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完人

一、面子工程

在汉武帝的统治下,汉朝进入极盛时期,疆域扩大了,腰包鼓起了,财大气粗了,汉武帝想做另一番事业。做什么事业呢?就帝王而言,成就越大,自我感觉越好,越希望有面子。怎么体现面子?对内必然是大兴土木,以示太平;对外必然是慷慨大方,以示富足。用我们现在的概念,可以统称为“面子工程”。

昆明池和柏梁台的修建,是汉武帝对内大兴土木的“面子工程”的开始,事情发生在公元前120---前115年间。此时汉武帝年近四十,在位二十多年,对匈奴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盐铁官营及算缗告缗成果丰硕,汉朝既至极盛,汉武帝也进入人生最得意的时候。

汉武帝当时正在谋划新的军事行动,出兵西南夷,开辟通向身毒的道路。下一步还要征伐南越和朝鲜。当时的“西南夷”小国林立,有两个大国,一是夜郎,二是滇。滇又称昆明,居于滇池之上,而南越和朝鲜,都面临大海。这将是和对匈奴不一样的战争,不仅需要骑兵、步兵,还需要水兵,要水上作战,乃至渡海作战,这就要组织和训练水军。怎么训练?

有人出主意,说可以在长安训练。但长安是内陆地区,哪里有足够大的水面? 于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开始了。从公元前120年开始,花了大约三年时间,在长安的西南,就着原有的湖泽和地势,开挖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因为是为攻打居住在滇池的昆明国做准备,所以取名“昆明池”。这个池有多大?当时的记载是“周四十里”,后人估计水面三百多顷、三万多亩。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四个杭州西湖。

昆明池的修建及战船的打造,实战意义不大,基本上就是一个巨大的“面子工程”。如此壮观、如此有面子的工程,汉武帝看着也激动,于是,另一个工程开始了。 让汉武帝充分享受面子的工程,用于视察、指导水师训练用的楼台。湖的特点是大,船的特点是多,楼台当然要建得很高。在昆明池边建成的这个巨大看台,下为台,上建阁,气势恢宏,“高数十丈”。不仅如此,楼阁以巨大的香柏木为梁,香飘十里,所以取名为“柏梁台”。

《史记》和《汉书》都把“柏梁台”视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营建宫殿的开始,把它视为汉武帝挥霍钱财做面子工程的开始。但是,这个耗费巨大的建筑只存在十一年,公元前115年建成,公元前104年就被一场雷火烧毁。 柏梁台的烧毁,不但没有令汉武帝沮丧,反而成为修建更大宫殿的起点。随后建造的宫殿名叫“建章宫”,这才是汉武帝时代宫殿建筑的大手笔,是最大的面子工程。

这个“千门万户”的建章宫,前殿高度比照未央宫,应该是三十五丈左右,这是建章宫的主殿;前面的阙门,高二十丈。西面有从宫殿正中通向宫外的通道,几十里外为虎圈,是皇家野生动物园,不仅养虎,应该也养着来自大宛、乌孙的宝马。北面开挖一个大湖,名叫“太液池”。太液池中有多处堆积起来的假山和建筑,建筑高出水面二十多丈,假山象征蓬莱海外的各处仙山。

南面的井干楼高五十丈,是当时长安也是全国,甚至可能是当时世界上的最高建筑。为什么叫井干楼?因为是用巨木叠起来的。怎么叠?像水井边上的栏杆一样,也就是像“井”字一样往上叠,叠五十丈。这又是什么概念?如果按照汉朝一丈相当于现在的七尺算,那也有一百多米,为当代重建的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的两倍。

二、养生工程

汉武帝时期的“面子工程”,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刚刚我们说到建章宫的兴建,很大程度上和汉武帝追求长生有关。而求仙问药、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追求,正是那个时代的普遍行为。 第一位帮助汉武帝求仙问药的著名方士,名叫李少君。李少君是汉武帝时代的传奇人物,当他开始进入人们视线的时候,自称年届七十,看上去却是个中年人。然而,实际上他至少应该是一百多岁了。

李少君向汉武帝介绍了健康长寿的五步法:第一步,炼丹;第二步,丹成之后可化为黄金;第三步,把由丹化成的黄金用来做饮食器皿,可以延年益寿;第四步,延年益寿之后可以见到蓬莱海外的仙人;第五步,见了仙人之后到泰山封禅,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汉武帝亲自干起了炼丹的工作,养生工程开始了。为了皇帝的长寿,为了皇帝的不死,整个国家是不计成本的。 不久,李少君因病去世,汉武帝却坚信他是“化去不死”。虽然蓬莱仙人一时没有找到,齐、燕等地沿海地区的方士却是闻风而动,涌向长安。 汉武帝不断派人到海外去寻找仙人、寻找仙药,如同当年秦始皇做的一样。

三、封禅大典

这个时候,一个重大喜讯传来。公元前13年夏天,有位巫师在汾水的南岸发现一尊古鼎,这尊古鼎文饰古朴,但没有落款,不知道是何时之物。 但这个文饰古朴的古鼎被巫师和河东郡的官员们认为是不寻常物品,认为是上天赐给的吉祥物,在当时叫作“符瑞”。

汉武帝知道后, 派专家前往验证,验证的结果确实是古物,于是被运到了汉朝祭天的甘泉宫,汉武帝亲自以这尊古鼎祭天,然后护送到长安。这个时候,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本来是晴空万里,但古鼎所过的上空,竟然有片黄云跟随,如伞如盖。这不得了,人们不由得不信,这个古鼎真是符瑞。 符瑞出现是上天的嘉奖,上天有了嘉奖, 天子就得举行大典表示感谢。什么大典?两个字:“封禅“。

所谓“封禅”者,“封”者祭天,“禅”者祭地,就是祭天祭地。 但是,“封禅”不是一般的祭天祭地,需要到离天最近、离地最近的地方去祭祀。 当时的人们认为,是泰山,面临大海,拔地而起,帝王的祭天要在泰山祭。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可以称得上是“封禅”的仪式。秦始皇先到泰山祭天,这里离天最近。然后到泰山旁边一座低而险的山祭地,这个山叫“梁父山”,被认为是地神所在。祭天在泰山,叫“封”;祭地在梁父,叫“禅”。但是,秦朝二世而亡,人们产生疑问了:你暴秦承受得了封禅的福分吗?所以,汉兴百年,从高祖、惠帝、吕后,到文帝、景帝,没有人敢提封禅的事情。

直到汉武帝继位后三十年,虽然没有明说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至少是认为有了封禅的资本,面这尊古鼎的出现,天降符瑞,使得封禅的一切条件都具备了。不行封禅礼,那才是违反天意。特别是二十多年前李少君就说过,封禅是可以延长寿命乃至长生不老的。

尽管海外仙人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汉武帝仍然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时间是公元前10年。封禅的过程可分成四步。第一步,到梁父山祭祀地神。第二步,到泰山东麓祭祀天帝。第三步,带着掌管皇帝出行事务(奉车都尉掌乘舆车)的霍去病的儿子,上泰山山顶,再一次祭拜天帝。第四步,下山之后,在东北一个叫肃然山的地方,再次祭祀地神。每次祭祀,汉武帝都要亲自祭拜,每次祭拜都有祭文。

四、巫蛊之祸

时光不等人,转眼之间,汉武帝已经年过花甲,在位也几十年了,身体每况愈下,里里外外的事情开始越来越变得不顺心。 虽然长生不老的期望正在一点点地泯灭,但汉武帝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却无法放下。一般来说,越是企盼长生的人,越是害怕死亡,汉武帝也是这样。当时的人们相信一种巫术,叫“巫蛊”。

说是如果和谁有仇,便用木头刻成此人的形状,写上姓名及出生的年月日时即生庚八字,请巫师念咒,刺其心脏、挖其眼睛,仇人便会发狂而死。汉武帝晚年多病,疑心有人用“巫蛊”害自己,怀疑“阶级敌人”就在身边,甚至失宠的卫皇后、不讨自己喜欢的太子,都成了怀疑对象。怀疑的人越多,杀的人也就越多,开始是逐个地杀,后来是成批地杀。

帮着汉武帝清查、杀戮怀疑对象的,是一位名叫江充的官员,此人来自赵国邯郸。 江充曾经得罪过太子。随着皇帝的逐渐老去,江充担心起来。如果太子继位,自己还有活路吗?这种担心也许有道理,也许是小人之心。而汉武帝对“巫蛊”的怀疑,给了江充铲除太子的机会。

江充带着懂巫术的“胡巫”,说宫中有“蛊气”,从嫔妃的居所到皇后寝宫,挖地三尺,逐个搜查。最后来到太子宫,挖到了传说中的“巫蛊”,一个由桐木刻成的人形。这个发现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原来是太子在害皇帝。动机明显,做太子的时间太长了,要抢班夺权。太子有口难辩。

太子既怕又恨,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杀了江充。这个事情就严重了,成了谋反。长安街头成了战场,死伤数万人,太子最后兵败自杀。这个事情因“巫蛊”而起,所以被称为“巫蛊之祸”。不久,事情的真相逐步显露,原来是江充设计陷害,那个所谓的桐木人,其实是江充安排胡巫带到太子府的。汉武帝震怒之下,灭了江充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