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通常所说的非洲是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撒哈拉以北,我们把它归为地中海文明,因为受巴比伦、埃及、希腊和罗马的影响,北非的文明程度和欧洲几乎同步,并不存在代差。但在撒哈拉以南,因为这片世界最大沙漠的阻隔作用,文明程度却相差了几个层级。

非洲大陆的气候带以赤道为中心,往南北两个方向呈完美的对称:两端是地中海气候,南北回归线一带是热带沙漠气候,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其他的地方,除了埃塞俄比亚高原是高原山地气候外,都是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非洲气候

因为离赤道近,非洲大陆上没有春夏秋冬,只有旱季和雨季,雨季来临时,万物苏醒;旱季到来时,草木衰枯,这实际是变相地取代了四季交替,不然非洲大陆就全是森林了。因为非洲的土著都是黑人,所以常常给我们一个误解,认为非洲很热。

事实上非洲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热,非洲的热带雨林全年平均气温为25-28度,通常不会超过34度;热带草原气候雨季的平均气温为20-30度,旱季的平均气温为20-25度。非洲真正热的地方是撒哈拉沙漠,那里昼夜温差大,白天能热死,晚上能冻死。

总体上讲,大部分非洲人居住的地区远比我个想象的要凉快。可能有人会奇怪,非洲还是靠近赤道吗,那里太阳辐射强,怎么会不热?这是因为非洲的地形,整个非洲大陆是一片高地,大多数地方海拔在500-1000米,按通常的说法,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会下降0.6度,因而非洲的天气并不热。

其实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并不是只有一种黑人。他们的肤色有深有浅,体型也有差异。总的来说,非洲黑人可以分为四种:苏丹尼格罗人、班图尼格罗人、俾格米尼格罗人和科伊桑尼格罗人。尼格罗是西班牙语“黑”的意思。

东苏丹人是肤色最黑的非洲人,体型细长,常见于篮球比赛中。相比东苏丹人,西苏丹人肤色秒浅一点,个子也没有东苏丹人那么高,但体格壮实,适合踢足球。苏丹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到几内亚湾之间的长方形地带,在赤道以南的非洲,广泛分布的是班图人。

班图人与苏丹人最大的区别是肤色,如果说苏丹人是纯黑的话,班图人就是浅黑,脑门儿也没有苏丹人那么大。苏丹人和班图人占了黑非洲的绝大多数人口,另两种黑人(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的数量就少得多了。

非洲种族分布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还有两个特殊的部族,一个是库希特人,另一个是马达加斯加人。库希特人是黑白混血,分布于非洲之角。非洲之角是指索马里半岛、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及其南部的沿海平原地带,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和非洲大裂谷隔离出来的一个三角地带,也称东北非洲。

马达加斯加人是独立存在于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族群。马达加斯加岛远离大陆,原本是个无人岛,早在公元前数个世纪,一批南亚人从印度尼西亚出发,漂洋过海来到了这里,成了岛上的主体民族。

9世纪左右,阿拉伯人陆续迁入,并从非洲大陆运来大批班图人给他们种地,于是,岛上的主体居民成了黑黄混血。欧洲人来了之后,又有更多的班图人作为奴隶被运往这里,还有不少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也来到这里定居,最终形成今天的马达加斯加人。

可以说,马达加斯加人是个移民混血群体,但因各个时期移民的数量不同、定居的地区不同、混血的程度不同,又细分为很多部族。在今天的马达加斯加,可以看到有的完全是黑人,有的一看就是亚洲人,但更多的是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