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是非

一、尧舜禅让

到了距今四千年前后,中国的历史进入到了“五帝”的后期,也就是尧、舜、禹的时代。尧出身高贵,“五帝”的第一位“黄帝”是他的高祖,第二位“颛顼”是他的叔祖,第三位“帝喾”则是他的父亲。尧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古人在文献中给了他一百多岁的寿命,说他十八岁时开始继承领袖的位置,干了七十年。这时,尽管奥体还健康,尧仍然考虑后事,要选择接班人。

尧向四岳、十二牧征询意见。所谓“四岳”、“十二牧”,应该是尧时期各个部落的首领,同时也是尧的助手。当尧向他们征询关于接班人的意见时,有人认为,这还用问吗,您儿子丹朱不是现成的接班人吗?但尧断然拒绝,他认为自己的儿子德行不好,如果让他来继承,那是利一人而害天下。

于是人们向尧推荐了一位农夫,一位还没有成家的单身汉。这位农夫就是舜。舜没有尧那样显赫的出身,却有自己的长处,极具爱心,但绝不迂腐,所以总是能够通过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处理好各种关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尧决定亲自对舜进行考察。尧在田间见到舜时,舜正在挥动鞭子,驾驭两头牛耕田。尧发现,舜的鞭子并没有抽在牛的身上,而是抽在两头牛之间的一个簸箕上。

尧奇怪了,问舜:你为何鞭簸箕而不鞭牛呢?舜自然不知道面前这个老者是伟大领袖,于是对老人解释说:牛出力出汗,任劳任怨,帮人耕田,不计回报,怎么忍心用鞭子抽打呢?但牛和人一样,也有惰性,需要抽打才卖力。我在两牛之间放一簸箕,鞭打簸箕的时候,左边的牛以为是在打右边的牛,右边的牛以为是在打左边的牛,它们就都卖力了。尧听了十分感慨,一个人能够如此对待牲畜,他一定能够爱惜民众。此后,尧又对舜进行了种种考验,并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用以提升舜的出身和地位。

经过二十年的考察,尧终于放心了,在自己一百零八岁的时候,把领袖的位置传给了舜。这个事情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禅让”,也就是不把位置传给儿子或者其他亲属,而是传给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有道德、有才干的“贤人”。

舜接替尧的位置后,主要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在四岳、十二牧的基础上,增加了六位助手,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禹。第二,教育民众,培养民众的道德观,同时也建立各安其分的等级观。这是舜的最大贡献,所以《史记》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这里的“虞”指的就是舜;这里的“明德”,不仅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礼让,也指上与下、尊与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名分”。

《史记》同样给了舜足够长的寿命,说他三十岁的时候得到尧的赏识,五十岁的时候代尧“行天子事”,尧死后三年,舜六十一岁的时候“践帝位”,在位三十九年,一百岁的时候在“九嶷山”(又名苍梧山,湖南永州市宁远县城南六十里)去世。去世之前,他已经选定了接班人,这个接班人就是禹。

二、“大禹”之“大”

如果论出身,禹也是大有来头的。他和尧同族同辈,都是黄帝的玄孙,而且二人的曾祖父又都是黄帝“正妃”嫘祖所生。嫘祖生有二子,一名玄嚣,一名昌意。按后来的皇位继承法,这二人就是“嫡子”。黄帝死后,昌意的儿子颛顼获得了他的位置,成为“五帝”中的第二人,禹就是这位颛顼的孙子。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帝喾获得了他的位置,成为“五帝”中的第三人,尧则是帝喾的儿子。

《史记.夏本纪》记载,尧在位时,“洪水滔天”,“下民其忧”。于是尧听从了“四岳”的意见,命禹的父亲鲧主持治水。九年过去了,鲧治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洪水依然为患。这个时候,尧已经选拔舜为接班人,并命舜赴现场视察鲧的治水情况。舜经过一番考察,认为洪水仍然为患,是鲧“治水无状”,也就是治水不得法,于是代尧行政,下令处死了鲧,但推荐鲧的儿子禹领导治水。

禹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也深知责任的重大,治水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天下万民的安危,也关系到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于是带领自己的儿子启,以及后稷等人,察看地形,摸清水性,改堵为疏,以疏通河道,将洪水排泄入海为方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疏通了各个河道,每当雨季,洪水都循着河道注入大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洪水不再为患,人民安居乐业,禹也成为众望所归的领袖。

前人记载大禹治水,说他因公忘私,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说他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轿,深入一线。然而,禹另外一种品质“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至费于沟洫。”更值得赞赏。所谓“薄衣食,至孝于鬼神”,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节衣缩食、劳心劳力,感动上天和各路神灵,不要降灾于民众。所谓“卑宫室,至费于沟洫”,是尽可能地压缩行政开支,把一切能够集中的财力都真正投入到治水中去,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

三、不可复制

现在我来梳理一下“五帝”的关系: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尧是黄帝的玄孙,都是黄帝的家族,只有舜是外人。而禹的强势出现,使得这个位置重新回到黄帝家族,舜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维持会长”、“看守内阁”。尧、舜、禹三位领袖,两次“禅让”,让王位重新回到了黄帝这个大家族。

那么,禹死后该怎么办?这个位置是传给儿子,或让家族中有德有能者居之?还是效法尧和舜的做法,“禅让”给没有血缘关系的“贤人”?禹选择了后者,定皋陶为接班人,但皋陶不久就死了。于是禹又物色了一位贤者,皋陶的儿子,名叫“益”,又称“伯益”,并且让益参与管理。

十年之后,禹南巡至会稽(今浙江绍兴)的时候去世。禹去世之后,接班人益也仿效舜和禹的做法,走一个表示谦虚的过场,说是要把位置还给禹的儿子启。但这一次坏了,禹的助手和各部落的首领放了益的鸽子,并没有跑到益避居的“箕山之阳”去拥戴他,而是公然宣称,我们只认“帝禹”的儿子,不认什么其他人。于是益只好继续待在“箕山之阳”,眼睁睁看着禹的儿子启成了天下的领袖。

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用句套话,就是“历史不可能重演”。虽然形式是一样的,但内容已经完全不一样。益不是舜,没有那么多的良好品质让人们称道,在被禹选为接班人后,也拿不出什么骄人的政绩来显示自己的能力。更要命的是,禹的儿子启非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可比,不但品行良好,而且在协助父亲治水的过程中,展示出让禹的助手们和各部落首领们信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