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页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第51章 艾奇逊的计谋 (上)

一方面第8集团军正艰难地阻击着中朝共同发起的1月攻势,另一方面参谋长联席会议也下定决心尽可能把仗打下去。与此同时,国务卿艾奇逊正紧锣密鼓地策划着要在世界舆论上孤立中国。经杜鲁门同意后,他准备在联合大会上提交一份议案,宣布中国为侵略者。而 这时,联合国停火委员会正起草着一项新的和平方案,这一和平方案包括六个具体步骤,即:双方立即停火;进一步寻求促进和平的新措施;从朝鲜撤出武装力量;让朝鲜人民选择自己的政府;为朝鲜统一做出临时安排;建立一个“适当的机构”来解决有关远东问题,其中包括台湾的地位以及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这个“适当的机构”将由美国、英国、苏联和共产党中国的代表组成。

这是一项破坏性方案,因为建立一个适当机构的建议显然为美国设置了障碍。首先,在拒绝红色中国加入联合国这个问题上,英美两国立场各异;一旦红色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对台湾国民党的支持势必减弱。即使美国能够阻止那一适当机构所提出的正式行动,但它仍将不可避免地失去世界舆论的支持。如果中国共产党当时悟出其中的奥妙,他们自然会欣然接受这项方案,因而也就会被全世界所接受。那样一来,不管是在朝鲜还是在联合国,红色中国将会实现其主要目标,而台湾问题也将最终得到解决。艾奇逊很快认识到,现在美国不论作何抉择,结果都会“凶多吉少”:倘若接受这个方案,政府会受到国内共和党人以及院外援台集团的抨击;倘若反对,美国就会落下破坏和平的罪名。

艾奇逊决定铤而走险。他推断中国政府有可能再次拒绝这一方案。艾奇逊建议杜鲁门同意这项方案。他指出:如果中国反对,那么,其他国家就会站在美国一边,一道指责中国的侵略。杜鲁门全盘接受了他的建议。该方案很快在联合国第一委员会获得通过。第一委员会还请求联合国秘书长将方案转交给中国政府。1月17日,中国政府做了答复:不包括政治谈判的停火方案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北京方面针对这一方案提出了反提案,其内容与去年12月所提出的要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即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从台湾撤军。艾奇逊这次取得了胜利。中共领导人完全暴露了国际政治方面不成熟的一面。这样一来,中国政府迟钝的反应便使艾奇逊在联合国占了上风,他宣称:“现在我们必须清醒地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无意停止他们对联合国的蔑视。”

对美国人来讲,这简直是天赐良机。1月20日,美国特使向联合国第一委员会提交了一项提案,其中公开宣称红色中国为侵略者。尽管一些联合国成员国不大情愿将这一罪名加在北京头上。但这项提案还是于1月30日在联合国第一委员会上得到通过,2月1日又在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艾奇逊计谋周全,天衣无缝。虽然一些联合国成员国对此有怨言,但美国政府却在国内外大获全胜。一是,红色中国作为一个侵略者成了广泛谴责的对象;二是,并未在国内因被迫接受联合国拼凑的四国委员会而引起政治反响。

1月15日,柯林斯和范登堡两位将军飞抵东京,他们急待了解的问题是,第8集团军的士气是否如麦克阿瑟所描述的那样令人失望。柯林斯发现麦克阿瑟有关驻朝官兵士气的说法实在是大错特错。第8集团军将士不但士气高昂,而且在李奇微进攻思想的有力鼓动和指挥下,全军高昂的士气还在与时俱增。此外,李奇微也向柯林斯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人不大可能把联合国部队完全赶出朝鲜。即使中国人下定决心并强攻不舍,可能将联合国军赶回到釜山周围的滩头堡阵地,但第8集团军仍可凭借西翼的大海,并从空中袭击中国的补给线,从而守住阵地。柯林斯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回了一份乐观的报告。报告指出,第8集团军至少能在朝鲜坚守一段时间。

朝鲜地面战场这时已相对平静。中国人处于进攻周期中的后撤阶段,正忙于补充兵力和给养。两军实际上已停止交火。李奇微对其情报部门所提供的情报并不满意,主要原因是我们进行的有力巡逻和持续不断的空中侦察,并未发现任何中国部队的踪迹。于是,李奇微决定向前推进。1月22日,西线第1骑兵师的一支特遣部队在仁川附近向前推进了几千米,他们只遇到了零星抵抗。这表明中国军队的主力实际上并未占领第1和第9军前线附近的阵地。因此,1月25日,李奇微计划由美第1和第9军各派一个师,与南朝鲜的一个团一起组成一支更大规模的侦察性队伍。此次行动经过缜密部署,协同向北挺进,以图搜寻敌军。

第1和第9军装甲先遣部队在向北挺进的过程中遇到了中共军队的顽强抵抗,不过这些抵抗仅是阻滞性行动。联合国军的挺进纵队开始遭遇布满地雷的公路,而中共军队的迫击炮和大炮也开始打到联合国军的阵地之内。中国军队抵抗强度不断增加,而到了2月9日,反击却突然停止。联合国军巡逻队渗透到仁川以东五公里处,竟未发现任何敌军的行动。另外一些巡逻队冒着狂风暴雨挺进到汉江沿岸,也未遭遇敌军。2月10日,第25师的先遣部队向前推进了约十公里,未放一枪就占领了仁川和金浦机场。傍晚时分,美第1军已逼近汉江南岸,并隔江可以眺望首尔。

这时,李奇微命令东面的第10军和南朝鲜第3军向北发起进攻,包围横城西北13公里处的洪川,以期粉碎北朝鲜军在洪川南部的集结。此外,部署在东部山区的其他南朝鲜部队也要向前推进,以保护第10军的右翼。2月5日,号称“围捕”的行动开始了。南朝鲜第5和第8师协同第10军向北挺进,准备包围洪川。美第2师、第7师和第187空降团战斗队也出动了装甲车、炮兵和步兵队伍配合作战。2月6日,南朝鲜部队遇到猛烈阻击,尤其是右翼的南朝鲜第8师在向横城东北进军途中损失惨重。由于东部南朝鲜第3军未能与美第10军的进攻行动保持一致,到了2月8日,强大的北朝鲜部队向第10军的右翼发动攻击,南朝鲜第5师因此便向东转移,准备阻滞北朝鲜的侧翼进攻。南朝鲜第3师接到任务,继续从左翼发起进攻向洪川逼进。

与此同时,美第23团和法国营在向砥坪里以北地区进军不久后,便遇到了中国部队的顽强抵抗。2月14日,三支中国部队在这一战区发起反攻,迫使砥坪里东部的美军向南撤退。联合国军司令部守住砥坪里的决定至关重要。一旦该村失陷,通向西南约十六公里处骊州的通道就会洞开,而敌军可借此在美第10军后方发起袭击,继而沿汉江上游走廊向东南挺进。为防备敌军突破防线,李奇微派英联邦第27旅和南朝鲜第6师协同美第2师作战,并命令他们进入骊州至原州公路一线的阻击阵地。而此时,驻守砥坪里的美第23团和法国部队正遭到中国人的猛烈进攻。他们牢牢守住了这个封闭阵地。中国人在多次进攻中伤亡了约五千人。为了增援砥坪里一线的美法官兵,第5骑兵团的一支装甲先遣部队到达了砥坪里。次日,疲惫不堪的守军发现围攻的中共军队早已悄然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