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起火

一、 荆楚句吴

随着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随着长江流域的逐步开发,南方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正在赶上乃至超越北方。也正是因为这样,楚军的戈矛钩戟以及战车等武器装备,才可以和中原的齐、晋等大国媲美,这是以长江中游地区矿冶业和铸造业的基础的。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为代表的精美绝伦的青铜器、江西瑞昌发掘的堪称奇迹的铜矿遗址,都见证了商周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矿冶业、青铜铸造业的发达。

但是,长流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又不仅仅限于中游,到了春秋时期,长江下游锻造出的刀剑,其品质不但超过长江中游的楚国,也超过中原地区的晋国和齐国,出现了欧冶子、干将这样著名的锻造师,锻造出了吴钩、湛卢这样锋利的兵器,并由此产生出与楚国、与中原争雄的新霸主:吴国和越国,一对生死冤家。

当年周太公古公?父有三个比较得意的儿子:太伯、虞仲和季历,个个都是人才。但在古公?父的眼中,谤三个儿子都不如老三季历的儿子姬昌。既然这样,就需要把国君的位置传给老三季历,然后由季历把位置传给孙子姬昌。对于父亲的苦心,太伯和虞仲十分清楚,于是他们两个双双离开周原,流落到了“荆蛮”,即长江中游地区。

太伯兄弟在当地得到了成百上千的家族的拥戴,俨然形成一个地方社会组织,太伯给这个社会组织取了一个名,这就是后来人们知道的“吴”,当地称“句吴”。这是一个既独立于商,也独立于周的社会组织,准确地说,就是那个时候的“国”了。史家把太伯称为“吴太伯”。吴太伯没有儿子,死后位置传给弟弟虞仲。

几代之后,周武王伐纣,大封诸侯,寻找到了可敬爱的堂伯祖的一位后代,名叫周章。但周章已经是吴国的国君。周武王一面承认这个“吴国”的既成事实,一面封周章的弟弟为诸侯,另外建立了一个“虞”国,让他在虞国为国君。到了公元前655年,“虞”被晋国吞并,“吴”却蒸蒸日上。到虞仲的第十八代孙寿梦为吴国国君时,学楚成王的样子,公开称“王”,政权的中心在现在江苏省的苏州,时间大概在公元前585年。

二、 楚才晋、吴所用

吴国称王,最受刺激的是楚国。本来,楚国在南方称王,向中原争霸,胜可进,败可退,无后顾之忧,没由头在长江下游冒出一个“王”来,怎么感觉都不爽。而且,偏偏这个吴国还开始和楚国在北方的宿敌晋国建立起密切的关系。怎么回事呢?

原来楚国有个大夫,名字叫巫臣,是楚国的公族。一桩偶然事件的发生,使巫臣走上了背叛楚国的道路。当时有位美女,由于嫁给了陈国一位姓夏的大夫,所以被称为“夏姬”。当时,陈国发生政变,楚庄王以霸主的身份,起兵讨伐,平息了陈国的政变。但是,楚庄王却看上了夏姬,准备将其带回楚国。

这个时候巫臣对楚庄王提出了义正词严的抗议,楚庄王接受了,放弃了对夏姬的占有。但是,楚庄王的弟弟、楚国的司马子反却想占有夏姬,巫臣同样说服子反放弃了夏姬。但谁也没有想到,在巫臣义正词严的后面,却另有打算。经过一番策划,巫臣自己带着夏姬逃到了晋国,原来他对夏姬早有想法,而且愿意为夏姬做出一切牺牲。

敌国的叛臣,就是本国的财富,所以巫臣立即被晋国所重用。这个时候楚庄王已经去世,子反听到这个消息,气得七窍生烟:兄弟两个,一个是楚国国王,一个是楚国司马,竟然双双被巫臣糊弄民。子反立即面见新继位的楚王,建议派人带厚礼去晋国,请晋国将叛臣遣返楚国,但新楚王没有同意。于是,子反就灭了臣一族,瓜分了巫氏的财产。

巫臣在晋国得到消息之后,立即派人送了一封书信给子反,信中有一句话,让子反胆战心惊:“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于是,巫臣向晋国请命,出使吴国。巫臣不但要让吴国和楚国过不去,还要让吴国有力量和楚国过不去。所以,他不但自己来,还带来了一支晋军小分队,全是晋军车战、陆战的高手,教吴军陆战、车战,教吴军排兵布阵。

巫臣本来是楚国的人才,却为晋国所用,所以又有“楚才晋用”的说法。巫臣为泄私愤而出使吴国,对于晋国和吴国来说,却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吴王寿梦既然称王,就说明有称霸的想法,所以中国成语“称王称霸”是连在一起的。巫臣的到来,正是吴王寿梦所望。而吴国要争霸,首当其冲的就是长江中游的楚国。

巫臣之后,楚国又有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来到了吴国,此人名叫伍员,字子胥,也就是人们所知道的伍子胥。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因为反对楚平王废太子,被楚平王处死。楚平王还要捉拿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于是,伍子胥逃到了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成功夺取王位,并因此而成为吴王阖闾的主要助手。

伍子胥来到吴国的目的,是要借助正在崛起的吴国的力量,为父兄报仇。他和巫臣,正在进行一场接力,一场看似报复楚王、报复子反实则把自己的祖国楚国推向战争的接力。楚国由于国力强盛,开始成了人才输出国,这本来是好事。但是,由于自身的种种原因,这些人才却跑到敌国和本国作对,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三、 倒行逆施

伍子胥为父兄报仇和吴王阖闾的伐楚称霸,形成了共同的目标。为着这个目标,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广招天下英豪,其中既包括后来成为他亲密战友的来自齐国的孙武,也包括后来成为他冤家仇敌的来自楚国的伯?,同时制订并实施进攻楚国的计划。

东周敬王十四年即公元前506年,在伍子胥和孙武的策划下,吴国联络唐国、蔡国,向楚国大举进攻,五战五捷,攻占楚国都城郢都。这个时候,伍子胥的杀父杀兄仇人楚平王已死,楚平王和秦女所生的儿子楚昭王狼狈出逃。伍子胥一面命人四处追捕楚昭王,一面命人把楚平王的尸体挖出,鞭打三百,这才真正叫粉身碎骨。

伍子胥当年带着满腔怒火逃出楚国,对好友申包胥发誓:只要三寸气在,必灭楚国。申包胥同情伍子胥的遭遇,却不赞成伍子胥对楚国泄愤,也说一句话:我们共同努力吧,你也许可以灭楚,但我一定能复楚。

二十多年后,伍子胥借助吴国的力量,攻占郢都,申包胥出逃在外,让人带口信给伍子胥:楚平王固然对不起你父子,但你如此报复,灭楚国宗庙、鞭楚王尸体,逆天道、背人情,你不觉得过分了吗?伍子胥让来人回复申包胥:我与楚平王不共戴天,我是被仇恨蒙住了眼,说我逆天道、背人情,我就是逆天道、背人情,这就叫“日暮途穷”、“倒行逆施”。

就在伍子胥四处追捕楚昭王之时,申包胥日夜兼程,来到秦国,请求援兵。在申包胥一再哀求下,泰国派出兵车五百乘,由申包胥为向导,杀奔楚国而来。而在此时,吴国的侧后还有一个国家正在崛起,它就是越国。越国乘吴国全力攻楚,向吴国发动攻击。吴国腹背受敌,只得把已经吞下的楚国吐了出来,回过头来对付越国。这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么,这只黄雀,这个越国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