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亚历山大著) |
第3章 分割, 第4章 不许干涉台湾和朝鲜
|
第3章 分割 朝鲜沿三八线被分割,由此引出了许多事端。但奇怪的是,这种分割却是漫不经心的安排,任何一方都没有进行认真计算。最初的意图只是在进入朝鲜接受日军投降的美苏军队之间画一条线。实际行动是由美国军官波恩斯蒂尔上校于1945年8月11日采取的。作为一条便于确定的分界线,他将其定在三八线上,该线距离首尔和仁川以北大约二十五英里。波恩斯蒂尔的建议在最终草稿上得以保留,并得到了俄国人的同意,而且随着冷战的进展,变成了两个朝鲜之间的边界线。该线从朝鲜最宽阔的地方穿过,跟任何地理特征都没有丝毫联系。 1945年,苏联迅速着手巩固其对北朝鲜的控制,并开始粉碎任何一种成立统一国家的可能,除非它是一个共产党统治的国家。1945年后期,四大国(苏联、美国、英国、中国)联合委员会同意成立一个隶属于该委员会的全朝鲜托管的政府,俄国人却暗中对此进行破坏。苏联坚持,委员会只跟支持托管制度的朝鲜政治团体打交道—实际上只是少数共产党团体和亲共产党团体,因为所有其他的朝鲜政治团体都反对托管制,并要求尽快独立。俄国人还在三八线上封锁了边界,对出入北朝鲜的车辆进行严格限制。这就有效地制造了两个朝鲜“国家”。美国无法克服苏联的不妥协立场,便于1947年在联合国提出了这个问题。1947年11月14日,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同意进行一次全朝鲜选举,并任命一个九国联合国朝鲜问题临时委员会,对选举进行监督。 但是,苏联却在北部禁止选举,并拒不允许委员会进入北朝鲜。1948年2月26日,联合国临时委员会决定,在其尽可能到达的朝鲜地方继续进行选举。当然,这意味着仅仅在三八线以南的那一部分,即由美国军政府统治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个南朝鲜的极端右翼党派赞同联合国的选举,即李承晚的迅速实现朝鲜独立的国民协会和朝鲜民主党。大多数朝鲜人担心,这样的选举将会使朝鲜永远分裂,因为俄国人会在北部很快建立一个与这相匹敌的共产党国家。温和派和左翼党派对这一前景感到极不高兴,他们敦促人们联合抵制定于1948年5月9日举行的联合国选举。 在过渡期间(1948年4月22日-23日),北朝鲜共产党掌管的人民委员会邀请三八线两边的朝鲜团体,到北朝鲜未来的首都平壤参加一个大型的有关祖国统一的会议。南方的许多温和派和左派组织参加了会议。大约在此时,苏联提议所有外国军队从朝鲜撤离,朝鲜的事情由朝鲜人民自己去办。平壤会议是苏联和北朝鲜共产党分子阻挠联合国选举的最后一次努力,其结果是使朝鲜的政治形势两极分化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由于南朝鲜所有的温和派领袖都反对联合国选举,李承晚在南部便没有任何有力的挑战者。因而,联合国选举意味着在南部建立一个右翼政府;而苏联就会在北部成立一个共产党政府与之相抗衡,朝鲜也一举被分裂为两个极端的政治阵营,而且这两个阵营被三八线分割成了两块领土。结果,在南方,出现了一个由美国支持、联合国认可的韩国,并由73岁的李承晚担任独裁总统。在北方,在苏联帮助下成立了朝鲜人民共和国,选举30岁的共产党人金日成做首相。此时,在一个分裂的家庭里,唯一赢得统一的手段将是战争。因此到1948年底之时,两个敌对的朝鲜政府在三八线上形成了对峙之势,每个都声称自己代表整个朝鲜,而且每个都努力要把对方消灭。双方都发动过边界袭击,有些袭击还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 第4章 不许干涉台湾和朝鲜 1950年初,红色中国正积极准备进攻台湾,美国没有必要干涉红色中国。然而,蒋介石和国民党人被打垮这一灾难,却使美国的中国院外活动集团和保守的共和党人坐不住了,他们紧急呼吁支援蒋介石,阻止红色中国解放台湾。中国共产党人自身也使这个问题变得尖锐起来。1950年1月8日,北京的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给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发了一份电报,坚决要求联合国接纳红色中国,驱逐国民党中国。苏联驻安理会代表马立克提出了一项驱逐国民党中国的决议案。美国反对苏联的决议案,但却宣布说,美国愿意让安理会成员国进行投票表决,若有7票赞成,美国就接受表决结果。马立克遭到了失败:投票结果是六比三,英国和挪威弃权。虽然马立克仅差一票,但他却立即退出安理会会场,并宣布只要国民党代表不走,苏联将抵制联合国。 这是一次难以置信的极端行动,因为已经有26个国家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中15个是联合国成员国),如果苏联再耐心随和一点,这个问题也许很快就会解决。尽管美国保守派给予蒋介石很多支持,但是杜鲁门政府还是决心不把这个问题推到摊牌的地步。马立克的行动激怒了其他联合国成员,使他们更加反对接纳红色中国。不久,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对苏联引发的这一危机的真正动机提出了质疑。他怀疑苏联不是要帮助红色中国进入这一世界机构,而是要阻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以便使北京“更为有效地同西方隔离开来,处于苏联的控制之下”。 大约就在苏联代表走出安理会会场之时,美国在华盛顿发表了两个声明,一个声明很可能使北朝鲜人下定了侵略的决心,而另一个则减轻了红色中国对美国的担心。第一个声明是由杜鲁门总统于1月5日发表的。杜鲁门说,美国不想在台湾建立基地,也根本“不打算运用其武装力量干涉台湾目前的局势。美国政府不会走一条导致其介入中国内部冲突的道路。”第二个声明是由国务卿艾奇逊于1月12日向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的。他说,美国的“防御半径”沿阿留申群岛至日本,然后延续到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如有必要,这些阵地将由美国以武力来保卫。朝鲜和台湾都没有被包括在防御半径之内。这两个声明都反映出美国人对整个中国,尤其是对中国国民党人的幻想已严重破灭。不过,美国不干涉台湾的保证尽管遭到共和党人的谴责,但若不是爆发了朝鲜战争,人们还是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美国会信守诺言。美国不干涉亚洲的基调直到北朝鲜人越过三八线、抗击共产主义的圣战思想占据支配地位之后才发生变化。 北朝鲜人无疑是对美国的这些声明完全理解,他们犯下的错误是相信了这些声明。从表面上看,北朝鲜把宝押在了美国身上,美国可能会对发生在朝鲜的入侵行动置之不理。但是,在当时,不论五角大楼的领导人做出了什么冷静的战略预测,制定出了什么政策,美国对共产党人的态度几乎完全是敌对的,并且是受突然的主观情绪上的反应支配的。美国人普遍认为,是俄国人在怂恿北朝鲜人发动进攻。美国人的依据是,所有共产党国家都在一道密谋反对西方。西方领导人认为,若是美国人真的出面干预,而北朝鲜人如果得不到苏联或红色中国的援助保证,就绝不会悍然发动进攻。北朝鲜人认为,如果他们遇到了麻烦,苏联或者红色中国将不得不前来援助他们。事实上,苏联从来没有付出任何努力援助之手,红色中国的动因也跟挽救北朝鲜领导人的生命无关,而是要保护中国免遭美国的可能侵略。 根本没有证据表明苏联政府的确煽动了这次入侵行动。相反地,却有重要的证据证实北朝鲜人策划了此次入侵;并且证实俄国人在得到消息之后,跟北朝鲜人一起期望美国人不要介入。在赫鲁晓夫的回忆录中,据说金日成在1949年底及以后的时间里,曾跟斯大林讨论过北朝鲜的进攻计划。对此计划,斯大林曾表示迟疑,原因是美国可能会干预。斯大林征询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认为美国不会干预朝鲜的内部问题。如果斯大林果真和金日成一起密谋策划过,那么他并没有认识到这场进攻在全世界产生的影响,他应对此感到愧疚。当时,苏联仍在抵制联合国安理会,以抗议安理会拒绝接纳中国共产党人。这使美国得以通过安理会对北朝鲜表示谴责,并号召联合国成员国对北朝鲜采取军事行动。结果是,美国在朝鲜的行动得到了认可,而北朝鲜人却被作为侵略者遭到了强烈谴责。 然而,有迹象表明苏联大大地卷入了,或者至少是默许了北朝鲜的进攻。其一是北朝鲜军队中有苏联的顾问。苏联对北朝鲜的军队控制很严,进攻必须需要斯大林本人的同意。苏联参与的第二个线索是,1950年10月美国军队在首尔发现的两道用俄文书写的进攻命令。第三个线索是,1950年春季从苏联往北朝鲜运送了大批重炮、自动武器和螺旋桨飞机。运送了这么多物质,苏联不可能不问一问北朝鲜打算用它做些什么。中国共产党人介入进攻的情况完全停留在赫鲁晓夫的说法上,他说在进攻之前斯大林曾经征询过毛泽东的意见。事实上,红色中国人在征服台湾之前,不可能有任何理由鼓励他们在远东冒险。如果不是朝鲜战争的干扰,共产党人也许在1950年夏天就对台湾发动了进攻。因此,如果问及中国人的意见,十有八九答案将会是否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