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页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第1章:1950年的“六二五”

1950年6月25日凌晨,北朝鲜的共产党军队攻入南朝鲜,自此之后世界便发生了变化。这场进攻使得两年前因苏联封锁柏林而引起的对共产主义直接入侵西方的担心成为现实。它似乎证实,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共产主义企图征服的阴谋。

北朝鲜军队最初投入进攻的部队有七个师和三个独立分队,计8.9万人。他们分成六个密集的纵队,从三八线攻击南方。面对他们的是四个兵员不足的南朝鲜师和一个团,总计3.8万人,而且这些人并不都在前线。一些南朝鲜部队作为后备军驻扎在三八线以南远近不等的地方。南朝鲜的另外四个师分散驻扎在南部不同的地方。北朝鲜人数量上占据优势,战线上他们集中兵力,一些关键作战地点其优势为五或六比一。北朝鲜人拥有的大炮是南朝鲜的三倍,并且几乎所有的大炮都比南朝鲜的大炮射程远。北朝鲜人可以站在反击炮火远远达不到的地方任意轰击南朝鲜阵地。

但是数量和炮火上的优势对于北朝鲜人来说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他们还拥有一种绝对武器:坦克。二战结束五年之后,由美国装备起来的南朝鲜人却没有任何阻挡坦克的武器---既没有一辆自己的坦克,也没有穿甲炮弹、作战飞机和反坦克地雷。这种情况实在异常。北朝鲜仅拥有150辆坦克,但由于很少受到阻挡,这些坦克便形成了一种无所不能、无坚不摧的力量。坦克本身是苏制T34型的庞然大物,装有厚厚的钢板,携带有85毫米高速火炮。南朝鲜人拥有的唯一具有一点点抵御T34坦克潜力的武器是美式57毫米低平弹道反坦克炮和60毫米火箭筒。57毫米反坦克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废弃不用的遗物,只有靠偶尔侥幸的射击才能阻止身披重甲的T34坦克。火箭筒打到北朝鲜坦克的两侧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只有新近研制但尚未试验的、在最初几周匆忙运到朝鲜的90毫米超级火箭筒,有些情况下才起作用。

北朝鲜人显然知道南朝鲜人没有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因为他们采取了在通常战争情况下会招致灭顶之灾的战术:他们将坦克车排成纵队,一辆接着一辆,在宽度为5米的狭窄的朝鲜土路上向南部进发;其步兵排成一行,紧随在坦克之后。哪怕在路基表面的合适地方埋上几颗反坦克地雷,就可以阻挡住整个纵队。南朝鲜人如拥有89门野战炮,从其中一些发射出的炮弹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摧毁受阻的坦克纵队,从攻击机上投下的凝固汽油弹也能将其摧毁。但是由于南朝鲜人最初根本没有这些武器,北朝鲜人便能在白天沿路南下,一路摧毁南朝鲜人的阵地。

北朝鲜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战术,不仅是因为南朝鲜人无法与之抗衡,而且还因为朝鲜的地形促使坦克待在道路上。朝鲜的国土约有四分之三是山脉,这对坦克十分不利,甚至是致命的。正是基于对朝鲜地形做出这样的评价,再加上如下一种判断,即朝鲜小溪上的单车道桥梁十分单薄,支撑不住坦克的重负,因而美国的军事顾问才在1949年拒绝了南朝鲜人对坦克的要求。也许那些顾问推论,苏联和北朝鲜人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从北朝鲜的武器库中撤掉坦克。更有可能的是,美国人用地形作为一种借口,拒绝南朝鲜人对坦克的要求,因为他们担心好战的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会用坦克进攻北方。虽然美国有意只给南朝鲜提供防御性武器,但正是出于这种独特的美国式思维,美国顾问才未能提供任何足于抵御坦克的防御性手段。首批反坦克地雷是在6月30日,即入侵的第六天,从日本空运至朝鲜的。而这时,T34坦克已经在滚滚推进之中。

在战术方面,北朝鲜人一次又一次地重复采用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他们向固定的敌军阵地直接发起正面进攻或发射火力,然后派部队从两翼包抄;如果可能,就按计划把敌军包围起来,将其挤进一个小小的环形防线内歼灭之,或者迫使敌人投降;倘若不能形成包围,就在敌军身后设置路障,以此切断敌军的退路或敌人的援军。这种方法在1950年夏季的流动形式下十分奏效。T34坦克能够直接对着敌军设在道路上的阵地运动,用炮火牵制住敌人,而同时北朝鲜的步兵便悄悄绕过阵地两侧,抵达敌军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