,什么都没发现,于是调转船头驶入加勒比海。途中发现了玛格丽塔岛,然后直朝海地驶去。
8月31日,哥伦布到达圣多明戈城,与兄弟巴托罗缪会合。第二年(1499年)5月,西班牙王国政府再次重申,取消哥伦布对新发现土地的垄断权。正是这一政令,让西班牙的探险家蜂拥而至,一步步揭开了美洲大陆的神秘面纱。
就在同月,西班牙航海家奥赫达、制图家科萨,以及佛罗伦萨地理学家维斯普奇率领4艘帆船前往“西印度”探险。在这次探险中,他们考察了南美大陆北部的3000公里的海岸,包括今天的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和圣马科斯湾以北的巴西,以及北纬12度附近的一系列岛屿,也就是从阿鲁巴岛到今巴西圣路易斯城这一带海岸线。
在圣路易斯,他们注意到海岸线还在继续向东南延伸,制图家胡安推测这片陆地很可能是一块前人未知的新大陆。但由于时间关系,他们没有继续往前,第二年7月就返航了。这三人里面,阿美利哥是外籍人士,他自己也没想到,日后美洲大陆会以他的名字命名。
阿美利哥是佛罗伦萨共和国人,之所以能和两位西班牙人同行,可能和这次行动是由佛罗伦萨人资助的有关。在随后的几年中,阿美利哥又跟随葡萄牙人的船队考察了巴西的东海岸。到1503年,阿美利哥给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写信,汇报他的一些探险成果。在信中,阿美利哥明确指出那是一片新大陆。
1507年,德意志青年学者瓦尔泽穆勒写了一本书叫《寰宇志导论》,书中以阿美利哥的名字命名了新大陆,称阿美利加洲,简称美洲。一开始,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包括很多意大利人都很抑制这个不公正的称呼,但时间久了,大家都叫习惯人,也就顺其自然了。
1499年11月,西班牙航海家平松率领4艘帆船前往“西印度”探险。第二年,平松船队抵达巴西东北海岸,然后沿海岸向西北行驶,发现了亚马孙河。平松船队从亚马孙河上溯80公里,发现这确实是一条大河,不是海湾。
在河口三角洲一带,水手们测得水面以下12米内都淡水,这才最终确定这是一条河,而且是一条非常大的河。带着这个重大成果,平松船队继续向西北航行,穿过帕里亚湾,驶抵海地。
1500年10月,西班牙航海家巴斯蒂达斯与制图家胡安率领两艘帆船前往“西印度”探险。他们到达“西印度”后,沿着加勒比海南岸继续向西航行,考察了从瓜西拉半岛(今哥伦比亚境内)到巴拿马地峡的1000公里未知海岸线,沿途还发现了马格达莱纳河河口和海拔约5800米的哥伦布峰。
很显然,胡安才是第一个明确美洲大陆存在的人。至此,南美大陆北部和东北部的轮廓已经呈现在西班牙人眼前了,怎么看它都不像亚洲,更像一块新的大陆。随着发现的陆地越来越多,西班牙需要想办法管理这些土地。于是西班牙人从葡萄牙人手中买来强壮而又顺从的黑奴,运往“西印度”,于是著名的“黑三角贸易”就这样开始了。
所谓的“黑三角贸易”就是欧洲人开辟的从欧洲到非洲,再从非洲到美洲,最后返回欧洲的一条贸易线。欧洲人把盐、布匹等运到几内亚湾,换取非洲的奴隶,再把黑奴运到美洲,卖给那里的殖民农场主,再换成糖、烟草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这条航线状如三角形,又因其中黑奴的价值最高,所以称为“黑三角贸易”。
从1502年2月西班牙派奥万多率领32条船、共3000 人去美洲殖民开始,这条航线渐备雏形,直至后来英法等国参与进来,这条航线成为大西洋上最繁忙的航线,持续300年之久,非洲也因此损失了1亿多人口,这些非洲黑奴也彻底改变了加勒比海地区的人口结构,由于印第安人数量急剧减少,此消彼长,这里最终形成了以黑人为主的人口格局。
1502年3月,哥伦布第四次远航“西印度”。这个时候,达伽马已经从真正的印度返回,在很多人的眼里,哥伦布成了骗子。7月中旬,哥伦布的船队离开圣多明戈,沿海地西南海岸西航,先后到达牙买加岛和古巴岛。从古巴岛西部南海岸一带横渡加勒比海,发现了巴伊亚群岛,考察了今洪都拉斯一带的海岸,途中,哥伦布到处寻找海峡而不得。
1504年9月,哥伦布的船队离开牙买加岛启程回国,于11月初回到西班牙。第四次远航让哥伦布非常失望,两年后他在巴拉杜利德病逝。直到死前,哥伦布一直坚信他到达的是亚洲,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亚洲还离得远。
在今天的美洲地图上,有众多以哥伦布命名的地名,其中最大的是哥伦比亚,他们以哥伦布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国家。哥伦比亚是哥伦布的拉丁文写法,就像阿美利加和阿美利哥的关系一样。论面积,哥伦比亚在美洲算不上大国,可论成就,阿美利哥和哥伦布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