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的儿子、留日的海归、有目的的革命者

14 岁奉母命娶妻,终不和睦;15 岁科举童子试,未能考取

    蒋中正字介石,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1887 年 10 月 31 日)午时生,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人,祖籍宁波。

蒋家在溪口是大姓。蒋介石的祖父蒋斯千,字玉表,以酿酒贩盐为业;父亲蒋明火,又名肇聪,字肃庵,是蒋斯千的次子,生于道光十ニ年,继承父业,在溪口经营需要专卖权的“玉泰”盐铺,由于经商得法、精明干练而使家境富裕。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为蒋肃庵的继室,生有二子二女,蒋介石是长子,也是在盐铺楼上诞生。

蒋介石出生的玉泰盐铺
玉泰盐铺外景
蒋家祠堂
玉泰盐铺里蒋介石出生的床

(左图:丰镐房内的报本堂)

由于家境小康,蒋介石自 6 岁起就在私塾中接受四书五经的教育,取学名“志清”,并于 1901 年以 14 岁年纪,娶了由母亲王采玉为他择定同为奉化人的毛福梅为妻。毛福梅是商人毛鼎秋之女,结婚时已 18 岁,大蒋介石 4 岁,婚前两人从未谋面,而婚后感情始终不见和睦。 但陈洁如也指出,毛福梅个人的看法与外人的揣测不同。据《陈洁如回忆录》记录,在陈洁如婚后和毛福梅第一次见面的谈话时,毛福梅对陈洁如表示,在新婚的头两个月,她和蒋有一段蜜月期,那时蒋没有工作,也无心念书,每天会带她出去走动,醉心于山间野趣,可是没多久王太夫人就制止了这一切。王太夫人怪她带坏儿子,造成儿子好吃懒做。 1902 年,蒋介石到奉化参加童子试,但未考取,因此在 1903 年开始进入奉化凤麓学堂,接受洋式教育,并经过数度转学,于 19 岁时到奉化龙津学堂就学:尤其在八国联军之乱后,清王朝于 1905 年停止科举,蒋先前所受的私塾教育顿时无用武之地,遂于 1906 年 4 月改赴日本清华学校求学,希望借此转学至西式学堂,接受军事教育而出人头地。

由陈其美结识孙中山,加入革命党。风云际会间,喜获麟儿蒋经国

 

(右图 :蒋介石在日本振武学校时留影)

被迫放弃科举之途的蒋介石,原本希望赴日后能进入士官学校就读,然由于清王朝与日方达成协议,中国学生赴日学习陆军须由政府推荐,不得自费前往,因此蒋介石只得在当年底返国,转往保定学校前身的通国陆军速成学堂就读,希望能借此赴日进修军事。1908 年,将介石以蒋志清为名,顺利就读类似于军事预校的东京振武学校,同时改名为蒋中正,字介石。不过 1909 年毕业时,蒋介石并未进入正式的士官学校,而是直接被发为二等兵,接受军事入伍教育。

蒋介石在日本期间,虽无法进入士官学校,但私下活动颇为活跃,曾与黄郛等人一同加入以推翻清王朝为目的的秘密军事团体,同时隶属于同盟会中的一个支系,并借此认识、结纳同盟会中挺孙派大将、与青帮关系匪浅的陈其美,开始与革命党人交往的生涯。1911 年夏天四川保路风潮风起云涌,蒋介石虽尚在军中服役,却一度应陈其美电召,潜回上海商议排满举义行动,但因为满清与日本军方签订协约,限制在日留学生返国,蒋介石在日本军方准假假满后,只能重返日本。

(下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蒋离日返国时,与留日同学张群、陈益卿等在东京合影)

武昌起义后,陈其美再度急电蒋介石返国参与军事行动,将介石冒着未报备日本军方的风险返国,参与陈其美筹划的杭州起义,并率兵攻打下设于杭州的浙江巡抚衙门,其后返回上海担任陈其美主导的沪军第五团团长,同时与陈其美等人义结金兰。蒋介石与陈其美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他在国民党内得以有发展机会,并结纳孙中山,因此日后在陈其美遭袁世凯刺杀身亡后,蒋介石仍顾念旧情,也一路提携陈其美的侄子陈果夫与陈立夫,令其成为主导国民党党务机关的主要力量。

在这段风云际会的时期,蒋介石于 1910 年 4 月 27 日(宣统二年衣历三月十八日)喜获麟儿,这就是毛福梅所生之子,乳名建丰,学名经国,也就是一般俗称的“小蒋”。

右下图:1918年间的蒋介石,身姿挺拔、瘦削若竹。从图片中看,他的左手似按压手枪,右手则放置于腰间。臂上悬挂着一枚臂章,有好事者考据蒋为左撇子,但未能证实是否属实。

不过历史的巨轮已经开始在将介石身上发挥作用。1912 年 1 月 14日,隶属光复会体系,与孙中山、同盟会始终互别苗头的光复会领袖陶成章,遭人刺杀于上海广惠医院,引发轩然大波。由于陶成章与孙中山、黄兴向来不和,曾在辛亥革命前公布“南洋革命党人宣布孙文罪状传单”,质疑孙中山企图“骗取总统”,更在军事与势力分布上与同在上海的同盟会系统、沪军都督陈其美针锋相对,因此陶成章之死时造成舆论动荡,连孙文都通电要求速逮凶手。

根据李敖等人的考证,以及蒋介石老师毛思诚编著的《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均指称刺陶凶手除遭人重金收买的光复会叛徒王竹卿外,蒋介石也直接涉及此案,理由是蒋介石不满陶成章诋毁革命领袖而且还计划刺杀陈其美。杨天石所著《蒋氏密档与蒋介石真相》书中也援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所藏、蒋介石手稿《中正自述事略》记载,蒋介石在事件发生后自承“余因此自承其罪,不愿牵累英士(陈其美),乃辞职东游,以减少反对党之攻击本党与英士也”,证明真有其事。

蒋介石于刺杀事件发生后迅速避居日本,时年 26 岁。此后陆续来住于日本、奉化、上海之间,并在 1913 年拜见孙中山,参与讨袁的二次革命。1913 年 8 月 13 日,陈其美与蒋介石在上海的武装倒袁行动宣告失败,二人躲入租界后再度流亡日本,并在陈其美的结拜兄弟张静江的监督下,宣誓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并于 1914 年潜返上海计划发动武装行动,但因败露又重返日本。

1905年4月,蒋介石首次赴日本留学。图为蒋在返国时与日本学友合影
蒋介石于23岁那一年在日本高田第13师团野炮兵第19联队入伍。图为当时蒋与义兄黄郛合影。

客居日本的过程中,蒋介石的家庭生活出现新的变化:除了长子蒋经国外,蒋纬国也于 1916 年正式进入了蒋家的大家庭,并由姚治诚负责抚养,乃至 1922 年陈炯明叛变时,孙中山电催在宁波的蒋介石赴粤,接电人姓名写的是蒋纬国而不是蒋经国,令蒋纬国因此成为蒋家后辈中惟一留名于孙中山书信录中的人。在蒋介石与陈洁如结婚前,姚氏以纬国养母身份由上海移居苏州,蒋介石也不时遣友人接纬国到南京或溪口小住,遂流传出“经儿可教,纬儿可爱”的评语。

蒋介石母翼望瑞元腾达,惟一之径就是读书。由于蒋母王氏开明,蒋介石得以赶上时代的步伐,适时地投身到已是水火相煎的大时代中去,并得以接受新的教育与新思想的浸染。其间,蒋结识多人,这些人后来多随蒋做事而得以腾达。

求学时的蒋介石
这张蒋介石与其母王采玉合影是留存至今蒋家传家的经典的母子合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