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执信先生墓及周边诸墓


过了四望岗,沿东沙马路一直向东北方向前进,路东有鹏鹰冈、驷马冈,路西则有茶亭。过了茶亭,就进入沙河地带了。迎面而来的是一座标高为45.51米的“无毛冈”。无毛冈是沙河地区最高大的一座山冈。朱执信先生墓就坐落在无毛冈东麓。朱墓西南距十九路军坟场的凯旋门,约150米。

朱执信

朱执信,1885年10月12日生于广州豪贤街汪氏随山馆,原籍浙江绍兴萧山。1905年秋,在东京参与筹建并加入中国同盟会,被选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兼任《民报》撰述,写了很多有价值的政论文章,鼓吹革命。毕业后回国,任广东法政学堂及两广方言学堂教习,讲西洋史。

1910年,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广州新军起义,朱执信是主要的策划者和联系人,并积极发动南海县和番禺县的各属民军,准备响应。新军起义失败后,朱执信又参加了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的组织和发动工作,设于越华路小东营5号的广州起义指挥部,东距朱执信家(汪氏随山馆)仅120米。

越华路小东营5号的广州起义指挥部旧址

起义当天,朱执信与黄兴一起向两广总督署进攻,“手、胸受伤,血透衣外”。武昌起义后,朱执信在广东发动民军响应。在反袁斗争中,朱执信曾起过重要作用。1920年夏秋之间粤桂交战,9月21日,朱执信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前往虎门,调停民军之间的冲突,不幸中弹牺牲。

1921年1月8日,朱执信归葬广州东沙马路“无毛冈”东麓(今“朱执信先生墓道”所在地)。1月23日,护法军政府在省议会(咨议局旧址,今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举行追悼大会,追悼朱执信、江大舰殉义诸烈士。11时,开会致祭,先由军乐队演奏军乐,继由陈炯明、伍廷芳、马君武等四人主祭,陈炯明致祭文。计当日到会至祭者逾万人。

朱执信先生墓道

朱执信归葬于十九路军坟场凯旋门东北约150米处的“无毛冈”东麓。朱执信墓的墓亭和纪念碑,位于一个土坡顶的东侧;朱执信墓园西外侧,是一个“断坡”---“断坡”以西正是往昔无毛冈的主体。如今,无毛冈已经被全部削平,代之以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科大院、广东省环境卫生协会等高楼大厦。地铁沙河顶站B出口,就建在当时无毛冈的东南麓;朱执信墓的墓亭和纪念碑所坐落的“土坡”则是当时无毛冈的东麓。

朱执信墓园

位于无毛冈东麓的朱执信墓,墓园面积共4000多平方米,台阶层叠,丰碑高耸,树木葱茏。碑文、墓表分别由孙中山 、汪精卫题书。无毛冈东麓的朱墓,是一座西式墓。共有1座“朱执信先生墓道”西式大门楼、1座方座圆柱纪念碑、1个西式碑亭、3个西式墓亭。1936年秋,位于无毛冈东麓的朱执信墓地发现白蚁。于是,立即将朱墓迁葬于执信中学校园内。

执信中学内的朱执信墓

所为迁葬,就是把原墓葬的花岗石坟包拆开,起出灵柩,连坟包花岗石一起,迁移到执信中学校园内。然后挖墓穴,安葬灵柩,在其上重组花岗石坟包,镶嵌碑石,进而复原全墓。与此同时,无毛冈东麓原朱执信墓葬地,则改为衣冠冢,新建一座西洋风格的新墓。执信中学内之墓园,占地500多平方米,墓包呈馒头形,高3米多,周长10米。

廖仲恺、陈秋霖墓

廖仲恺(1877-1925),广东省归善县鸭仔?乡窑前村(今惠州市惠阳区陈江镇幸福村)人,生于美国旧金山一个旅美华工家庭,1893年回国,1902年留学日本。1905年协助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

廖仲恺

廖仲恺一直追随孙中山革命,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为国民党右派所不容,1925年8月20日上千,廖仲恺携夫人何香凝乘车前往国民党中央党部(惠州会馆,广州市越秀南路89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开会,半路上遇见《广州民国日报》社长陈秋霖,随即同车前往,在中央党部门前遇刺受伤,送广东公医院途中逝世,陈秋霖同时遇难。

廖仲恺遗体先是暂厝无毛冈朱执信墓西侧,同难的陈秋霖,则葬于朱执信墓东侧。查《广州市经界图》第二册可见,在无毛冈东麓,自南往北,依次为廖仲恺墓、朱执信墓和陈秋霖墓。1935年,廖仲恺迁葬南京中山陵区。1936年秋,朱执信墓迁葬于执信学校校园内。无毛冈东麓的朱执信墓地,遂合并廖仲恺墓地重新规划,建筑为一座西式的朱执信墓园。

廖仲恺、何香凝墓

1957年,陈秋霖墓被迁往广州市银河革命公墓。今广东工业大学沙河校区大门口一带,即原陈秋霖墓地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