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手掌柜

一、 多难兴邦

随着周王室的衰落,黄河流域率先兴旺发达起来的是齐。齐是姜子牙的封国。相传姜子牙为炎帝的后裔,故姓姜。后来他的一位祖先因为辅佐大禹治水,被封在吕,所以又以吕为姓,名尚,字子牙,所以《史记 齐太公世家》称其为吕尚。姜子牙不仅是西周取代殷商的第一大功臣,而且还是周武王的岳父,所以“三监”作乱时,被周王室赋予专征东方的特权,这成为齐国强大的重要原因。

周王室的衰微过程,很大程度也是齐、楚强大的过程。到了周桓王被郑庄公欺凌的时候,齐国已经是东方大国了,但同时也陷入内乱之中,有一段时间甚至连国君也没有。不过,这一次的内乱却给齐国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人心思定。这倒应了一句古话,叫“多难兴邦”。在齐国内乱期间,有两位具有继承资格的“公子”逃出了齐国,寻求保护,一位是“公子纠”,另一位是“公子小白”。

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所以在老师召忽和管仲的陪伴下,逃到了齐国西南的鲁国。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人,距离过于遥远,所以在老师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到了齐国东南的莒国,静观国内的变化。公元前685年,转机来了,齐国陷入无君状态,这对患难兄弟见机会来了,在他们老师的策划下,立即变成死对头。双方都得到了信息,弟弟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都城更近一些,哥哥公子纠所在的鲁国更远一些,于是哥哥就派出老师管仲先行,在莒国去齐国的路上拦截公子小白。

管仲奉命,日夜兼程,果然在路上拦截到了公子小白的车队。公子小白的老师鲍叔牙和管仲本是生死之交,有个成语叫“管鲍之交”,说的就是他们之间的交情,但此时也是各为其主。管仲趁着对方没有防备,偷偷弯弓搭箭,朝着小白便是一箭。小白中箭,应声倒下,没有了动静。管仲见状大喜,掉转车头,飞速往鲁国报告。公子纠听说小白已被射死,大为欢喜,鲁国国君也调集军队,护送未来的齐国国君回都。

但是,一到齐国边界,就被齐军堵住。公子纠命人传话,说是新君到了,赶快迎接。没想到那边的齐军回话,说是我们的新君已经即位。公子纠傻眼了。

二、 人才难得

原来,管仲的一箭并没有射中公子小白的身体,而是射中了他的衣带带钩。小白怕管仲还有后手,急中生智,应声倒下装死,不仅瞒过了管仲,把鲍叔牙也吓得魂飞天外。等到管仲掉转车头离去,小白才得意扬扬地爬了起来,命车队兼程出发,赶往国都。公子小白一到临淄,立即被奉为国君。这位小白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

我们再说公子纠所投靠的鲁国。这个时候鲁国国君是庄公,鲁庄公的如意算盘是,如果用支持公子纠做了齐国国君,那就是有恩于齐,齐国得给鲁国好处,所以把公子纠当作奇货。得知公子小白已经捷足先登,心中不甘,想趁齐国内乱已久、小白君位未稳之际,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于是在当年也就是公元前685年的秋天,鲁庄公集结军队,向齐国发动进攻。

齐国当时主政的是鲍叔牙,听说鲁国进犯,也调集军队应战,双方大战于乾时。这就是著名的齐鲁“乾时之战”,地点在现在山东的桓台附近。这里是齐国的腹地,齐军以逸待劳,大破鲁军,鲁庄公狼狈而逃。鲍叔牙一面派兵切断鲁军的归路,一面派人向已经陷入困境的鲁庄公下通牒。

鲁庄公见到这个通牒,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没有办法,谁让你是战败国呢?只得狠下心做恶人,命人杀了公子纠,并且将他的两个老师召忽和管仲囚禁起来,让使者押回齐国,接受齐君的处置。召忽见公子纠已死,不愿回国受辱,自杀而死。管仲则表示,自己刺杀小白未果,致有今天之辱,愿意回到齐国,是杀是剐悉听尊便。

管仲一到齐国边境,立即由阶下囚成为座上宾。好朋友鲍叔牙早已在这里等候。管仲来到齐都临淄,齐桓公也在郊外迎候,一番交谈,当即委以国政。

三、 管仲模式

管仲治理齐国,有他的一套措施,是建立了一种模式,我们暂且把它叫作“管仲”模式,分“内政”和“军令”两部分。管仲的内政纲领是一句话:“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而慎用其六柄焉。”什么意思呢?

“参其国而伍其鄙”,是基层组织方式和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兵役制度和赋税制度的综合。“参其国”是城市基层组织方式和户籍管理制度。管仲把主要都市及近郊分为工商之乡和士之乡两大类,工商之乡专务生产,士之乡得承担兵役,一旦有战争,每户出一兵,可迅速调集三万人的军队。“伍其鄙”是乡村基层组织方式和户籍管理制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建立基层组织,第二,推行赋税政策。“伍其鄙”又是把乡村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结合在一起。

再看“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这应该是人身管理制度。“定民之居”指的是士、农、工、商分区居住;“成民之事”指的是士、农、工、商各司其业,子孙世袭,不得变动;“陵为之终”,这应该是原生意义上的“死得其所”。意思是,民众的生老病死,都得到国家的关心。生得其房,长得其业,死得其所。

最后,“慎用其六柄”,这应该是对管理者的要求。六柄指的是生、杀、贫、富、贵、贱。管仲指出,这六柄应该由国君、由国家来掌握,但即便是国君、国家,也必须慎重对待,这既是提升君主的权威,也强调对民众的保护。

内政既修,军令就相对简单了,因为它是以“参其国”为基础的。管仲推行的所有措施和政策,目的是八个字:“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经过管仲的一番治理,国家稳定了,经济发展了,军队有战斗力了,齐国开始称霸了。

四、 如此霸主

根据当时的形势,管仲为齐桓公提出了四个字的称霸纲领,这四个字就是“尊王攘夷”。尊的“王”当然是周天子。“尊王”的目的是取得道义上的主动,把正在落难但还有一定号召力的周天子这张牌打出来,充分表现出管仲的政治眼光。攘的“夷”则包括“蛮、戎、夷、狄”等各种称呼的以游牧或狩猎为主的民族。

果然,“尊王攘夷”的旗号一打出,就有不少诸侯国成为齐国的铁杆拥护者,特别是地处中原的宋、鲁、郑、陈、卫、曹、许等国,只要齐国振臂一呼,他们立即闻风而动。凡是齐国召开诸侯大会,当时称会盟,周天子必定派员出席,表示支持。这样一来,齐国俨然成了华夏各国的霸主,成为一段时间秩序的代表。齐桓公也毫无争议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位。

但是,虽然霸主是齐桓公,我们却一直在说管仲,那么齐桓公在干什么?他是甩手掌柜。有记载说,当管仲和鲍叔牙向齐桓公灌输称霸思想的时候,齐桓公面有难色,一点儿信心也没有。齐桓公坦率告诉他们,我这个人不是称王称霸的料。因为我有三个坏毛病,一是好游猎,二是好喝酒,三是好女色。

你看看,这个齐桓公也太不像话了,哪里有这样做国君的呢?这不是昏君吗?和失国的夏王太康、被伊尹放逐的商王太甲有什么区别?然而,管仲告诉他,您的这些毛病确实不太好,但还不是太坏,不是坏到不可救药。因为您能够认识。但您可以不用改正,您只要能够放开手,让我来干,保证您可以做霸主,而且不耽误游猎、喝酒、玩女人。从此,管事的是管仲,齐桓公呢,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给管仲充分宽松的环境,齐国一举而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