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

一、救火队长

项羽带领各路大军,进了关中,进了咸阳,昔日的“义军”立即变成了“匪军”,烧杀掳掠,秦朝宫殿化为灰烬。项羽在处置了刘邦和义帝的事情之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赃。 具体的做法是:第一,将关中地区分成三块,让章邯等三位秦朝的降将分别为王。加上刘邦,原来秦国的土地上封了四个王。而章邯等三个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阻住刘邦进入关中。

第二,原燕国偏远,封两个王;齐国较大,封三个王。第三,原赵、韩、魏三国犬牙交错,比较复杂,共封六个王。第四,东方六国中,原楚国地盘最大,项羽把现在河南、山东、江苏结合部的那一块地方给自己留下,另封三个王,加上自己,四个王。这样,秦始皇好不容易统一起来的中国,被项羽分割成了十九块,封了十八个王。项羽自己则自称为“西楚霸王”,确立“盟主”地位。

项羽是在公元前206年年初带着各路诸侯到关中的,分赃完毕,当年农历四月,大家各回自己的封地,接管胜利成果。项羽带着本部人马,衣锦还乡,来到彭城,也就是现在江苏省的徐州。项羽在彭城屁股还没有坐热甚至还在“衣锦还乡”的路上,各地就因为分赃不平而打得一塌糊涂,使得项羽回不了“江东”,无法真正“衣锦还乡”

首先打起来的是燕国。项羽分赃的时候,把追随自己进关的一位燕国将领封为燕王,而把原来已经立了的燕王迁到辽东为辽东王。新燕王从关中回到燕国都城后,要求老燕王搬家去辽东,老燕王不干。于是,新老燕王打了起来。接着打起来的是齐国。项羽把齐国分成了三块,最好的一块分给跟随自己进关的一位齐国将领,而把原来已经立了的齐王迁往胶东为胶东王。 老齐王部下的将领们不服,拒绝接纳项羽封的新齐王, 于是也打了起来。

然后是赵国。项羽把赵国分成了两块,原来的赵王被迁到代,也就是现在山西大同一带,而赵国的中心地带,则立了一位“常山王”。但赵王的属下不服气,联络齐国的武装力量,把常山王赶走,把赵王请回了邯郸。这些战争的发生,原因如出一辙,就是项羽分赃时用追随自己的新人取代留在原地的老人。这些新人大抵是代表自己原来的主子来分赃的,却直接成为受益者。这无论从情从理来说,都站不住脚,所以,所有的人都指责项羽的分赃不公。

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分赃不公而引发的战争,项羽就得平息这些战争,所以,从到彭城之日起,人不解甲、马不卸鞍,项羽成了救火队长。

二、国士无双

项羽在东边救火,给西边刘邦重入关中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当项羽和其他诸侯离开关中的时候,刘邦也带着本部人马,向汉中进发。从关中平原到汉中要翻越秦岭,一些险阻的地方过去的人们修了栈道,以便通行。张良向刘邦建议,大军过后,把栈道烧了。为何这样做?让项羽放心。既然把我分封到汉中、巴蜀,那我们就扎根汉中、扎根巴蜀。这个举措给了项羽错觉,以为刘邦从此就窝在了汉中,所以全心全意做救火队长。

抵达汉中三个月后,公元前206年(后来的历史学家把这个时间称为“汉元年”或“高帝元年”)农历八月,刘邦的大军就再次来到了关中。这么快?还真是这么快。而且,率领刘邦大军进关中的,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人物,他的名字叫韩信。

韩信原来是项羽的部下,他的特长是出谋划策、排兵布阵,是指挥战争。但项梁、项羽都是身经百战,项羽更是每战皆捷,用得着你韩信指挥吗? 韩信感到在项羽的手下永无出头之日。 韩信抱着碰运气的想法,趁着项羽乱哄哄搞分赃的时候,投奔刘邦。虽然做了个管后勤的官,但并非韩信之所长,也不是他的所向所在。怎么办?还是两个字:逃跑。得继续寻找新主人。

但韩信没跑掉,有人硬是把他从路上拽了回来。谁?刘邦的同乡萧何。萧何虽然是沛县小吏出身,却极有见识。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虽然接触不多,但萧何把韩信视为不世出的天才。听说韩信逃离汉中,萧何大吃一惊,立即亲自追赶。从而有了一个“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刘邦对萧何的举动不解,萧何笑道:别人逃跑,我懒得管。但韩信逃跑,我必须追回:“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汉王如果想老死汉中,可以不需要韩信,走就让他走吧。但如果要争天下,那还非韩信不可,别人可帮不了忙!

见萧何说得如此肯定,刘邦信了。说我当然要争天下,难道在汉中待一辈子,那不郁闷死了?听你的,让韩信做个将领,如何?萧何笑道:还没有弄明白我的意思。我说韩信是“国士无双”,有大王你这样对待无双国士的吗?那韩信还是留不住的。刘邦明白了萧何的意思之后,立即拍板,那就让他为大将,为全军统帅。

三、汉中对策

几天之后,南郑城外筑起了祭坛,千军万马排列在祭坛面前,等待汉王登坛拜将。追随刘邦从沛县杀到咸阳,又从关中来到汉中的老部下,不少感到自己有拜将的希望,但谁也没有想到,汉王拜的大将,竟然是未立寸功、刚从项羽那里逃来不久的韩信。 刘邦给足了韩信面子,但韩信到底有多少能耐,刘邦并不踏实, 所以,刘邦还是要进行任职考察。

韩信指出项羽有三大优势:第一,勇猛过人,人皆畏之;第二,恭敬待人,体恤将士;第三,主持分封,诸侯称臣。但同时也有三大弱点:第一,不能任用良将,他的勇就是匹夫之勇;第二,有功不赏、任人唯亲,他的仁就是妇人之仁;第三,背义帝之约,残关中之民,弃咸阳而都彭城人心尽失、地势尽失,强弱之势易转。

韩信接着给刘邦打气:如果大王反其道而行之,项氏虽强,化弱极易。 韩信建议刘邦的,也是三条:“ 以“天下武勇”,对付项羽的“匹夫之勇”,还怕项羽勇猛吗?以大封功臣,对付项羽的“妇人之仁”,人们能不为大王卖命吗?以同仇敌忾的“义兵”,对付丧失人心、丧失地利的项羽,哪里有不胜的道理呢? 这番分析,说得刘邦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

下一步怎么办?韩信说很好办。出汉中,定关中,以关中为基础,与项羽争天下。韩信用了四个字。哪四个字?“传檄而定”。什么意思?就是派人发布公告,事情就搞定了。 韩信接着为刘邦分析:第一,当年怀帝与各路诸侯约定,先入关中者在关中为王,大王先入关中,当为关中王, 所以重入关中是名正言顺。第二,大王在关中秋毫无犯,与民“约法三章”,得到关中之民的拥戴,这是人心所向。第三,项羽背信弃义,迁大王于汉中,而以章邯等三秦将在关中为王。三位降将当年带着秦军投降,二十万秦军被项羽坑杀,三人却坐享高官厚禄,关中父老早已恨之入骨,这是天赐大王。

所以,可以断定,只要大王出兵关中,关中可传檄而定。韩信与刘邦的这番对话,可以说是“汉中对”。 有一个十分著名的成语,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说韩信派樊哙大张旗鼓修栈道,自己则悄悄带兵取陈仓。但是,取陈仓固然是事实,修栈道却是子虚乌有,是文学家、戏曲家的杜撰。 真相不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而是“明烧栈道,暗度陈仓”。张良以“明烧栈道”,迷惑项羽和章邯;韩信以“暗度陈仓”,迅速击溃章邯主力。二人的默契,共同推进了刘邦大军迅速进入关中。

四、楚汉相争

公元前205年即汉高帝二年农历正月,刘邦率军出关中;三月,到洛阳,为已经死去的义帝发丧,公开与项羽决裂。 那些对项羽分赃不满的诸侯,以及在刘邦大军压境时求自保的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重新做出选择,站到了刘邦的一边 。

这个时候项羽在干什么?项羽仍然在打得一塌糊涂的齐国救火。刘邦让萧何留守关中,让韩信领兵开路,自己则带着张良、陈平一干谋士,跟在后面接收韩信摘下的桃子、攻下的地盘。而且,趁着项羽到齐国救火的时候,端了项羽的老巢彭城。占领彭城之后,刘邦故态复萌,暴发户的秉性暴露出来了,“收其宝货美人”,号称五十六万人的联军,在彭城的城里城外,“日置酒高会”,结果,被带着三万人赶来救援的项羽打得落花流水,一路狂奔,逃到荥阳,父亲、妻子都成了项羽俘虏。

幸亏萧何从关中派来了援军,逃散的汉军也纷纷到荥阳汇聚,刘邦才重新振作起来。项羽追到荥阳,两军对垒。 这个时候,刘邦派人前往楚营议和,请以荥阳东南的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东属楚,鸿沟以西属汉。项羽虽然能打,却早就不愿打,他把俘虏在楚营的刘邦父亲、妻子、岳父,等等,一股脑送还汉营,表达充分的诚意。

项羽撤军后,刘邦也打算收兵暂回关中。但张良、陈平不同意,说天下有三,汉已得其二,项羽的后方,不但有韩信,还有归降的英布、彭越,也占有大量的地盘,已经对项羽形成夹击之势。所以,“此天亡楚之时也”。张良、陈平认为,此时不灭楚,不啻养虎遗患。刘邦向来从谏如流,立即下令,全军追击撤退的楚军,最终在垓下合围,全歼楚军,项羽自杀。延续了五个年头的“楚汉之争”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