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美国人亚历山大著) |
|
由于看到美国在板门店进一步受挫后,其好战势头在增长,许多温和国家对美国深深产生了怀疑。此外,再加上板门店停战谈判的突告中断,所以联合国就自然想把结束战争的责任拿到自己手里。在以后的几周时间中,有不少国家提出过结束战争的方案,其中包括墨西哥人所提出的阿尔曼建议。但11月间,印度所提出的动议却很快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方案。印度建议由一个四国遣返委员会负责掌管所有战俘。凡愿回家者可一律遣返回去。然后允许双方向剩下的战俘解释被遣返的权利。在90天之后,凡反对回家者可交由战后政治会议去解决。 印度此项计划很快得到了广泛支持,特别是获得英国、加拿大和法国的支持。美国则要求对草案进行修改,以保证对俘虏不使用武力,还主张如停战后的政治会议在30天内未对被遣返者作出决定,这些战俘将重新交给联合国。印度议案于12月3日被通过。这项方案迅疾为共产党中国和北朝鲜拒绝。不过虽然如此,但其主张却绝没有从此被彻底否定。 当上总统的艾森豪威尔于12月2日到达朝鲜。对如何取得和平,艾森豪威尔从将军们处得不到什么新东西。他们主要讨论的是把南朝鲜军队增加到20个师,用中国国民党军队在朝鲜作战及各方面军事问题,艾林豪威尔同意最后扩充南朝鲜军队,但没能承诺使用国民党军队。不过他就任总统后,却取消了杜鲁门总统1950年禁止国民党对大陆采取行动的命令。艾森豪威尔此行是为了在朝鲜寻求体面作战,而不是想扩大战争,寻求军事胜利。 说来也很奇怪,当时有一件人们很少注意但又与板门店谈判毫不相干的事,却成为打破战俘谈判的僵局,导致双方作出决定,成为最后达成协议的促成因素。这件事于1952年12月发生在国际红十字会执行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的一次会上。以15票对2票(苏联和中国反对)该委员会敦促双方作为友好的表示,在朝鲜立即释放伤、病战俘。 克拉克在东京看到有关红十字会组织的这一则新闻报道后,建议进行这样的交换。对克拉克的建议,华盛顿根本就像没有听见,但到1953年2月22日时,却批准了这项建议。因为国务院听说红十字会这项建议,可能在近期计划召开的联合国大会被提出。共产党到3月28日才作出反应。北朝鲜和共产党中国的司令部不但接受这项交换伤、病战俘的倡议,而且还提出了解决整个战俘问题。两天后,又有了更在意义的突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电台除重申了司令们的意见外,还说:“为实现停战,解决这整个战俘问题的时机应认为已经成熟。”他的解决办法与联合国大会12月3日所通过的印度方案很近似。周恩来说:“在所有要求遣返的战俘遣返工作完成后,其余战俘应交给一个中立国,以保证其遣返问题的公正解决。” 第二天,这项方案北朝鲜也同意了。4月20日交换工作在板门店正式开始。被联合国叫做“小交换”的,伤、病战俘遣送工作进行顺利,于5月3日基本完成。联合国遣返北朝鲜战俘5194名,中国战俘1034名,另加446名被拘平民。联合国军接受471名南朝鲜士兵,149名美国士兵、32名英国人,15名土耳其人,17名其他联合国成员国的俘虏,总数为684名。 解冻的结果,板门店停战谈判于4月26日复会。但双方代表在提名监督战俘交换的中立国问题上又陷入停止状态。这一争论一直持续到5月7日。这时共产党突然放弃了一个中立国的主张,而建议成立中立国遣返委员会。联合国所坚持的是所有军队只由印度派遣。委员会行动要全体通过(不是多数票),对政治会议在30天内处理不完的战俘,则予释放,使之成为平民身份。共产党坚决不同意这些要求,但谈判却在继续进行。 在双方几乎要达成协议,剩下问题相对来说都比较次要,已可通过妥协来解决时,老独裁者李承晚毫无理性地故意阻挠却在这个关头爆发了。李承晚对任何形式的停战都反对,贯穿谈判全过程,他希望在美国帮助下,征服全朝鲜。他的这一目标从未动摇过。谈判开始时,他提出许多要求,包括中国军队全部撤出及解除北朝鲜武器。他曾作广播讲话来破坏谈判,上演过群众集会,发表过新闻述评,反对联合国谈判。 1953年4月,“小交换”正在进行。最后达成停战协议的前景总算大有希望,这时,李承晚反对和平的劲头越来越按捺不住了。他表明,如联合国同意停火,南朝鲜可能单独同共产党干下去。5月12日,李承晚通过克拉克将军说,他不同意把不愿遣返的北朝鲜战俘释放给中立国,而且根本不承认印度是中立国,也不允许印度军队待在南朝鲜。为了迁就李承晚,克拉克要求共产党同意所有不愿遣返的北朝鲜战俘,在签定停战协定之后立即予以释放。这项方案在5月13日自然遭到共产党拒绝。这件事造成了一段时间毫无成果的争论,使谈判休会到5月25日。与此同时,克拉克自信持续突袭能使共产党就范,因此,决定轰炸北朝鲜向农民稻田供水的水库坝。炸毁这些坝,可以让水淹没公路、铁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以后的10天中,联合国空军炸了三座水坝,但是共产党反应迅速,在第一次遭炸后,就放水降低了水位以防洪水泛滥。 到1953年5月中旬时,对停战的威胁却绝不是来自于北京和平壤的共产党领导,而是来自于南朝鲜领袖李承晚本人。摆在朝鲜和平道路上的障碍不是敌人所设置的,反倒是一个盟友,这真是一种讽刺。克拉克认为李承晚只不过是少数人。他认为只要美国提出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同时给予经济援助,再帮助南朝鲜军队发展到20个师,南朝鲜总统就会服服帖帖。出于这种考虑,在板门店于5月25日恢复谈判后,美国官员就把为安抚李承晚,在停战后立即释放所有朝鲜俘虏的要求搁置到一旁。 在双方谈判代表开会前一小时,李总统接见了克拉克将军。克拉克尽量设法使李承晚消气。他们说,只要他充分支持停战协定,美国一定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支持他,可是李承晚的反应却是完全抵制。他说:“你们可以全部撤除联合国军,并撤销一切军事经济援助。我们将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不要求别人替我们打仗。也许一开头,依靠民主来帮助我们就是错误的。对不起得很,在现在条件下,我很难保证与艾森毫威尔总统合作。” 在板门店却截然相反,气氛乐观叫人振奋。哈里逊将军提出了联合国军的条件:中立国委员会不得对战俘使用武力;印度必须提供全部部队;全部说服工作必须在90天内完成;如果停战后的政治会议不能就遣返战俘问题达成协议,对不愿遣返战俘的处理应交给联合国大会。对联合国军方面的建议,共产党不像过去一样进行攻击,而是只多少做了一些温和的批评。然后,双方休会到6月4日。那天共产党同意停战,并提出了一个协议文本。该文本与联合国的原文件的不同处,只是限于关于不愿遣返者不由联合国大会处理这方面。共产党提案提出政治会议未作处理的战俘,应立即释放。 6月8日双方就战俘遣返达成了协议,并就不愿遣返战俘问题签署了《中立国遣返委员会职权范围》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