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

一、 分庭抗礼

炎黄时期,“九黎”部落战败,一部分融入炎黄部落,一部分来到长江流域,融入当地的土著之中,形成“三苗”,这个“三苗”,也是楚国的先民。所以,楚国应该是长江中游地区多民族的融合。

周桓王的时候,楚国的国君名叫熊通,这是楚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把齐桓公称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但论会盟诸侯,楚国的的熊通比齐桓公早得多。据《左传》所载,鲁桓公八年(周桓王十六年)即公元前704年夏,熊通就“合诸侯于沈鹿”,参与会盟的有巴、庸、邓、罗等十来个诸侯国,处于今日湖北随州的随国和江西弋阳的黄国没有与会,熊通竟然遣使责备或兴兵讨伐。

但是,因为楚属“蛮夷”之地,又没有尊崇周天子,所以人们将这位南方霸主忽略不计。但这次江淮一带由楚国主盟的诸侯“会盟”,比黄河流域齐国主盟的诸侯“会盟”要早几十年。从这一年,也就是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开始,楚国称王了,熊通便是楚国的第一位称王者,为楚“武王”。这就明摆着和周天子分庭抗礼,你是北方的王,我是南方的王。

熊通死后,儿子继续称王,是为楚文王。楚文王时,把都城从丹阳迁到了郢,也就是现在湖北的江陵。

二、 三年不鸣

自从武王称王、文王把都城迁到郢之后,楚国的发展更加迅猛。到楚成王时,不仅征服了长江中游及汉水流域的许多部落,而且率领大军和当时的中原霸主齐桓公在召陵对峙,后逼退了齐军,又打败了想称霸中原的宋襄公,中原诸侯,说楚色变。

虽然城濮之战阻止了楚国北进的步伐,却阻拦不了楚国的发展势头。城濮之战后的第五年(公元前628年),楚国发生兵变。楚成王晚年,犯了当年周幽王、晋献公同样的错误,立了太子,又想废太子。但他的这个太子和周幽王、晋献公的太子不一样,太子发动兵变,逼着老子成王自杀,自己做了国君,这就是楚穆王。穆王死后,儿子熊侣继位。

但是,这位名叫熊侣的新君继位之后,完全没有祖父那样的进取心,三年过去,不理国事,手里离不开酒爵,怀中离不开女人,整天泡在宫中,日夜为乐。并且传出命令:“有敢谏者,死无赦。”虽然君是昏君,楚国却有不怕死的大臣。首先是一位名叫伍举的,自报家门,说有事情和国王讨论。伍举进宫,国王醉眼蒙?,看也不看伍举:你真不怕死吗?不怕死你就说吧。

伍举没有提任何意见,只是说了一个谜,请国王揭谜底。“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楚王头也不抬、眼不睁,一字一句说道:“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这句话怎么这么熟悉?不仅这句话熟悉,这个人也应该熟悉,因为他是春秋五霸中毫无争议的又一霸:楚庄王。而让楚庄王猜谜的伍举不仅自己了得,他的孙子更是惊天动地的英雄,伍员伍子胥。

但此时,楚庄王继位还不足三年,所以仍然是既不飞也不鸣。三年将满,又有人要求面见。楚庄王仍然是那句话:不怕死吗?不怕死你就说吧。此人还真不怕死,斩钉截铁地说:“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楚庄王霍然起身,下令撤酒撤乐,亲自理政,出手就是雷霆万钧之势:杀了数百人,提拔了数百人。杀的都是这三年陪他喝酒给他送女人、拍他马屁给他出主意干坏事的人,提拔的都是这三年被他冷落但仍然在踏踏实实干实事的人。

现在大家才明白,原来国君不但不糊涂,而且极其精明。这三年时间,看上去他是在喝酒、取乐,但是,却在做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重点是考察干部,看看哪些干部是马屁精,专看上司的脸色行事,哪些干部是在真心实意地为国家做贡献。

三、 问鼎中原

楚庄王亲政的当年,发兵灭了这段时间乘着自己不理政事而背叛楚国的庸国;三年后,攻打宋国,光缴获的战车就有几百乘。又过了两年,楚庄王兴兵讨伐雒邑西南的一个叫“陆浑戎“的部落,陈兵于东周国门之外。这个时候在位的周天子是周定王,听说楚庄王兵临王京,命大夫王孙满前去犒劳,其实是探听楚兵的虚实,摸清楚庄王的意图。

楚庄王显然没有把这位周王的使节王孙满放在眼里,劈头就问:听说大禹治水之后,曾经有九鼎,经夏、商而传至周,为镇国之宝,不知其状怎样,其重几何?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问鼎中原“。

王孙满见楚庄王打听九鼎情况,心中不快。楚国称王称霸,早已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如今又公然问九鼎之形状重量,遂冷冰冰地说了五个字:“在德不在鼎“。意思是说,周有天下,在于仁义,而不在于有鼎无鼎。楚庄王碰了个软钉子,需要挽回面子,他硬邦邦地撂下一句话:贵使没必要阻我的口,你这个鼎有什么了不起?楚军将士只须把战戟上的戟钩敲断,足以铸成九鼎。

楚庄王傲慢,王孙满却决心要开导这个不可一世的蛮夷的首脑:大禹的时候,万方进贡,大禹命人将其中的金铜诸器熔铸成鼎,上有世上万物的图案,让人识别鬼神,趋善避恶,所以人们将其视为吉祥之物。夏桀无德,鼎归商汤;商纣暴虐,鼎归我周。君王若有德,鼎虽小而重;君王若无德,鼎虽重却轻。所以,鼎之轻重不在鼎,而在人君之有德与无德。您说鼎有多重,用什么秤可以秤得出来呢?

四、 歪打正着

楚庄王在位的前十三年,晋国的执政是赵衰的儿子赵盾。晋国的赵盾主政的二十年中(公元前621-前601年),继续保持着中原霸主的气势,多次会盟诸侯,也多次战胜过秦国和齐国,与楚国则是谈谈打打,双方没有发生大的正面对抗,但晋国仍然处于强势地位。

楚庄王在位的后十年,赵盾去世,晋国国内形势也陷入了“春秋时代”,赵、韩、魏、范等各大家族,为了各自的利益,既有相互间的斗争,也有相互间的联合,没有权威,也没有统一意志。晋国的这种状态,对于楚庄王的称霸,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公元前597年,也就是楚庄王在位的第十七年,楚军北上进攻郑国,郑国向霸主晋国求援。然而,当晋国军队赶到黄河北岸时,郑国已经向楚国投降了。晋军统帅名叫荀林父,他不愿与士气正盛的楚国交战,命令部队在黄河北岸待命,准备等楚国撤退之后,再收拾郑国。但是,荀林父的副手先?却把主将荀林父的持重视为懦弱,竟然抗拒主将的命令,擅自带领本部,渡过黄河,向楚军逼近。

荀林父害怕承担“师不用命”的罪名,只好下令全军渡河。一个违令的先?,把全军拖进的战场。就在晋军上下疑惑不定之时,楚军向晋军发动了全面攻击。晋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主帅荀林父情急之下又犯了致命的错误,他没有号令全军拼死抗击,而是命令全军立即渡河撤退。晋军中、下二军顿时陷入混乱,争先恐后夺船而逃,被楚军杀死的、被黄河淹死的不计其数。已经上船的唯恐船只过重沉没,将已经溺水去试图攀船的士兵手指砍去,致使“舟中之指可掬”,惨不忍睹。

公元前597年的这一次晋楚大战,发生在郑国的“?”,即今河南荥阳东北,所以称为“?之战”。此战楚军谋定而后战,上下一心,一雪城濮之辱,成就了楚庄王的霸业。晋军临战迟疑,帅无权威,将不听命,本无必败之相去遭受惨败。但是,由于实力的深厚积淀,晋国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在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重新称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