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抗日战争》

第二十八章 为自己国家的命运而战(2) 

 

滇缅公路对中国的抗战至关重要。一九三八年,从黑海港口敖德萨装运的六千吨援华军火从缅甸的仰光港卸货,然后用火车运输至腊戍,再经滇缅公路运至昆明,这是滇缅公路建成后运达中国的第一批外国援华物资。至一九四一年底,每天在滇缅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有上千辆,月运量最高时有一万吨以上。尽管汽车运输的运量有限,囤积在腊戍的各种物资积压如山,但终究这条险峻的公路依旧在通行,成为支持中国抗战的一条输血管。

但是,血泪筑成的抗战中国的生命线,被英国人封闭了。日本人十分清楚滇缅公路对中国的作用,因此在公路建成之初,就开始策划如何将其切断。而日军进占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轰炸昆明以及滇缅公路的空军基地。一九四 0 年九月,日军占领河内后,成立了“滇缅路封锁委员会”,调集百余架战机,对滇缅公路进行持续不断的破坏式轰炸,其主要目标是澜沧江上的功果桥和怒江上的惠通桥。为了迅速修复湍急江水上的桥梁,中国方面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滇缅公路始终没有被彻底炸断。

日本人转而对英国人进行威胁。一九四 0 年六月二十四日,日本外务次官谷正之照会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要求英国采取措施以确保任何战略物资不得通过缅甸路线或香港通道运往中国内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日本人陈兵香港边界。胆怯的英国人试图拉上盟友美国壮胆,要求美国和英国一起对抗日本,但美国人的答复是:“既不向日本作重大让步,也不采取任何反对他的行动”,以避免招惹日本人“发动战争”“只要英国继续顶住德国,美国舰队留在太平洋,日本将继续‘蚕食它所能吃掉的东西’,而不致冒发动一场大战的风险。”----美国人所说的让日本继续“蚕食它所能吃掉的东西”,显然是指中国。

于是,七月十七日,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琪与日本外相有田八郎签订了《英日关于封锁滇缅公路的协定》,决定停止通过滇缅公路向中国输送武器、弹药、汽油、卡车和铁路器材。这一协定,于七月十八日由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议会上院对外宣布。丘吉尔的解释是:“英国在欧洲正从事一个生死存亡的战事,不能再在他处树立新的敌人。” 就在英国与日本签订协议的第二天,日本内阁发表了“大东亚新秩序”的国策声明,声明把英国人在远东的殖民地统统划入了日本人的“共荣圈”里。

英国人的懦弱甚至受到了英联邦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谴责,他们纷纷敦促英国政府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在国际奥论的压力下,英国人重又开放了滇缅公路。英国人终于对日本说出了一个“不”字,真正原因是基于美国对日态度的变化。一九四一年,美国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美国援助中国抗战的各类军用物资在缅甸东北部的腊戍堆积如山,都等着通过滇缅公路运入中国,如果英国人仍旧封闭滇缅公路,就等于在与美国人作对。同时,罗斯福的一番话对丘吉尔的触动很大:“你想想看,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这些部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那些地方。然后长驱直入,直捣中东。说到从中国战场脱身的日军会去“干什么”,丘吉尔自然要想到英国在远东的那些殖民地。

英国人的远东殖民地岌岌可危了。日本人发动南方作战的目的,就是要“摧毁美、英以及荷兰在东南亚的主要根据地,并占领和确保南方重要地区”,这些地区包括:“菲律宾、关岛、香港、英属马来、缅甸、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苏拉威西,俾斯麦群岛、荷属帝汶岛等。”就殖民地的面积来讲,上述占领范围尽管尚未把印度列入在内,但依旧还是英属殖民地面积最大。日军将占领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缅甸称为第一阶段的四大战役----英国由此成为日本攻击的主要目标。

英国在东南亚的最大殖民地还是印度。日本人在南方作战的第一阶段没有把印度列入其中的原因是,印度的国土面积很大,是英国人防御的重点;另外,印度人正持续不断地争取民族独立,这使日本人想对印度不战而得。要达到这一目的,日本人必须占领缅甸----“缅甸作为南方重要地区的北翼据点,不仅具有必须确保的战略地位,而且还具有对中国来说切断援蒋公路、对印度方面来说促使其脱离英国的重大政略意义。”

在缅甸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从行政地理上形成了上、下缅甸两个部分:以中部的曼德勒城为界,南部为下缅甸,多为盆地小平原;北部为上缅甸,多为山地。下缅甸的中心城市是仰光,为缅甸首都;上缅甸的中心城市曼德勒,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以及国土腹地的水陆交通枢纽。缅甸的山脉和河流多是南北走向,沿着河谷修建的铁路和公路与河流一起,形成缅甸特殊的贯通南北的交通走廊。从军事上讲,这种南北进出容易而东西运动困难的地形,导致战事往往发生在南北走向的幽深山谷中或山间盆地里。因此,仰光和曼德勒,这两座城市的得失至关重要。

一旦失去仰光,缅甸犹如南部大门洞开,大军可沿交通走廊向北突进。从仰光北上曼德勒,勃固、同古、彬文那等要镇扼守在交通道上;从曼德勒向东北至腊成、向北至密支那,既是缅北铁路的终点也是滇缅公路的起点。以上两个重镇与曼德勒东北方向的另一重镇八莫,均为中缅边界地带的战略要冲,任何一点被突破,大军便可沿公路或铁路通道直冲中国的滇西地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席卷了菲律宾、秦国、马来亚、香港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同时,英国人在亚洲通往印度洋的门户新加坡也被日军占领。惊魂未定的英国人放眼远东,发现再也不能失去缅甸了,否则英国将失去亚洲大陆的南翼屏障,不但会严重危及印度的安全,且会动摇英国在亚洲的殖民根基。可对日本人来讲,占领缅甸势在必得:其一,作为南方占领区的西侧屏障,占领缅甸能防止盟军从西侧反击,同时还能以缅甸为跳板西进印度,直下中东与德国陆军会师;其二,占领缅甸可取得对印度洋的制海权,不但能有效地支援太平洋地区的作战,还可从海上威胁印度和中东;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占领缅甸北部后,滇缅公路将被彻底封闭,日军就可实现从西南包围中国的企图,以便向中国抗战大后方实施直接攻击。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时苦于兵力不足,对于攻占缅甸,东京大本营的设想是:开始只攻占南部地区,占领空军基地,等情况允许后,再进行缅北作战。根据这一设想,大本营命令占领泰国的饭田样二郎的第十五军进行攻占缅甸的准备。日军第十五军的基干部队是第三十三师团和第五十五师团。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日本偷装珍珠港的第二天----日军第十五军司令官饭田样二郎抵达泰国曼谷。他命令负责确保占领泰国的第二十五军近卫师团归建:第三十三师团经海运从曼谷登陆;第五十五师团主力在曼谷以西的达府、麦索一带集结,其一部向北至泰缅边境处的北碧以西地区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