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大禹渡、永乐宫

大禹渡:

大禹渡又名神柏峪,史料记载,其古遗址属龙山文化,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兴盛之地。据史料和当地传说,公元前2100年间,大禹受舜之命率众治水,随山伐木,踏勘水势来到此处。


大禹像

大禹在这里栽下一棵柏树作为确定高山大川观察水势的标志,在柏树下得到圣水观音点化,悟得疏而导之的治水良策,遂把治水大军屯住在这里,由此乘舟上凿龙门,下开三门,连续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无遐一顾,终取得治水成功。

相传大禹栽下的柏树

“大禹渡”,大禹亲自栽种作为标记的那棵大柏树,称为“神柏”。神柏树下现今仍保留有一通大清道光四年的石碑“神柏峪重建禹王庙碑记”,以雄辩的事实讲述着大禹渡久远深厚的历史,见证时代的变迁。

神柏峪重建禹王庙碑记

芮城大禹渡景区禹王庙修建于明朝前,后因水灾毁坏。2005年恢复重建,台阶为混凝土,共106级,寓意大禹106岁寿辰。寺庙南北布局,三殿依崖势分三个服务平台先后摆弄。寺院坐落于禹王庙最少处的第三个服务平台,座北朝南,仿清悬山五楹,釉瓦房顶,画梁雕栋。

106级台阶

禹王庙内还供奉有大禹以及其得力干将的塑像,以供后人瞻仰。

禹王庙及塑像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在山西芮城县北龙泉村五龙庙附近,是山西省运城市的一个旅游胜地。据说,国内美术学院的学生毕业前一年,都要到永乐宫临摹,这已经是这些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永乐宫

其实,永乐宫现址距原来的永乐镇上的老永乐宫有十几千米,这个永乐宫是在1959年搬迁来的。1959年初,国家开始修建三门峡水库,按照设计要求,水库蓄水后将会淹没永乐宫的所在地老永乐镇。在众多专家的强烈呼吁下,国家高层领导高度重视这项搬迁工作,永乐宫的搬迁工作不仅完成得及时,而且壁画的保护工作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搬迁体验馆

今天看到的永乐宫是搬迁后重新修建的永乐宫,我们看到的壁画是搬迁后重新修复、粘贴的壁画。虽然有过伤筋动骨的搬动,但最终效果非常好。永乐宫搬迁时,当地的民工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把壁画墙体一块一块切割下来,用棉被包好,再用绳子捆紧了,外边用森林夹板夹紧夹好,然后用平板车缓缓地运送到指定地点。由于搬迁保护得好,今天,很多游人根本看不出壁画有衔接之处,根本不知道永乐宫有过这段搬迁的历史。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三清殿的后门上方,有一幅永乐宫壁画中最有味道的画,画面中就只有汉钟离和吕洞宾两个人。他们两个人斜对坐着,汉钟离蓬头拂额,大模大样,自在不拘,吕洞宾袖手凝神,表情拘谨,仿佛是徒弟在听取师傅的教导。汉钟离伸出两根指头,似乎在告诉吕洞宾,人生说白了就是两条路:一曰入世,读书做官,经商济世;一曰出家,闲云野鹤,自在逍遥。

汉钟离和吕洞宾

永乐宫的《朝元图》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该图呈现了各种神仙朝谒元始天尊的宏大场景,堪称中国壁画皇冠上的明珠。在国内,至少有10家左右很有名气的五星级大酒店,都以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作为大堂的背景画,像广州的花园大酒店、上海的银河大酒店,大堂正面数百平方米的墙上,画的都是永乐宫的《朝元图》。

朝元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