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历史的蒋宋联姻,北伐功成与中共为敌

挟青帮大举“清党”,宁汉分裂,蒋介石与宋氏兄妹各站一边

虽然北伐军的攻势凌厉,但是蒋介石的右派色彩越来越浓,又有军人部长的用人权与独断权,不时越过部属与部队而直接指挥军事,让国民党左派与中共越来越不放心,终于打算通过新选出的政治委员,一扫蒋介石专政的阴影,同时发动舆论压力,迫使将介石同意在野的汪精卫回国,作为对蒋的牵制。

左图: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就职之日,同时在广州东校场举行北伐誓师典礼

种种的不利因素,让取得军事主导权的蒋介石颇为介意,因此在武汉克复后,蒋介石率先发动迁都提议,希望先行化解广州成为左派主导根据地的危机。又由于远在广州的左派与中共势力,也担忧唐生智代表的新军阀势力可能随时转向,需要有人就地弹压,因此包括宋庆龄、鲍罗廷等人纷纷陆续转赴武汉,并迅速于 1926 年 12 月 13 日成立临时联合政府。

武汉政权方开始运作,就立了下马威,警告蒋介石不该欺压共产党,破坏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让当时人在南昌前线的蒋介石大为光火,惊觉遭到架空,因此联系当时的国府代主席谭延?、中常委代主席张静江留在南昌,并要求撤换鲍罗延,结果形成了两个党中央“鄂赣分裂”的局面。

 

北伐时期的蒋介石
蒋介石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标准照

1927 年 3 月间,蒋介石率领李宗仁与程潜攻打南京,面对李宗仁不愿与蒋介石敌对、程潜遭到蒋介石收编的情势,武汉政府对一心硬干的蒋介石束手无策,只能坐视蒋介石顺利控制南京,并借工人纠察队帮助光复上海,顺利扩大势力范围。将介石这段时间在张静江等人的拉线下,迅速与江浙、上海等地富商建立紧密关系,从此打通金援的天地线。

武汉中央政府在“四一二”事件发生后,决议开除蒋介石党籍并认为蒋介石已触犯“反革命”罪名;蒋介石则于 1927 年 4 月 18 日在南京另立党中央,导致“宁汉分裂”,国民政府正式分裂为武汉政府和南京政府,包括汪精卫、谭延?、宋子文等人则发出通电,要求国人一同铲除孙中山的叛徒。

蒋介石任职后,策划北伐方略,分三路进军
4月12日,蒋介石对共产党进行全面“清剿”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成立国民政府
图中右边与中间的那位分别是青帮首领杜月笙、张啸林

 

只是面对蒋介石关于共党操纵武汉国民党中央的指控,为免落人口实,汪精卫也采取“分共”措施,解除鲍罗廷职务,中国共产党既不能见容于国民党,只有往农村挺进。因此“宁汉”的均势,转而建立在从潼关攻下洛阳的西北军冯玉祥身上,但由于冯玉祥力主双方调停,尽速北伐,因此使得局面僵持。

 

北伐徐州受挫,蒋介石二度打出“下野”牌,终得党政军独大地位

冯玉祥的中立态度,让“宁汉”都面临缺乏军事把握的困境,也因此牵制住长江上下游之间的这场北伐军内部的大战。但是蒋介石并没有因此获利,反而为了加速北伐,取得国民党内一统的正当性,将介石亲率何应饮、李宗仁、白崇禧聚集的庞大部队,挥兵指向徐州。

 

右下图:汤山温泉为南京郊区著名休养地,图为大局底定的蒋介石与司法部长王庞惠及胡汉民、外交部长伍朝枢等在这里会面

面对内外与论压力,加上北线、西线可能双面迎战的威胁,在上次下野攻势中获利颇丰的蒋介石,又采取了以退为进的老招,通告李宗仁后决定宣布下野,于 1927 年 8 月 13 号宣称隐居奉化,但在台面下蒋介石依旧牢牢掌握住南京防务,乃至于党政的决策权。

桂系在蒋介石宣布下野后,由李宗仁出面与武汉方面议和,希望打消唐生智部沿江南下的压力,并要求汪精卫率武汉政府迁往南京。但汪精卫率部南下后,却面临南京党政人士的群起反对,不但政务形同瘫痪,更迫使汪精卫也只能通电引退。

“宁汉分裂”的争议迟而不决,群龙无首,北伐军各军阀开始混战。不但冯玉祥与阎锡山面临直奉的直接军事压力却无法取得北伐军的支援,显得难以为继,要求蒋介石出山主持大局,情势更蔓延到广州国民政府也宣称与南京国民政府相对立的地步。汪精卫只能在 1927 年底正式促请蒋介石复职,并同意与蒋研商党政统一的问题。

老谋深算的蒋介石在正式出山前,先由南京政府派人连番“围剿”广州的有关中共起事的争议,迫使汪精卫为“放任共产党酿祸”负责并引咎出洋,又借着吸纳汪精卫势力,打击胡汉民,同样让胡汉民远走异乡,从而终于顺利在国民党内取得独大、独裁地位,在 1928 年初重新出山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执会主委、组织部长、军委会主委职务。

 

1928年1月,蒋介石重回南京政府“主持大计”,图为国民党第二届四中全会代表合影
图为蒋介石就任总司令后,携卫队在徐州黄河故道边,勘察地形

 

 

弃 20 岁陈洁如,娶 30 岁美龄,蒋宋联姻势力进一步扩大

就在此时,已然纵横中国政界与商界的宋氏家族,在宋家大姐宋霭龄的热心撮合下,与炙手可热的蒋介石搭上正式的姻亲关系。1927 年 12 月 1 日,蒋介石与宋家么妹、三小姐宋美龄在上海结婚,正式掀开了蒋孔宋家族主导中国经济与命运的历史一页。

左图: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照

蒋宋联烟在当年可谓轰动海内外华人的世纪婚礼,《陈洁如回忆录》中又称,蒋宋联姻是由宋霭龄提出,蒋介石拿到打仗需要的钱饷,交换南京政府重用孔样熙和宋子文.

1927 年 12 月 1 日,时年 40 岁的蒋介石正式在上海大华饭店宴请宾客,以盛大的仪式迎娶时年 30 岁的宋美龄过门,婚礼由北大校长蔡元培证婚,场面浩大,八方宾客云集,号称是中国的世纪婚礼,获得国际各大媒体报道。蒋介石也在结婚感言中强调,这一天是他一生中“最光荣、愉快的日子”;两人新婚后随即前往浙江莫干山欢度蜜月。

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隆重的结婚典礼
蒋宋联姻之后,全家人又凑在一起拍了一张合影照
蒋介石下野期间,逼走陈洁如,与宋美龄成婚。图为陈洁如抵达檀香山时,受到欢迎的场面
当时,海外并不知晓蒋总司令婚变的消息,欢迎横幅上写着“欢迎蒋夫人大会”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让蒋介石的地位提高到孙中山姻亲的地步,在重视人际关系与辈分的国民党中,无疑让蒋介石主导的正当性更为加强;同时宋子文与江浙、上海财团的金援,更让将介石的东征西讨,乃至于分化敌对势力,得以无后顾之忧;此外,宋氏家族与美方的关系,以及亲美的态度,也让蒋介石重新思考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更彻底斩断与苏共之间的联系。

 

北伐成功,统一中原,蒋着手布建由特务体系主导之政局

(右图:1928年7月,北伐完成,南北统一,蒋介石在北京招待北京新闻界)

蒋介石在 1928 年 4 月 10 日誓师北伐,由于三方包围直奉军队,因此将介石率领的东路军进兵迅速,顺利打败张宗昌与孙传芳,在 5 月 1 日进驻山东济南,但由于日军干预发生五三惨案,济南也遭轰炸,让蒋介石决定妥协避开日军,改由冯玉祥率军绕道北伐,他则转回徐州。由于日军欺人太盛,张学良。杨宇霆等奉系将领转向主张政治解决南北争议,终于让张作霖宣布停战。1928 年 6 月 3 日,张作霖在返回东北途中遭日军炸死,在张学良主导下,东北军加速撤回关外,蒋介石于 6 月 15 日正式宣布北伐成功,完成统一,张学良也于同年 12 月 29 日宣誓东北改帜,归属中央。 北伐虽然完成,但军阀势力依旧,除东北军仍在关外虎视眈眈外,联手北伐的四大集团军,以及南方由李济深掌控的广州兵权,都充满了冲突与对立。因此蒋介石于 1928 年 6 月 9 日释放下野讯息,不但借各界慰留抬高身价,另一方面则给各集团军施加压力,为后北伐时期的军权一统、削藩、“以党领政”作准备。

 

日本干预北伐,发生五三惨案。图为一部分未及退出之北伐军,为日军缴械拘捕
北伐面临胜利,国民党召开二届五中全会提出政治削藩,引起李宗仁。冯玉祥的反对,图为全会开幕式
1928年7月6日,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陵寝安置处举行祭祀典礼,以北伐完成告中山先生在天之灵
北伐完成后,1929年夏天,蒋介石与随从登泰山合影。蒋身边站者为周佛海和戴笠

不过军阀势力虽然庞大,由于各行其是,形同一盘散沙,给了蒋介石从中离间、各个击破的大好机会。1930 年 5 月 8 日,蒋介石率军北上徐州,号称率部 60 万人,并有德国的军事技术与设备相助,金援上也相当充沛,希望一举击溃倒蒋阵线的 70 万大军,不过双方苦战两月余还是不见决定性胜负。

1930 年 9 月 18 日,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通电拥护中央,要求双方罢兵,并派兵进略华北,使反蒋联军腹背受敌,终于让大战宣告大势底定,蒋介石在战后一举收编四个集团军,成为中国最强的军事势力。

 

在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开除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等人党籍,并发布讨伐令
1929年5月,蒋派孔祥熙去联合阎锡山共同对付冯玉祥。图为1929年6月,蒋在北京与孔祥熙等人的合影
1930年春,中原大战爆发,战局伊始,对蒋不利;后张学良易帜、大举进关,大战结束以蒋介石胜利而告结束。图为担任反蒋军总司令的阎锡山标准像

中原大战后,陕西省主席杨虎城与新编第一军军长邓宝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