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亚历山大著)

 第40华盛顿的空谈

第41这支军队不寻常

 

 第40华盛顿的空谈

中国军队的进攻虽然没有使麦克阿瑟司令部改变计划,但至少在华盛顿引起了人们对美国政策的讨论。11月8日,应国务院的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与麦克阿瑟讨论朝鲜局势,言外之意就是要这位将军放弃原来的计划,由进攻转为防御。然而,麦克阿瑟拒绝接受任何让他放弃进攻的想法。在给联席会议的回电中,他说道:“消灭在朝鲜的一切武装抵抗力量,并使这成为一个统一自由的国家,是联合国十分重要的基本政策,而消弱这一政策将是一个致命性的错误。”他相信美国的空军力量有能力阻挡住来自满洲的中国增援部队,并消灭已进入朝鲜的部队。他计划于11月15日开始发动攻势,一直挺进到朝鲜北部边界。

据传,英国建议在朝鲜最北端的中国和联合国军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但这个主意一经提出,即遭到麦克阿瑟的严词拒绝。麦克阿瑟的战争思想是勇往直前,迫敌无条件投降。麦克阿瑟认为,美国的空中观测可以发现中国军队的调动情况;既然如此,美国的飞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中国军队。但他却忽视了一个事实:几个月来,为了躲避空中侦察,北朝鲜的部队和装备的转移几乎都是在问个夜间进行的。11月17日,他告诉美国驻南朝鲜大使,中国进入北朝鲜的军队不会超过三万人,因为只要大于这一数目就需要进行明显的军事调动,就会被空中观测系统侦察到。然而,此时已有比这六倍还多的中国士兵进入朝鲜。中共士兵缺乏对抗空中侦察的技能,这是麦克阿瑟将军低估中国军队在北朝鲜的威胁的原因所在。

对麦克阿瑟的电文仔细研究之后,联席会议参谋长们于11月9日给国防部长马歇尔提交了一份分析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联席会议参谋长们认为中国军队进入朝鲜,可能是为了保护鸭绿江沿岸的水力发电设施,利用消耗战牵制美国力量,或试图将联合国部队完全赶出朝鲜。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参谋长们说,联合国军司令部在军事行动上有三种选择:继续向鸭绿江挺进,在不到鸭绿江的地方设立一条防线坚守,或是撤军。他们虽然没有提出具体的行动策略,但却暗示,在未澄清由于中国介入而引起的军事和政治问题之前,以坚守鸭绿江以南阵地为好。如果能坚持的话,这将是一项合理的策略,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参谋长们并不坚定。

11月9日召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较多地讨论了中国介入的问题和美国可能会采取的一些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在鸭绿江以南坚守一条防线。但最终国家安全委员会还是一致认为不改变麦克阿瑟的命令。远东司令官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但不能进攻满洲。麦克阿瑟实际上被授予了全权。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参谋长们没有表示反对意见。在联合国,成员国的代表们同样也是流于空谈,却没有得出任何结论。11月10日提出的一项决议案本来要宣布“中国与朝鲜接壤的边界是不可侵犯的”,但在表决之前会议就结束了。安理会要中国派一名代表,旁听对麦克阿瑟提交的有关中国介入的报告进行的辩论,中国拒绝了这一邀请。这一拒绝,加之中国军队正从朝鲜战场上后撤,显然使多数安理会成员国确信没有立即采取行动的必要。

第41章 这支军队不寻常

尽管远东司令部和华盛顿当局都不愿承认,但联合国军所面对的却是一支数量庞大而又很卓越的军队。北京一直把这支部队中的军人叫做志愿军。中国军队有一点极不寻常,就是它没有明显的单独军官建制。不过其“干部”或领导小组却很坚强,而且每级都有领导集体,完全可以起到军官建制的作用。北朝鲜的军官,按照苏联模式着军礼服,并配有醒目的肩章,标明级别。人民解放军官兵的服装基本上相同,上装虽有一点差别,但不仔细看也看不出来,军官的制服有时在领子和袖口处带有红色镶边。

令人十分吃惊的是,中共军队充其量只有迫击炮,却在朝鲜打败了全世界军队中火力最强,又完全拥有制空权的美国军队。中共军队使用的步枪和机枪,来源比较混杂。其中有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美式武器,有的则是二战结束时,在“满洲”收缴的日本造武器。他们拥有的大炮不多,而且大部分都留在了“满洲”。但他们的迫击炮却发挥了充分的效力。这些迫击炮大部分是美制的,不过他们也有少量苏制的大炮,特别是极具威力的120毫米重型迫击炮。中共军队也依靠手榴弹和对付坦克的炸药包。由于运输困难,部队进攻时,通常主要依靠轻兵器、机枪和手榴弹,只有对付最有利的目标时,才肯动用迫击炮。

中国人在作战方面极为训练有素,尤其善于打夜战。他们善于伪装隐蔽,联合国军的飞机很难发现他们。他们一般在夜间行军,平均速度极高,一支部队每天走29公里,可连续行军18天之久。一到白天,人、畜,包括所有武器装备,都隐蔽起来。只要部队不发生战斗,一般只出动侦察小分队。中共军队白天被迫行军时,按照标准作战规定,如果发现上空有飞机,每个人必须原地站立不动。若有人不服从命令,军官有权开枪进行制止。在战术上,他们的进攻方式一般是派遣一支部队深入敌后,先断敌退路和给养,然后从正面、两翼发起进攻,制服敌人。他们也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使敌人钻进V形口袋,然后收紧口袋,予以歼灭,并把部队派到袋口后面,阻挡前来救援的队伍。夜间进攻是其作战规律,只有意外情况,才会偏离夜战。全面进攻如果开始,他们便勇往直前,即使遭受严重伤亡,也很少停止进攻。伏击是中国军队最喜欢用的战法。这种伏击战术,不论是直接从正面进攻,还是通过渗透或侧翼包抄,或是在联合国军阵地后方设置路障,都能奏效。

对美国部队来说,坚守阵地,等待天明,才是防御中国人进攻战术的上策。一等能见度恢复,中国人便停止进攻。这时,美国人利用武器方面的优势以及制空权,轰击中共军队的已知阵地,就可恢复失地。但是由于中国人夜间攻势凌厉,又不被人注意,联合国军往往在敌军四面进攻下撤退下去。不然,便是阵地陷落,或被完全摧毁。不过中国人也有一些战术难题。也许由于缺乏通信设备,最严重的问题是部队过于死板。比如其团一级才有无线电,营一级才有电话,营以下部队只能靠通讯员、军号、哨子、信号弹和手电筒来联系。战术上的僵硬死板有时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营级以下的指挥员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一个营一旦投入战斗,往往要打至弹药完全用尽之时,即便这样做徒劳无益,甚至可能导致战术上的自杀后果。

中国军队的建制以军为单位。军一般下辖三个编制1万人的师。3万人的一个军隶属于兵团,一个兵团下辖四个军。几个兵团组成一个野战军。首先入朝参战的部队是红色中国最善战的第4野战军。第4野战军共有5个兵团,60个量,或者说总共有60万兵力。50年夏天与初秋间,第3野战军也开进“满洲”。到10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在朝鲜边境附近总共集结了两个野战军的40万兵力。

美国第8集团军10月25日跨过清川江后,各有三个师的第38、第39、第40三个中国军自西向东摆开了阵势:第39军陈兵于云山以北,第40军进驻温井一带,第38军部署在熙川西北。另有第66军和第50军,在山区隐蔽待命,并未参加第一阶段的进攻。在第10军前线,只有一个中国军,即第42军,部署在长津水库以南。这样一来,在第8集团军前线,中共军队共有15个师,即15万兵力。在第10军前线,有三个中国师3万人布防。在麦克阿瑟10月24日下令所有兵力全线向鸭绿江进军时,中共军队在朝鲜的兵力总数已达1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