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霸业

一、 事出意外

公子重耳一行正在楚国“游食”,晋国发生了情况,弟弟晋惠公病死,其子怀公继位,但得罪了秦国。经过数代人百余年的殊死战斗和努力发展,到齐桓公称霸、晋国内乱的时候,这个在西垂的秦国竟然在首领秦穆公的领导下,不仅已占据了周的发祥地岐山、周原,而且几乎已经接管了周武王伐纣之前的全部地盘,与齐国遥相呼应,成为西方大国。

秦国强大了,强大到几乎占有整个渭水的上游和中游了,他们把都城从西垂迁到了雍(今陕西凤翔一带),开始关心起了中原的事情,首先遇到的就是邻国晋国内乱。晋国的内乱给了秦国干预内政的机会。当年晋献公病死,晋国发生政变时,秦穆公立即派出使节,游说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并且以武力支持夷吾入国为君,这就是晋惠公。后来又和晋国大战于韩原,俘虏了晋惠公。

晋惠公在位十四年后病死,秦穆公又派使者来见正在楚国“游食”的公子重耳,表示愿意支持重耳入主晋国。对于已经六十二岁的重耳来说,这实在是外意外,应该是最后一次机会了,于是立即辞别楚成王,在秦国的强力干预下,赶走了晋惠公的儿子怀公,自己做了晋国国君,这就是继齐桓公之后,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的晋文公。这件事情发生在齐桓公死后的第八年,时间是公元前636年。

事实证明,这个意外不仅仅是晋国的幸事,也是周天子的幸事,甚至是华夏各国的幸事。因为,这个意外产生了春秋时期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而且晋国的霸业竟然延续了近百年,成为春秋时期“无序”中“有序”的重要力量。

二、 勤王周室

与当年管仲辅佐齐桓公一样,要复兴、要称霸,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内部问题,是民众的安居乐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问题。《国语 晋语》用了大量的篇幅记载晋文公的系列措施,包括选贤任能、废除旧债、轻徭薄赋、鼓励农商、笼络贵族、教化民众等等。短短几年时间,晋国已是“政平民阜,财用不匮“。

在勤修内政的同时,还得寻找机会称霸。齐桓公已经树立了称霸的榜样,四个字“尊王攘夷“。只要按照这四个字去做,霸业指日可待。机会没有让已经步入晚年的晋文公等候太久。就在晋文公即位的当年冬天,周天子派人前来求助,”尊王“的机会自己找上门来了。这个时候的东周,襄王在位。襄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带“,称为”太叔带“。这个太叔带通过种种手段,和襄王的王后狄女私通。襄王一怒之下,把王后废了,但并没有处置这个弟弟太叔带。没想到,这位太叔带竟然勾结王后的母族狄人向东周的王京发动进攻。周襄王战败,逃到了郑国,并向各诸侯发出救援的文书。

在当时,有力量快速救援周王室的,当然是邻近的两个大国,晋国和秦国,特别是晋国,离得最近。秦穆公开始调集军队,准备向王京出发。晋国由于距离更近,得到消息也更早,但晋文公却又一次陷入犹豫之中,因为即位不久,国内的事情千头万绪,担心对外用兵,内部发生问题。怎么办?

跟随晋文公流浪了十九年的赵衰再一次站了出来,分析了“国际”形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周、晋是同姓,如果被秦人抢了先机,如何号令天下?不但失去求霸的良机,而且这个面子也丢不起啊。晋文公采纳了赵衰的建议,亲自勤王,领兵直抵周腹地樊(今河南济源西南),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围攻太叔带和狄盘踞的温(今河南孟州和温县之间),一路往郑国迎接周襄王。

不到一个月,狄人被驱赶出东周,太叔带兵败被杀,周襄王回到王京,恢复了往日的气象。周襄王感激之余,从东周王室已经少得可怜的地盘上,划出河内、阳樊之地归属晋国,作为酬谢,使得晋国的东南疆域拓展到了黄河北岸,而周的管辖范围,自然更加收缩。

三、 城濮前戏

通过实实在在的“入王”也就是使周襄王复国的行动,成就了晋文公称霸的第一步。第二步就应该是“攘夷”了。公元前634年,晋文公在位的第三年冬,楚成王挥师北上,攻打宋国。宋国勉强抵抗了一年,支持不下去了,向迅速崛起的晋国求援。这又是一个机会,一个“攘夷”机会。但这时,晋文公又犹豫了。

犹豫什么?自己流浪的时候,宋国和楚国的国君都高规格地接待过自己,坐视不救,对不起宋,救则得罪楚。晋文公自己在楚国的几个月,也见识了楚成王的雄才大略和楚军的强大。和楚国作战,并无必胜的把握。先轸为晋文公分析了楚晋两国的力量对比及诸侯之间的关系:经过晋文公几年的经营,经济发展,国力渐强,军队也由晋献公时代的上、下两军,扩大到上、中、下三军,完全有力量和当时任何一个强国相抗衡。尤其重要的是,处于发展期的晋国人才济济,既有以赵衰、狐偃为首的谋士,又有以魏?、颠颉为首的猛将,在和楚国进行决战之前,又涌现出了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先轸。先轸最后用八个字为晋文公鼓劲:“报施定霸,于今在矣。”

当时的国际形势有些复杂:楚国在攻打宋国的同时,征服了曹国,又与卫国联姻,结成了一个楚、曹、卫三国小联盟。晋国的策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打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第二步,打下曹、卫之后,把曹、卫的部分国土分给宋国,并让宋国派出使节,带上厚礼,请求齐、秦两个大国从中斡旋,说服楚国撤兵。第三步,如果楚国撤兵,那就达到了出兵“攘夷”救宋的目的,如果楚国不同意撤兵,便得罪了刘、秦,晋与齐、秦联手,必胜楚军。

在先轸的外交攻势面前,楚成王决定撤兵,但军事统帅令尹子玉不同意,他主张与晋国决一死战。楚成王一怒之下,带着部分军队先行回国,子玉兄弟则带着留下的楚军主力与晋军抗衡。楚国令尹子玉并非等闲之辈,他分析了双方形势,向晋国提出要求,你晋国把军队从占领曹、卫两国的土地上撤出,那么我们楚军也从宋国撤出。他把球踢回了晋国。

针对子玉的建议,先轸再一次使出了连环三招。第一,答应楚国的要求,撤后,让宋、卫、曹三国都高兴。第二,单独与曹、卫谈判,撤兵有前提,那就是他们公开与楚国断交,晋兵才撤出。第三,把楚国派来的使者扣押,以激怒子玉。不出先轸所料,三招使出,子玉果然中计。子玉带领军队,向晋军扑来,要找曾经的流浪汉、老奸巨猾的晋文公拼命。

四、 退避三舍

晋文公得知子玉前来进攻的消息,命令全军开拔,后退九十里,以避楚军。打仗既靠士气,还靠在理。当初晋国国君受楚成王厚恩,曾经许诺,如果两国之间不幸开战,我军退避三舍以为报。晋军后退九十里,在城濮安营扎寨,等候楚军的到来。双方摆开阵势,都是左中右三军,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但战争一开始,形势立即发生变化。

原来,楚军的右军是从被征服的各国各族征集而来的,人心不稳,战斗力较弱。这个弱点被晋军主帅先珍一眼看出,命自己的左军向其发动猛攻,一阵冲杀,楚军的右军溃败。这个时候,晋军的右军也向楚军的左军攻击,但这里是楚军的精锐,双方一交手,晋军抵挡不住,纷纷向后撤退,楚军左军奋勇追杀。先轸在中军观战,悄悄从正在追击的左军和正在待命的中军中抽调部分兵力,向正在深入的楚军左军侧翼发起冲击,正在后撤的右军也返身向楚军扑来。原来晋军右军的撤退是“诱敌深入”。楚军的左军腹背,溃不成军。

再说楚军主帅令尹子玉,亿所统领的中军和晋军的中军相持,还没来得及发动进攻,左右两军都已溃败。为了使中军不受损失,子玉只得收拾左右两军的残余,撤出战场。城濮一战,晋文公威震华夏,献俘于周王室。周襄王册其为“伯”,确定了晋国在各诸侯国中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