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非常的世界 |

|
马不停蹄的捕食生活 ( 右下图:洪堡鱿鱼互相搏斗,失败者会被吃掉。这些动作迅速的捕食者夜间视力极好,可达两米远) 夜晚时分,随意地在科特斯海上转一圈,你就能看到许多灯光,那是从准备夜间捕捉深海鱿鱼的船只上发出来的。要捕捉的深海鱿鱼因其具有发光的红皮外膜,且常攀附在船只底部攻击渔民,而被当地人称为『鱼龙』、『红色魔鬼』或『巨型飞乌贼』,又因为最初在洪堡寒流(即秘鲁寒流)中被人们发现,所以也被称为洪堡鱿鱼。 洪堡鱿鱼的寿命一般为1-4年,其生命虽短暂,体长却能达到2米,体重约达90斤,且生长速度相当快。白天,洪堡鱿鱼活跃在200-700米的深水处,即便在这种缺氧的环境中,它们仍能保持活跃的生存状态,而这也是人们至今无法解释的现象。到了晚上,洪堡鱿鱼习惯成群游到水面猎食,最多时数量高达1200只。它们多以灯笼鱼、沙丁鱼为食。洪堡鱿鱼是捕食能手,运作神速,时速可达24公里每小时。它的每条触手上有大量吸盘,吸盘边沿布满尖锐的微型钩状物。它捕食时先用两条触手抓住猎物,然后用刀片般锋利的嘴反复咬食猎物,体积稍小的鱼类可被其一口吞下,而体积稍大些的则直接被撕成肉片。 巨大的牺牲 (左图:一只雌性太平洋巨型章鱼在它的巢穴中保护着它产下的卵。) 在寒冷而又黑暗的北太平洋海水中,一些红棕色的物体正在游动,那是世界上最大的章鱼。雌章鱼的任务就是专心照顾产下的卵,并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不进食,因此,它们的寿命很短。雄性章鱼比雌性章鱼的体形要大,体重可达40公斤。在所有的章鱼中,太平洋巨型章鱼被认为是最长寿的,即便长寿,它们的寿命也只有三到五年。因此,为了在死亡之前能够繁育下一代,它们必须快速成长起来。 雌章鱼性成熟后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来吸引雄性。如果两只雄章鱼同时被吸引的话,它们需要通过斗争来获得交配的机会。一旦雌章鱼向某只雄章鱼发出交配信息,雄章鱼就会将它的右侧第三只触手伸进雌章鱼的输卵管并排出精子。这意味着,此后,雌章鱼的生命只剩下数月之久了。雌章鱼的下一个任务就是寻找一个巢穴。然后,它会游到巢穴的顶部,开始产卵,一次只产一枚卵,使第一枚卵通过它产道时受精。在接下来的六到七个月里,雌章鱼开始照料产下的卵。雌章鱼不能钻出觅食,因为一旦离开,这些卵就会成为海星、蟹类等的腹中之物。如此一来,雌章鱼在数月之内都处于饥饿状态。接着卵开始裂开,雌章鱼为它们喷水,帮助它们孵化。直到所有的小章鱼都孵化完毕,雌章鱼才离开巢穴,生命也走向终结。它为抚育后代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伪装和引诱的艺术 右图:雄墨鱼在交配场所争斗,互相刺探对方的体积大小。雌墨鱼在中间。 在澳大利亚的南部海域生长着世界上最大的墨鱼。和所有软体动物(墨鱼、鱿鱼和章鱼等)一样,这些体格巨大的澳大利亚墨鱼虽然只能活一至两年,但体长却能达1.5米,体重更是达到13公斤。如此快速的生长速度意味着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所以这些墨鱼大多数时间都处于静止的状态以保存能量用于生长,而它们可以保持静止而不被打扰的秘密就在于伪装的艺术。 伪装在澳大利亚墨鱼寻找猎物和躲避捕食者时都非常有效。墨鱼的视力非常好,无论在白天还是黑夜,它都能够准确判断出自己处于何种环境中,并知道该如何与环境融为一体。白天的时候,如果有海豚在墨鱼上文游过,墨鱼便马上沉到海底并用色素体迅速改变身体的颜色来伪装自己。澳大利亚墨鱼一般有三种颜色伪装术:均匀术(将颜色均匀分布在躯体上)、杂色术(将斑点状的浅色和深色混合搭配)、分裂术(采用各种大片的深色和浅色)。这些伪装术,针对墨鱼所处的背景进行量身定做。墨鱼还可以瞬间改变皮肤的外观,使皮肤上产生乳头状突起以增加坑坑洼洼的效果,或将它们缩回使皮肤光滑平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