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起大落的前十年,黄埔建军一统中原,“清党”

上海淘金,蒋介石大起大落,赚赔互见。别旧式妻妾,娶“一见钟情”陈洁如

   1915 年秋,陈其美被孙中山任命为淞沪司令长官,与蒋介石重返上海,发动肇和舰起义讨袁。虽然不幸失败,但全国当时已经涌起讨伐袁世凯的运动,蒋介石便在上海四处活动。1916 年 5 月,陈其美遭袁世凯暗杀,蒋介石顿失依靠。1916 年 6 月 6 日袁世凯去世后,孙中山筹组的中华革命党解散,蒋介石便出现从政坛淡出的迹象,先是以门生姿态结交时任法租界巡捕、权倾一时的上海滩大哥大黄金荣,继而在孙中山筹措革命经费的指示下,与张静江、戴季陶筹资创设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陈果夫居中担任经纪人,以恒泰号、利源号为名玩起投机生意。

在这段上海的淘金岁月中,蒋介石不但在经济大潮中上冲下洗、赚赔互见,其感情生活同样精彩,出现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大转变。1921 年 12 月 5 日,在政坛上崭露头角的蒋介石,抛开了传统婚姻关系下毛福梅与姚治诚这“旧式”一妻一妾的干扰,与陈洁如在上海永安大楼大东旅馆内结婚。34 岁的蒋介石与年仅 15 岁的陈洁如结婚时,长子蒋经国已经 11 岁,这是他的第三段婚姻。

1918年,蒋介石任第二支队司令时的标准造像
蒋介石与陈洁如合影

据陈洁如回忆,新婚之夜蒋介石对她透露,在王太夫人过世后他就下定决心要达成三个心愿,一是娶陈洁如为妻,二是赢得孙中山的信任,三是成为中国惟一的军事领导人,并将全中国统一于一个中央政府之下。就在蒋于 1921 年底达成结婚的第一个心愿后,事业也出现转机。

陈炯明炮轰总统府,蒋介石救驾入主黄埔军校,为取得党军实权做准备

(左图: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1924 年 5 月 3 日,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宣布成立军校,并坚持由蒋介石负责主管校务。这所首先由中国国民党筹办的军事学校,初称“陆军讲武学校”“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在珠江口的黄埔

岛,即后人通称的“黄埔军校”,由孙中山出任校总理,蒋介石为第一任校长并兼粤军参谋长,廖仲恺为首任党代表,下设政治、教练、教授三个部,由戴传贤出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学生也成为蒋介石日后打天下的子弟兵。 由于孙中山当时已采取结纳苏共的立场,因此不但学校呈现出中国第一座苏式军校的风貌,军校干部也呈现国共合作的局面,成员大多由北方招来。虽然有戴季陶等人的强烈反对,蒋介石在此时为配合孙中山的大政方针,还是力挺国共合作立场,不时高喊“打倒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口号,并让独子蒋经国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甚至还在公开演说中强调“为三民主义而死即为共产主义而死”。

图为1922年蒋就任大本营参谋长时的骑马照
1922年,蒋在北伐大本营桂林八桂厅前留影
1923年6月蒋介石在广州留影。
孙中山主持黄埔军校第一期开学典礼,蒋介石陪同阅兵

1924 年 10 月,孙中山应段棋瑞邀请北上共商国是,提出了和平解决国内争议的方针;蒋介石却在 1925 年 2 月初,展开了黄埔军校成军来的第一次东征,联合滇军、桂军,在苏联顾问的协助下,打得东江的陈炯明没有还手之力。但在第一次东征期间,先是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又传出杨希闵的滇军与刘震寰的桂军出现不稳迹象,蒋介石转头回广州,先是以党军司令官的身份,结合谭延?的湘军,返回广州平定刘杨争议,继而出任广州市卫戍司令。

但在 7 月成立的委员制国民政府中,仍由汪精卫出任主席,许崇智出任军事部长,并握有苏联顾问鲍罗廷的支持;国民党创国元老,在孙中山死后代理元帅职务的胡汉民,反而被挤到了外交部长职缺;至于蒋介石则并未担任国民政府委员职务,仅与廖仲恺、谭延?等人同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蒋介石随侍孙中山。这张拍摄于1924年的照片显示出中国革命领袖孙中山和蒋介石的亲密关系
这张照片上面多了另外两个人,左为何应钦,右为廖仲恺,有人说是有人刻意将这两个人从照片上消掉而成

右下图:黄埔军校国民党代表廖仲恺

1925 年 8 月间,力主联俄联共的廖仲恺遭人刺杀,幕后嫌犯指向胡汉民的堂弟,舆论哗然,汪精卫随即在鲍罗廷的建议下,与蒋介石、许崇智组成全权因应小组处理争议,在蒋介石的主导下,胡汉民先是被软禁在长洲,随即在 9 月间流放到苏联。

在内部一统后,蒋介石除了与汪精卫保持亲密关系,又于 10 月展开“第二次东征”,并以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结合李济深的军队强攻惠州城,一举击败陈炯明,完成了东征工作。蒋介石以显赫战功加上效忠的黄埔军队,此时虽然在国民党内算不上真正核心,但实际上已宛如一方之霸,甚至具备军阀的雏形。

打“下野”牌,借“中山舰事变”,排挤汪精卫,整肃中共人士

1926 年国民党二大后,蒋介石在北伐、军费划分以及北上援助遭直奉夹击的冯玉样部间题上,都与苏联顾问季山嘉产生极大分歧。2 月间,蒋介石以辞职下野甚至打算北游苏联为要挟,企图与季山嘉推牌。

(左图:蒋中正于1927年1月10日拍摄并题赠张静江夫人的纪念照片)

 1926 年 3 月 18 日发生的中山舰事件,则一举改变了国民党的权力结构与大政方向。当天晚间 6 时左右,国民政府海军局所辖中山舰驶抵黄埔军校,向时任教育长的邓演达宣称奉蒋介石命令调遣前来,隔天深夜又开回省城,引发蒋介石高度质疑,先命令海军学校副校长欧阳格暂行管理舰队,又紧急逮捕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并派军队在广州附近戒备。

虽然事后蒋的办公室主任孔庆睿证实因外洋轮船被劫,电请派舰保护,李之龙也坚决否认发动兵变,只是奉黄埔军校驻省办公室主任欧阳钟口令,派中山舰保护商船,但蒋介石在查无实据的情况下,仍影射这是汪精卫与苏联顾问季山嘉合谋,由潜伏军中的中共党员发动事变,企图逮捕他后径送海参崴。因此蒋介石在 3 月 20 日发动全城戒严,并针对共产党、工人、工人纠察队展开搜捕镇压,同时监视苏联顾问,也派广州公安局长吴铁城包围汪精卫住所。

蒋介石军事接管的大动作,立即引发国民党内派系不满,包括邓演达、谭延?,甚至宋子文,都对蒋介石的动作表达不满,也有人质疑蒋介石打算一改孙中山力主的联俄联共方针。病中的汪精卫更出面质疑蒋介石的行动“反革命”,形同“造反”,因此让国民党内亲共人士与反蒋人士结合成“反蒋联盟”。

 

蒋介石在北平招待记者
蒋介石东征时与李济深在轮渡上合影

右下图:蒋介石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方针只是阶段性应用,一直为各方诟病

不过由于当时的苏联军事顾问为达成苏共党中央关于联合国民党优先完成资产阶级国民革命的要求,因此采取妥协态度,反而撤换了顾问季山嘉,使得情势倒转对蒋介石有利,汪精卫在外援纷纷抽手的情况下,只有负气以养病为名前往法国,不但让蒋介石独揽大权,汪精卫也背上了发动“中山舰事变”的罪名。

蒋介石大权在手,获补选成为军委会主委,更重新获得了苏共顾问鲍罗廷的支持,在限制中共于国民党内活动的状况下,通过了四项“整理党务决议案”,结果蒋先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联席会议中取得军事委员会主席,又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命为组织部长,再获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军人部长,又成为中央委员会常务会议主席、国民政府委员,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1926 年 6 月 3 日,国民政府终于下了北伐令,并任命蒋介石为总司令。7 月 9 日正式誓师,由张静江代理中常会主席。全面攻势异常顺利,唐生智、李宗仁击败吴佩孚部,于 7 月 10 日克复长沙。11 月中旬才打赢江西战事,直到 1926 年底终于顺利掌握华南 7 省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