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期的国共两党谈判,用青年党李璜的说法,就是“谈来谈去,仍是一个先统一军权,一个则先改组政府”,互不相让。在中共方面,“到重庆谈判的任务”,就是“表示我们真愿和平”,并不指望真能谈出和平。就国民党方面,对毛泽东在重庆的一言一行,蒋这时几乎都以极端仇恨的心理视之。
但是,自9月8日以后,国共谈判仍在继续。到10月5日为止,双方断断续续已经进行了总共11次正式会谈。这说明,双方都清楚,目前要想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条件还不够成熟,因此仍在争夺和平旗帜,以影响国内外舆论的现实需要。
因为要等待“有利于优越军事形势”,“不能不为国相妨”,国民党在这次谈判过程中再没有像过去那样盛气凌人,动辄以《中央提示案》向中共发出最后通牒。
到10月10日,双方实在谈不下去了,因此一致同意签订一项《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所谓“双十协定”),作为谈判的阶段性大成果公开发表。
《纪要》开篇就给人以乐观的印象,称国共双方“迭在友好、和谐的空气中进行商谈”,“并仍将在互信、互让之基础上继续商谈,求得圆满之解决”。强调双方已一致认定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以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双方并认同蒋主席所倡导的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双方还就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自由、承认党派合法、限制特务机关活动,以及释放政治犯等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
但是,《纪要》也说明:在实行地方自治、惩处汉奸、解散伪军、重划受降地区等问题上,政府方面与中共方面尚有不同意见。对于军队国家化问题,中共提出将部队缩编为20个师,自8个地区撤出部队至陇海路北和苏北、皖南,政府方面表示此次商谈若能全部解决问题,中共军队及驻地问题可做具体商谈。
显然,除了一些形式上的妥协之外,关乎两党关系实质的军队和地盘问题,双方并未能有所协议。
《纪要》于10月12日正式公布,13日蒋介石即秘密发布“剿共”密令。内称:对共产党“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贻害无穷,使中华民族无复兴之望”。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此次谈判结果也同样不看好。但与蒋介石和国民党不同的是,他们相信在美英苏及国内外民众都强烈要求中国实现和平的情况下,国共两党目前的战争势必将是暂时的,不可能持久。
因此,现在的关键是要利用这有限的过渡时期,最大限度地用战争的手段争取实际控制,华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而争取华北、东北的目的,其实也就是要使已有的胜利果实,即解放区、人民武装,乃至于一枪一弹,今后仍能保存于共产党人手中。
因为这是共产党人今后实现“七大”方针,最终取代蒋介石国民党而建立新中国的根本保证。
一方面,国民党要“剿除”共产党,另一方面,共产党要确保在华北的优势,并争取控制东北,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纪要》墨迹未干,两党的军队就在华北全面开打的现象。
10月下旬,中共晋冀鲁豫部队针对沿平汉铁路背上的国民党第十一战区两路4个军共8个师,在冀南漳河一带发起平汉战役,成功策动一个军起义,并歼灭其两个军。
与此同时,中共晋察冀部队针对国民党第十二战区试图接收绥远、察哈尔的作战行动,发动平绥战役,一度迫使十二战区傅作义部被迫后撤200公里,退缩于归绥、包头固守。
而为阻止国民党军沿津浦路北上,中共华中军区也组织津浦战役,夺取津浦路济南南万德至徐州北韩庄段、陇海路徐州东新安镇至海州段、胶济路济南东张店至昌乐段,从而将中共山东和华中两大根据地连为一体。
由于在华北地区的作战明显对中共有利,而国民党接收东北的行动也因苏军引入中共武装而受阻,中共方面便因此提高了在谈判中的要求。10月中旬以后,国民党方面接连找中共代表继续商谈,极力坚持立即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以便能够依照蒋3月1日的演说,如期于11月12日召集国民大会。
无奈此时国共两党已在华北形成全面开战之势。国民党军非打通前进道路,根本无法接收华北各地的政权。中共中央这时为反对召开国民大会,并且根本拒绝马上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于10月22日提出:“除伪军、受降、解放区三大问题必须提前解决外,国大会期至早只能在明年双十,否则华北东北民选代表无法到会。
除国民党统治区代表应当重选外,华北、东北及陕甘宁边区代表必须民选。中共中央的观点是:“政府所谓和平民主都是骗人的,实际已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双十协定不过是废纸,政府急于要开政治会议之目的是强迫各党承认旧代表及筹备登极大典。”
一方坚持要进兵华北、东北,一方坚决反对进兵,国共内战的危险一触即发。眼看国民党军在华北推进受阻,且接连受损,国民党内温和派不能不站出来向蒋介石呼吁与中共妥协。
国民党谈判代表张治中并且以长函劝告蒋介石,目前无论如何不能诉诸武力解决中共问题。孙科这时也坚决反对蒋介石的武力政策。王世杰和张群这时也向蒋介石当面提出,必须想办法与中共订一暂时避免冲突办法,否则的话,内战一旦爆发,势将不可遏止。中共势必会借此机会倚苏联为暗援,夺占热察绥,甚或东北三省,进而自成一国。据说,“蒋先生亦以为然,允向中共提办法。
据此,王世杰、张群于11月1日正式向中共代表提出临时停战办法,包括1、双方下令所属部队暂各驻守原地,不得对他方进攻;2、中共在各铁路线之部队,移驻铁路10公里以外,中央对此移撤地区,除由路局警察维持铁路秩序外,不另派兵驻守;3、由国民参政会组织交通监察团,推派参政员协同当地公正人士,赴各铁路线检查,随时将事实真相提出报告;
4、中央军队如在平绥、同蒲、正太、胶济、平汉北段、陇海东段、津浦北段各铁路线有运输之必要时,共同协商定之;5、双方当于一个月内对于中共军队驻兵地区及其整编等事,商定根本办法,以利和平建国;6、政治协商会议仍照预定计划召开。
这时,鉴于平汉战役中高树勋军两师起义,国民党三十军、四十军正在被围歼中,四十军军部及一0六师全部另一个团被歼,师长被俘,美械三十军之炮兵营及两个团亦被歼。军事形势如此,共产党人对国民党方面的6条妥协建议自然不感兴趣。
而鉴于平绥战役晋察冀部队已兵临归绥城下,津浦战役了在顺利展开,东北苏军且要求中共中央最大限度集中主力于东北,毛泽东更是信心百倍,相信可以提出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条件。
这时,因为得知苏军突然开始撤退,并引中共军队进入东北大中城市,蒋介石急忙开始利用空运,准备先期占领长春。却不料11月14日得报,长春机场已被中共占领。眼看接收东北无望,蒋介石最终决定将长春行营撤至山海关,并向美国政府要求干预,通过使苏联在外交上处于被动的办法,来压迫苏军不得阻挠国民党军进入东北接收主权。
与此同时,蒋亦准备派蒋经国以其私人代表的资格,前往莫斯科会见斯大林。但是,无论如何,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注意到部队士气不振,官兵太厌战情绪强烈,华北及东北兵力严重不足,蒋介石又不得不开始暂时缓和军事进攻,转而在政治解决共产党问题上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