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春梦,蒋介石退守台湾前,没有公开的秘密(下)

失去美国欢心,民变、学潮、工潮令国民党后院起火,蒋介石不敌解放军猛攻,江河日下

(左图:蒋介石与宋美龄会见美国顾问团成员)

虽然蒋介石态度强硬,但国际舆论与美方态度已在转向,一方面史迪威身为美国战争英雄,却被蒋逼回美国,让一向对蒋介石宽容的美国媒体开始一连串批判,马歇尔等人对蒋介石也无好感,因此美方对国共内战一贯采取“介入但不参与”的态度,仅希望从中调停。

蒋介石未多理会美方调停要求,反批判军队受到马歇尔掣肘、谈谈打打,使马歇尔不断成为中国境内反美情绪投射对象,被质疑为挑拨中国内战者,最后只能黯然离开中国。但美方自 1946 年开始实施禁运军火十月令,加上各级将领对蒋介石的反感,让国民政府受到内外交困的压力。

 

    桂系李宗仁宣布参加副总统竞选
                  桂系白崇禧兼任国防部长
    当选为行政院长的张群接受美国记者采访
    国大代表胡适在国民大会上发言
    副总统候选人于右任
                  副总统候选人孙科

 

 

(右图:风雨飘摇的国民党总统府)

蒋介石从 1946 年底派出主力正规军准备“剿共”,但 1947 年 1 月,陈毅、刘伯承率领此时已更名的解放军向山东猛攻,进逼徐州,并歼灭蒋介石手下李仙洲、张灵甫十余万正规军,华北、山西、东北三线的进攻也取得绝对优势,迫使蒋介石在 1947 年 7 月 4 日宣布全国总动员,并宣称将彻底消灭解放军。

但数个月之后,事实证明蒋介石率领的国民政府军在各路战线依旧遭到解放军的痛击,国共军队在此消彼长之下,兵员已然大致相等。只是国民政府由要员释出亲苏求和的构想,让原本采取禁运军火态度的美方大为紧张,因此也紧急提供 3 亿美元贷款给困境中的国民政府。 可是国民政府由于修宪、组阁、选举造成的内斗不断,黑市经济和通胀压力令社会动荡,金圆券改革更彻底动摇社会对币制稳定的信心,加上民变、学潮、工潮不断,使国民党的后院着火,却无力灭火,

 

    1948年5月,蒋介石与李宗仁在就任典礼中
    蒋介石偕夫人再往中山陵遏陵
    于右任对当选副总统李宗仁表示祝贺
蒋介石视察被国民党攻克的延安

 

 

眼看东北、山东轮番落入解放军手中,军情优劣易手,将介石的国民政府只能坐看覆亡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