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曙光

近来的考古发现,甚至在一些学者看重的文字方面取得了突破。2003年至2006年考古学家在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发现的原始刻画符号,迄今已经不完全统计出656个刻画符号,且有不少成组图符。尽管目前还很难破译,但它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记录系统,堪称原始文字。这就为良渚社会的“文明”身份增添了又一个重重的砝码。

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发现的良渚文化原始文字

假期果真如此的话,放眼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世界,良渚文明足以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并驾齐驱了。后者被认为创造和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文明和文字,同时也可能是《圣经》中大洪水事件的起源地,从而被西方人视为经典的文明样本。那么良渚呢?

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

中国历来的传统观念认为,中原(黄河中游)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由此向四面八方传播,从夏代起建立了国家,进入文明时代。反观长江流域,其历史重要性则要晚至汉代以后才充分体现出来。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考古实物资料都是证明,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不是一个,而是遍布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上、中、下游及辽河流域、珠江流域。这也就是苏秉琦在20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中国史前文化演进不是单线式,而是多元的,或者说是“满天星斗”式的。

“满天星斗“的中华早期文明

回望5000年前的中华大地,无论中原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晚期和“小河沿文化”,还是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及“石家河文化”,其整体的文明化发展水平都与“良渚文化”有一定差距,尤其在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礼仪制度方面,“良渚文化”可谓一马当先。苏秉琦先生即认为,我国的国家起源发展阶段乃是“古国—方国—帝国”三部曲,并认为“红山文化”已经进入“古国”阶段,而“良渚文化”更进一步,已经达到“方国”阶段。

出土的良渚文字,考古学家正在破译

换言之,长江下游地区早在夏代以前的公元前3000年时期就已经出现可称之为“国家”的复杂社会,要比出现城市化的二里头和安阳早1000多年---他们被认为是中国早期历史中夏代和商代的代表。“良渚文化”的发掘和研究,无可争辩地证明,中华民族的确有着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难怪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称“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而严文明更是直截了当地断言,“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