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召代政”的局面一拖就是十四年,一直拖到共和十四年,周厉王死在了彘。国人是善良的,周天子再对不住国人,人也死了,而且是凄凄惨惨死在了外地,于是人们接受了厉王的太子静。周厉王逃走的时候,这位太子静没有来得及逃出镐京,而是逃到了召公虎的家里。参与暴动的人们要把对厉王的怒火发泄到太子静身上,于是召公把自己的儿子献了出来,并被人们当成太子静给杀了。
厉王死了,国人的怨愤也平息了,于是召公虎公开了藏在家里的真太子的身份。在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下,太子静继位做了太子,这就是周宣王。周宣王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六年,做了许多事情,一度被称为“宣王中兴”。但是,周王朝的问题,包括京畿内国人及各诸侯与周王室的矛盾、诸侯之间的矛盾,以及农业民族与游牧、狩猎民族之间的矛盾,等等,仍然在继续乃至发展。周宣王虽然通过战争解决过一些问题,却越来越力不从心。到晚年周宣王已经是焦头烂额了。
宣王死后,儿子姬宫涅继位,这就是周幽王。这位周幽王没有父亲宣王的责任感,却热衷于享受人生、制造内乱。幽王已经立王后申氏,其子宣臼也已被立为太子。但在继位的第三年,幽王在后宫发现了一位绝色女子,这位女子名叫褒姒,是由现在陕西汉中一副的褒国进贡的,幽王一见,“惊为天人”,从此日夜相伴。不久,褒姒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伯服。爱屋及乌,伯服被幽王捧为掌上明珠。
幽王废了王后和太子,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但褒姒好像总是不开心,于是有人向幽王出主意,说骊山一带有烽火台,是用来报警的。如果镐京有难,点燃烽火,各路诸侯会来救援镐京,人欢马叫,褒姒或许会开心。这本来是个馊主意,但幽王听了,却觉得此人太有才了、这个主意太有创意了。烽火一起,距离镐京比较近的诸侯点起兵马,火速驰援。但一路上并未发现有战争的迹象。来到镐京城下,才知道国王为了哄女人开心,拿他们开涮。
褒姒不知一队队的兵马何故而来,又何故而去,总算笑了一笑,但幽王却从此失信于诸侯。这个事件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烽火戏诸侯”,又叫“千金一笑”。人们认为,正是因为这一“戏”、这一“笑”,导致了西周的最后灭亡,所以才有“一笑倾人城,二笑倾人国”之说。
就在幽王发掘出超级美女褒姒的前后,渭水、泾水、洛水,三河流域连续发生地震,被称为“三川皆震”。地震时期或震后,“三川”的部分河道断流,岐山也因为强度地震而发生严重山崩。“三川竭、岐山崩”,是否上天在发出警告,是否周的末日就要到来?在当时的人看来,确实是这样。
周幽王在位的第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71年,被周幽王废除的申后的父亲申侯,以及同情他的另外一个诸侯缯侯,联合犬戎,起兵进攻镐京。消息传来,周幽王令人再度点燃烽火,向镐京附近的诸侯求援。但是,连续多日,连救兵的影子也没有。因为周幽王早已失信于诸侯,人们见到烽火,以为又是哄女人开心的恶作剧。
申、缯及犬戎的军队攻破镐京,见人杀人、见财劫财,镐京内外,陷入浩劫,周幽王死于乱军之中,褒姒下落不明。等到诸侯们知道镐京果然在遭受劫难,纷纷令兵前来救援的时候,镐京已是一片废墟。浩劫过后,申侯把他的外孙、申后的儿子,也就是曾经的太子宜臼接到了成周的所在地雒邑,让他继续做国王,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周平王。这一事件也被称为“平王东迁”。
公元前771年,申侯和犬戎的联军攻破镐京。周幽王的儿子被救援的诸侯以及申侯送到了雒邑,周的历史得以延续。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个时代被人们称为“东周”,以区别在镐京的西周。同时,人们又把这个时代称为“春秋”,因为有一位伟人编撰了一部伟大的史书,记载这些年的历史,这本书的书名叫作《春秋》。
迁到雒邑的周,和原来在镐京的周,虽然都是“周”,但此周和彼周,这个东周和过去的西周完全不是一回事,周天子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周王室无权威可言。司马迁用一句话来概括东迁之后周天子和诸侯的关系:“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但是,在平王东迁以后的一段时间,直接给周天子脸色,使周天子深切感受寄人篱下的却是并不怎么太大的郑国。
郑国是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时候封的,国君是宣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名叫姬友,封地在郑。但是这个郑不在现在的河南,而是在陕西,在陕西华县一带,和镐京更是近在咫尺。后来郑国升格,国君尊为“公”,郑伯姬友也被尊为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向幽王提出请求,允许他这个郑国迁到雒邑之东去。周幽王同意了。
郑桓公为了保护幽王,在抵抗申侯和犬戎时战死,他儿子则和其他诸侯,以及申侯一道,把周平王迎到了雒邑。
平王来到雒邑,周和已经迁到雒邑之东的郑,又一次成了“近邻”,但形势却倒了过来。过去郑在西周的卵翼之下,现在却是东周在郑的挤压之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郑国一天天富强起来,周王室则一天天衰弱下去。
到了郑桓公的孙子郑庄公。虽然又是和周王室近在咫尺,而且被周平王聘为“卿”,但因为平日趾高气扬,被周平王冷落了,所以,周平王去世的时候,郑庄公不奔丧。平王儿子桓王继位的时候,郑庄公不去祝贺。不仅如此,还派出军队,在周天子小得可怜的地盘上,夏天抢割小麦,秋天抢收粟米。这还不算,抢了别人的小麦、粟米之后,郑庄公再去朝见周桓王,看你怎么着!这不欺人太甚吗?
周桓王也是年轻气盛,再怎么不济,我也是国王,你是诸侯,凭什么如此猖狂。你不敬我,难道还想我敬你不成?你可以在郑国作威作福,在我的朝廷上却要灭灭你的威风,所以又一次冷落郑庄公。郑庄公在雒邑受了冷落,回到郑国后,变着法子继续和周天子过不去。
周桓王沉不住气,首先公开撕破脸面,以天子的身份,找来几个小兄弟帮忙。哪几个小兄弟?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带着这四国的军队,要找郑庄公拼命。郑庄公早已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了,调集军队,一阵冲杀,周桓王和他的小兄弟顷刻间作鸟兽散。郑国将领中有位神箭手,名叫祝聃,见周桓王落荒而逃,一箭射去,正中桓王臂膀。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周桓王带着四国联军讨伐郑庄公却被射伤的消息,迅速传开了。从此,周天子在诸侯们心目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这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