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规模

一、定都长安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农历二月,战胜项羽不久,刘邦接受助手们的建议,在定陶也就是现在山东定陶附近的“泛水之阳”称帝。因为刘邦早已是“汉王”,所以国号仍为“汉”,刘邦也就是后来我们说的“汉高帝”,又称“汉高祖”。

刘邦称帝之后,带着群臣来到东周故都洛阳,又是一轮“日置酒高会”。当然,这次是彻底胜利,真正的庆功宴,没有人敢捣蛋。洛阳是四通八达之地,素称富饶。刘邦兴奋之余,便想定都洛阳,在洛阳住下不走了。但是,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改变了刘邦的决定。此人为何方高人,有如此能耐? 这位高人名叫娄敬,齐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因为去陇西戍边,路过洛阳。刘邦的军队里有娄敬的一位老乡,姓虞。娄敬见到虞将军,希望他能介绍自己见皇帝。

娄敬见了刘邦,开门见山问道:“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 见娄敬发问,刘邦笑了笑,说是啊,先生有何见教?娄敬见刘邦真心倾听,遂侃侃而谈:周室的先祖为后稷,传十几世而到文王、武王,得到天下诸侯的拥戴而灭商,定都镐京。成王继位,周公为了掌控中原,营建洛阳,但根本仍在关中。此为何故?因为洛阳的形势不如关中。接下来,娄敬当然要描述关中的好处,关键是两句话、八个字:“四塞为固,膏腴之地”。

娄敬接着提问:陛下您的根基在哪里?不等刘邦回答,娄敬自己替刘邦说:说得好听,是定关中、战垓下,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夺取天下。说得不好听,是趁着秦室倾覆,火中取栗。天下之民,肝脑涂地,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如此这般,陛下敢和周室相比吗?周室积十几代的培育,尚且要以关中为根本,陛下敢舍弃关中而定都洛阳吗?

听了娄敬的一番话,关中定都的想法又强化了。但是,不管你娄敬怎么说,刘邦的战友、兄弟们仍然不赞成。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是楚人,或者是魏人、韩人、赵人、齐人,就是没有秦人。洛阳离家乡近,又丰庶富饶。于是大家都说洛阳的好处,说此地东有成皋天险之固,西有伊洛二水之饶,正是定都安邦的好地方。关中有什么好?周室延续了几百年,但秦朝二世而亡,说明王气已尽。

见到众人反应如此强烈,刘邦也不着急,因为他有定海神针。什么定海神针?遇事不决问张良。张良这次又是力排众议,直抒己见;洛阳确实有洛阳的好处,否则,当年周公也不会选在这里建成周。但洛阳的格局还是小了,地面不过数百里,更要命的是四通八达,这本来很好,但也四面受敌。关中则不然,左有杀函,右有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天下之财可供京师;诸侯有变,大军顺流而下,供给极为便捷。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在诸多将领眼中,张良是神而不是人,因为他的主意经常正确,特别是全心全意效力,没有私心,所以大家佩服他。张良表了态,刘邦立即拍板,说做就做,车驾当天启程,前往关中,在秦都咸阳的基础上,营建长安。

二、汉承秦制

都城定下来了,用什么样的方式对这么大的国家进行管理,仍然是个难题。中央的事情比较好办,秦始皇已经做出了样子,皇帝至高无上,下面是三公九卿,运转正常,汉朝照着这个样子办。人们所说的“汉承秦制”,承的就是这个“制”。地方怎么办?秦朝推行的是郡县制,但问题不小。人们看到的是,陈胜、吴广振臂一挥,秦朝顿时乱了阵脚,中央鞭长莫及,二世而亡。

相比之下,西周用分封制,却延续了好几百年。 所以,当时上上下下都在呼吁分封。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虽然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统一,但在人们的感情上,却是向往分封。

刘邦和助手们因势利导地采用了介乎西周分封和秦朝郡县之间的制度,历史学家称之为“郡国并行制”。类似的现象在历史的变革、社会的进程中经常发生,也就是所谓的“进两步、退一步”。对于西周的分封制, 秦朝的郡县制进了两步,是两步并作一步走;对于秦朝的郡县制,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是退了一步。

哲学上称之为“否定之否定”,但是,它并非回到西周原点。因为第一,郡县仍然是地方的基本单位。第二,中央势力能够达到的十五个郡,由中央直接管辖;中央势力暂时达不到的郡县,实施分封制,由王国管辖。第三,所有王国的“相”都由中央派出,以便对国王进行教育和监督。

三、异姓同姓

实际上,此时刘邦已经开始封王,以争取支持。但是,刘邦是根据对项羽战争的态势,以及接管秦始皇留下的巨大遗产的需要而封王,不像项羽那样,一次性瓜分,如同分赃会,面子很大,但最后发现,自己留下的并不多,亏大了。这种赔本的买卖刘邦是绝对不做的。

为了建立反项“统一战线”,刘邦先后封了七个王:第一位,韩王韩信,都阳翟(今河南禹县)。但此韩信非彼韩信,不是被刘邦称为“三杰之一的韩信,而是项羽所封十八王中的韩王的太尉。人们习惯把这个韩信称为“韩王信”。第二位,赵王张耳,都邯郸。第三位,齐王韩信,都临淄。这才是那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汉初三杰”韩信,但不久就改封为楚王。第四位,淮南王英布,都六(安)。第五位,梁王彭越,都定陶。第六位,长沙王吴芮,都长沙。第七位,燕王臧荼(后改封卢绾),都蓟(州)。

这七个王,都不姓刘,所以被称为“异姓王”。其中,韩王信是取代原来的韩王,赵王张耳代表刘邦接管赵地,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拥戴刘邦。而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则是刘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封的,是为了换取他们在垓下合围项羽。 所以,刘邦所建立的这个汉朝,带有一点儿西周那样的“股份制”味道,不同的是,皇室的控股份额更大,对小股东们的控制力也更大。

刘邦虽然豁达大度,却也睚眦必报,该大度时大度,该报复时报复。既然韩信、彭越、英布在危难之际以封王相要挟,那么险情排除之后,就得算账。所以,垓下之战后的五六年时间里,七个异姓王被铲除六个,剩下的只有韬光养晦的长沙王吴芮。刘邦的这一系列看似发泄个人情绪、过河拆桥式的“秋后算账”,引起了后人的批评,但恰恰顺应了春秋战国以来统一的大趋势。

但是,如果我们看看历史地图,就会发现,这些异姓王一除,便空出了大量的空间。 刘邦继续分封。但是不再分封给异姓功臣,如萧何,如张良,而是分封给刘氏的同姓兄弟子侄。刘邦在世时,封了十多个同姓王,用同姓王填补异姓王的空缺。到汉景帝的时候,仅存的异姓长沙王也被废除,代之以同姓王。

四、立藩削藩

当年李斯反对王绾分封同姓子弟的主张,也是借鉴了历史教训的。他是以西周分封为借鉴 ,而刘邦分封同姓子弟后来所发生的问题,却和李斯的担心不一样,主要不是同姓王之间的“更相攻伐”,而是多个同姓王联合起来,向汉朝皇帝发起挑战。大家说,怎么会这样呢?这就要说到汉初的形势了。

汉初的形势怎样?秦朝无休止的劳役,“天下苦秦久矣”,接着而来的是三年的反秦战争,接着而来的是几年的“楚汉相争”,生灵涂炭,经济弊端,加上刘邦遇事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的性格和作风,使得西汉政权在建立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奉行“无为而治”的统治方针,这个方针被人们称为“黄老之术”。具体的做法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这种“无为而治”的统治方式,在中国多个历史时期曾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更适宜战争之后的经济恢复期,一旦经济繁荣、社会财富积累,问题也就跟着来了。什么问题?财富的分配与利益的争夺。 刘邦分封同姓王的时候,皇室和王国、中央和地方是相互依存的,皇室和中央需要王国和地方的支持,王国和地方需要皇室和中央的保护。此时,皇室和王国、中央和地方可以相安无事。

但是,时过境迁,随着西汉中央政权的日益稳定,统治力量强化了,中央希望对地方事务,特别是对王国事务有更多的话语权,说到底,是要求从地方提取更多的财富份额。与此同时,各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也使王国的底气壮了起来。特别是一些面积大、人口多、物产富的王国,如齐国、楚国、吴国等,它们过去需要中央庇护,如今羽翼丰满,希望减少乃至摆脱中央的控制,希望减少乃至停止向中央缴纳财税。

这是皇室和王国、中央和地方矛盾发生发展乃至激化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统治者的智慧。 有两位著名的人物,站在“中央”的立场上,提供了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智慧。哪两位著名人物?一位名叫贾谊,另一位名叫晁错。贾谊活动在刘邦的儿子汉文帝时期,晁错则活动在汉文帝和他的儿子汉景帝时期,是著名的“文景之治”时代产生的著名人物。

在《治安策》中,贾谊指出同姓王强大对中央造成的危害,提出了一个削弱王国的基本国策。什么国策?八字方针:“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建议诸侯王的子弟可以在王国内得到份额,这样,大的王国就必然分割成小的王国,王国的势力削弱了,必然听命于朝廷而不可能祸害朝廷了。 汉文帝部分采纳了他的建议当齐王死的时候,汉文帝把齐国分割成了六块,立齐王的六个子弟为国王,又把淮南国分割为三块。 晁错提出了比贾谊更进一步的建议。什么建议?两个字:“削藩”。他的原话是四个字:“削其支郡”。但注意,“削藩”不是¨撤藩”,不是立即撤除王国,而是削减王国管辖的郡县,以达到削弱王国的目的。

这个措施引起了轩然大波。贾谊提出“众建诸侯”,把大国分成小国,毕竟各王国自己的子弟受益;晁错提出的“削藩”,削减王国郡县,则是直接剥夺王国的利益。诸侯王个个都是文帝、景帝的兄弟、叔伯、子侄,个个急红了眼,要和晁错拼命。朝廷的削藩,引起了王国的强烈反弹,以吴王为首,联络楚王等,共七个王国,公然发兵西进,与西汉朝廷决裂,口号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这个事件在历史上称为“吴楚七国之乱”。

在一帮早已对晁错不满的大臣们的唆使下,景帝杀了晁错及其全家派人和吴王谈判。你们不是要杀晁错吗?现在晁错已经被杀,你们得退兵了吧?但吴王向使者宣布,谈什么判!我已经称东帝了!下一步的目标是做皇帝!一经组织和动员,汉朝的军事机器发动起来了,三个月之内,七国之乱被平定,参与叛乱的七个王全部被诛死或赐死。景帝趁机加快削藩、强化郡县,去世的时候,把一个更强大的国家机器交付给比自己更伟大的儿子: 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