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目标鸭绿江
南朝鲜第6师从军隅里折向东北,沿着通往清川江上游的道路经球场洞向熙川赶去。在南朝鲜第6师的东边,南朝鲜第8师于10月23日午夜到达德川,两天后到达球场洞。10月23日,南朝鲜第1师沿清川江流域向安州和新安州进发。美国第6中型坦克营也去增援南朝鲜第1师的三个团。10月24日,这三个团在清川江上正朝着东北方向的云山进攻。北朝鲜人没有进行多少抵抗,而此地距鸭绿江只有89公里了。
南朝鲜第6师穿过山峰连绵、崎岖不平的地区,于10月23日夜到达熙川。从熙川向前,山峰更加巍峨险峻,北朝鲜军撤退的迹象随处可见。第6师从该城转而向西,后又折向北去,其目标是鸭绿江畔的楚山。此时南朝鲜第6师已把联合国各部远远抛在了后面。在联合国军看来,战争似乎就要结束了。只需一鼓作气,打到鸭绿江边,把北朝鲜军的军队消灭干净即可。虽然红色中国发出多次威胁,但在急切向前推进的美国、英联邦和南朝鲜的军人面前,似乎没有中国军队出现的蛛丝马迹。10月24日,麦克阿瑟将军取消了他10月17日发布的一道命令,那道命令要求,除南朝鲜军之外,所有军队都应限制在距“满洲”边界48到64公里一线以南。他指示所有联合国地面部队全力以赴,向朝鲜的北部边界进军。就这样,麦克阿瑟在事先没有给参谋长联席会议打招呼的情况下,便贸然取消了精心制订的不让联合国军队,尤其是美国军队接近鸭绿江,以避免和红色中国直接对抗的计划,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有人暗示说,麦克阿瑟实际上正要引诱中共发动进攻,以便把美国拖进摧毁红色中国政权的战争之中。他派美国军队进逼鸭绿江,有人就把这一决定看做是他这种意图的证据。然而,当时我记录并没有多少能够证明这一点,但却有相当的证据表明,麦克阿瑟和在朝鲜的大部分美国人一样,真诚地相信红色中国的警告不过是虚张声势,并且相信战争几天后就会结束。证明这一点的一个例子是,10月22日,麦克阿瑟批准了沃克将军的请求,把不久就要到达朝鲜的满载军火的轮船转调日本,因为他觉得朝鲜的军火已经足以满足未来的需要了。麦克阿瑟还采取措施,让正开往远东的六艘军火船转向夏威夷,或者返回美国。倘若麦克阿瑟当真想到他的所作所为会引起中共的激烈反应,他不可能会断了他的部队马上要用的军火。
麦克阿瑟对中共的警告置若罔闻可以受到指责,但是他不可能要密谋要把红色中国拖进战争里去。他显然相信北京对挑衅不会作出反应,因为随着釜山环形防御圈之战的结束,干预朝鲜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麦克阿瑟很可能打算得更为长远:在鸭绿江畔驻扎强大的美国军队以及美国把军事基地设在台湾,并和蒋介石结为联盟。那时,倘若红色中国流露出不妥协或要扩张的苗头,脆弱的大陆就很容易受到有力的空中打击。而同时,美国或国民党的军队随时可从朝鲜发动地面进攻,直接威胁北京。于是,怪圈就产生了:美国坚持统一朝鲜,以便为这个国家带来和平,反倒把中国人拖进了战争,这和要把中国拖进战争的阴谋虽然出发点不同,但结果却没有什么两样。
中共坚称,美国入侵北朝鲜只不过是入侵中国的借口。但是,北京领导层显然并不想与美国对抗。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们为何始终举棋不定,一直等到联合国军实际上打到了鸭绿江畔才实施打击。在这一问题上,中国人的立场从1950年11月4日发布并广为传播的联合声明中反映得清清楚楚。这则“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声明出现在一个紧要关头:中共刚刚给了向鸭绿江推进的联合国军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警告性打击之后,在向后撤退脱离接触之前。中国人的信息是明确无误的。但是,美国人却置若罔闻。据记载,毛泽东曾两次发表有关中国人在朝鲜问题上的意图的评论。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说:“若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们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们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不愿和美国军队作战的。”
中共发布的声明和毛泽东两次发表的评论都强调,美国军队在鸭绿江畔出现是促成中国干预的一个因素,同时表明越过三八线也很重要。由于特别提到美国推进到“满洲”边界,因此,联合国军单单进入北朝鲜是否会引起中国的积极抵抗,或者美国接近中国边境是否成为导火索仍然是个问题。中国领导人可能希望促成联合国军在清川江停下来,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关于永久停火线的谈判。当这一招失灵后,中国领导人才决定把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