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亚历山大著)

  

第49重返三八线 第50除夕攻势

 

第49章 重返三八线

柯林斯将军在远东期间,杜鲁门总统于12月4日至8日会见了英国首相艾德礼。在杜鲁门与艾德礼会谈中,英国一改来美时的立场,不再同意把台湾作为和平的代价拱手让给红色中国,但却继续支持联合国接纳红色中国。在有关核武器的使用问题上,英国要求美国做到未经与英磋商决不使用核武器。柯林斯将军及时回国参加了盟国领导人12月8日的最后一次会议。他的报告多少令人感到放心。他认为联合国部队不大可能被赶出朝鲜。随着第10军与第8集团军会合一处,这支联合部队就有可能无限期地守住釜山的环形防线。

然而此次会议的最重要的一点则是美英同意按过去的分界线---三八线来结束战争。12月8日的《纽约时报》上报道,华盛顿的要员们保证,如果共产党军队停在三八线上,联合国部队将不会再侵入北朝鲜。12月11日,13个阿拉伯和亚洲国家开始在联合国展开行动,要将一项停火提案交三人委员会处理。杜鲁门政府在华盛顿经过一番商讨后,同意了停火条件。这些条件基本上保持了原参谋长联席会议所提出的内容:该协议仅限于朝鲜;建立一个32公里宽的非军事区,大体沿三八线划出该区的南部分界线;禁止任何一方进一步增兵;并按以一对一的原则交换战俘。十三国提出的停火提案于12月13日由联合国政治和安全委员会通过。次日,又由联合国大会通过。两次美国都给予了支持。十三国集团向中国保证:一旦达成停火,即可立即开始远东问题的谈判。

此时的北京政府处于胜利的兴奋状态,因为它已实现了在美国人和鸭绿江之间重建一个缓冲国的基本目标。此时,北京政府犯了一个代价高昂的严重错误。12月21日,红色中国拒绝了联合国的停火提案。其理由是,凡没有共产党中国参加的一切联合国行动均是非法的。12月23日,外交部长周恩来致电十三国集团,电文中指责美国的行动,声称由于联合国军入侵北朝鲜,三八线已不复存在。他宣称除非就外国军队撤离朝鲜、朝鲜事务“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美国侵略军”从台湾撤走,以及确立红色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也达成一项协议,否则红色中国将不考虑停火。很显然,中共政府认定它在朝鲜的军事胜利足以迫使美国接受以上所有要求。但他们错了。不仅因为这使美国再次下决心保护自己在朝鲜的地位,而且因为假如中国接受停火,它在联合国的身价会由此倍增,而美国以后也将很难阻止红色中国进入这一世界机构。同样,世界舆论也会使美国感到,长期支持台湾的蒋介石在政治上并不明智。因此,红色中国由于要价太高,最终一无所获。而这场谁也不想打的战争又血腥地进行下去了。

12月23日,美第8集团军军长沃克中将因车祸遇难,其继任者李奇微中将当时是负责后勤的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给第8集团军带来了新的精神风貌。李奇微是在关键时刻接管第8集团军的。该集团军现正与第10军合并。当时,两支队伍已被打得溃不成军,部队不可遏制地向纵深一退再退,将士正面临信心危机。李奇微闭口不谈失败与撤退,而只强调进攻和胜利。在朝鲜的联合国部队在李奇微的调教下,已从一个节节败退,随时准备讲和的群体转变成为一个召之能战的军事工具。李奇微将军走马上任后,华盛顿方面考虑的问题是朝鲜的联合国军能否坚持下去。

12月29日,参谋长联席会议向麦克阿瑟发布了一条指令,指示命令麦克阿瑟保卫在朝鲜现有的阵地。麦克阿瑟将军在12月30日的答复中,却坚决主张对中国开仗这一完全相反的政策。他建议可以进行这些行动:封锁中国沿海;以空中和海上轰炸摧毁中国的作战能力;用国民党的军队加强在朝鲜的联合国军;允许国民党人对大陆本土实施牵制性攻击。这条建议会把战争扩大到朝鲜以外的地区,并且有导致世界大战的危险,而这正是杜鲁六政府想要避免的。

第50章 除夕攻势

麦克阿瑟主张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去,这个建议非常危险且富有挑衅性。正当华盛顿官员们为之大伤脑筋之际,一部分重新组建的北朝鲜部队协同中共部队向美第8集团军发起了除夕进攻。自第8集团军从清川江停止撤退后,在美军的防线后方,中国军队一直在缓慢地集结部队和补充给养。刚刚撤退到朝鲜南部的第10军仍在继续整编。这次中共军队进攻的矛头又一次对准了第8集团军。

根据观察,中国部队的主力显然正在首尔以北。因此,李奇微将军决定把大部分兵力部署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西部和中部地区。中共军队展开了全线进攻。在西线,中共七个军和北朝鲜两个军向首尔方向渗透,在中部则直逼原州的铁路与公路要道。这场进攻迅速而来势凶猛,因此,李奇微命令联合国军撤回到汉江南岸。由于联合国军全线吃紧,李奇微于1月2日将第9军东翼的第10军投入战斗。此时,中国军队对联合国军的抵抗并不怎么担心,他们来势凶猛,其挺进速度远远超过了去年11月沿清川一线发动的进攻。在强大的攻击之下,西线的南朝鲜军开始溃败。李奇微将军亲眼目睹了南朝鲜军夺路而逃的惨状。为了恢复对部队的控制,李奇微制订了相应的措施,即在大后方设置许多岗哨,并派美国宪兵把守。这一招十分奏效,溃逃的南朝鲜士兵重新编队,并在各自的指挥官带领下,被派到新的防区。而第8集团军的撤退还是井然有序的。

李奇微意识到固守首尔周围的前沿阵地已希望渺茫。1月3日,他要求部队放弃首尔,并下达命令:自即日午后3时起,汉江上的桥梁和主要公路的出入口全部关闭,只供军事车辆通行。宪兵们护卫着桥北岸的入口,与此同时,步兵、卡车、坦克、大炮及运载装置缓慢而连续不断地通过浮桥,到达汉江南岸。第8集团军最后一批人马安全过了江,紧接着,大批乱哄哄的难民也开始自由通行了。李奇微命令西线的第8集团军撤到三七线附近。形势紧迫,他们必须尽快放弃金田机场。为了不给中共军队留下任何燃料,部队不得不点燃了机场上227万升的燃料和10万升凝固汽油。

第8集团军向后撤退的同时,中国军队的弊端也暴露无遗。步行行军及原始的补给方式使得他们放慢了挺进速度,这一点在西线尤为明显。只有为数不多的中国人推进到了首尔以南。然而,在中部和东部前线,激烈的战斗仍在进行。12月下半月,北朝鲜第2军已越过东部山区。1月的头几天里,美第10军战区的形势比较混乱。第10军完全与驻守在东部山区的南朝鲜第5、第8师失去了联系,而南朝鲜第2师此时已土崩瓦解。就在第10军东边的南朝鲜军孤军奋战时,约有1.8万名敌军趁虚而入。情急之下,李奇微命令在第10军的右翼,即东边及东北方向,分别组成两道防线,以阻断南下敌军的行动。然而,中共军队早已突入到纵深处,联合国军看来不得不继续南撤。

原州这一交通枢纽,有五条主要公路在此会合,首尔至釜山的铁路也从这里经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谁占领了原州,就意味着基本上控制了朝鲜中部。一旦让中共军队得手,他们就能够在第1和第9军后方向西南挺进。这样,两军就不得不继续向南撤至锦江一线,而这是撤到新釜山防御圈的最后一道防线。北朝鲜军队有可能穿过第2师东边的山区,为了对付这一威胁,李奇微命令海军陆战队第1师前往安东附近,以防敌军渗透,同时确保通向东海岸的盈德的那条南朝鲜军给养道路的畅通。

新年攻势的结果并非如预言灾难者所预料的那样可怕。华盛顿方面开始出现了新的乐观情绪,杜鲁门政府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希望把战争局限在埋葬,因而他们决定不再考虑麦克阿瑟力图把战争扩大到中国本土去的主张。因此,1951年1月9日,参谋长联席会议就麦克阿瑟12月30日的来电做了临时回复。参谋长们指出,封锁中国沿海一事不但要经联合国批准,而且由于英国人要通过香港进行贸易,所以也要与英国进行磋商。参谋长们还指出:只有中国在朝鲜以外袭击了美军的情况下,参谋长联席会议才会同意对中国本土实施海上和空中打击。同时,他们再次拒绝了麦克阿瑟提出的将中国国民党军队派到朝鲜的请求。于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麦克阿瑟,继续守卫在朝鲜的一系列阵地。同时要给中共军队造成尽可能大的损失。麦克阿瑟想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去的愿望再次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