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部分主力部队和太行军区部队发展而来的。1940年6月7日,八路军第129师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建军方针进行整编。其中,撤销晋冀豫边区游击纵队,成立太行军区,由第129师兼军区。下辖新编第1、第10、第11旅,第1、第2、第3、第4、第5军分区,后增编第6、第7、第8军分区。1941年1月,第1、第3军分区与八路军新编第11旅和抗敌决死第3纵队机关合并,所辖部队编为太行军区第1、第3、第4军分区基干团。10月,第2军分区与八路军新编第10旅机关合并,旅辖部队编为第2、第6军分区基干团。1943年3月,八路军第385旅机关并入第3军分区。
1943年10月,八路军总部决定太行军区与第129师分开,另组太行军区机关,直属总部指挥。1945年8月,晋冀鲁豫军区成立,太行军区成为该军区的四个二级军区之一。10月7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将太行纵队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9日,第3纵队在山西省襄垣县亭镇正式成立。陈锡联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治委员(未到职,彭涛代任),阎红彦任副司令员,曾绍山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卢仁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7、第8、第9旅,并新建炮兵营,共2万余人。1946年6月,第3纵队改称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在此期间,政治部主任由阎红彦担任。12月7日,第9旅旅长郑国仲调任纵队第二副司令员。
1947年11月15日,皖西军区在岳西汤池畈成立,曾绍山任司令员,彭涛任政治委员,下辖3个军分区。纵队调第7旅第20团、第8旅第24团、第9旅第27团、纵队教导团、补充团共7000余人归皖西军区建制。皖西人民军第1支队改编为第37团,暂归第7旅指挥(1948年2月调归皖西军区)。皖西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刘昌毅调任纵队副司令员。1948年5月9日,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阎红彦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其他领导任职无变化。
1949年3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决定,第3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隶属于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建制。曾绍山任军长,鲍先志任政治委员,郑国仲任副军长,钟汉华任副政治委员,杨国宇任参谋长,刘华清任政治部主任,王子清任后勤部部长。原辖第7旅改称第31师,赵兰田任师长,周维任师政治委员;第8旅改称第32师,何正文任师长,卢南樵任师政治委员;第9旅改称第33师,童国贵任师长,高治国任师政治委员,全军共8个团2.2万余人。6月,第33师组建第99团,从而健全了军的编制。
1950年1月,第11军归川东军区领导,军部进驻万县,第32师、第33师,军补训师分兼大竹军分区、万县军分区、酉阳军分区。各军分区部队,归川东军区指挥。7月,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第11军军部及直属队调山东青岛组建海军青岛基地(现北海舰队)。1951年1月,第31师编入第12军建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3月,第32师、第33师分由大竹、万县地区开赴河北廊坊地区集结,奉命重新组建第11军。曾绍山任军长,鲍先志任政治委员,张廷发任副军长,王汝昭任参谋长,裴志耕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32、第33、第182师(原属第18兵团第61军),全军共3.88万人。1952年10月,新第11军军部及直属队奉命调浙江杭州组建空5军。第11军番号撤销,军部改建为空军第5军军部、所属部队第182师改铁道兵,第32、第33师分别调归第16军、第60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这个纵队是由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发展而来的。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是以太行军区六分区机关及直属队、韦(杰)支队、石(志本)支队、秦(基伟)向(守志)支队于1945年11月5日在河北省磁县马头镇组建,司令员王宏坤,政治委员段君毅,副司令员王近山、韦杰,参谋长张廷发,政治部主任鲍先志/下辖第16、第17、第18旅。共1.3万余人。1946年7月,晋冀鲁豫军区野战指挥部组成后,该纵队隶属晋冀鲁豫野战军建制。1947年3月,王近山任纵队司令员,杜义德任政治委员,鲍先志任政治部主任,5月初,纵队在汤阴地区整训整补,全纵队达2万余人。
1954年4月,第12军从朝鲜回国,调归华东军区建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的前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31军、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386旅,解放战争时期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0、第13旅和豫西军区部分部队。1930年12月,六霍、商南起义的红3师一部和红2师两个连以及六霍补充营合编为红1军第3师第7团,共500余人。1931年1月,红1军和红15军合编为红4军,红7团改为红4军独立团。2月,独立团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教导第2师,萧方任师长,王小亭任政治委员。3月,中央教导第2师和鄂东警卫第2团组成红4军第12师,许继慎任师长,庞永俊仁政委。6月,毛正初领导的六安独立团编为红12师第35团。10月,以红12师师部和第34团为基础,另调红10师第28团和红11师第31团改编为红25军第73师,刘英任师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
1933年7月,以红73师为基础扩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1军,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兼军长,张广才任政治委员,下辖第91、第92、第93师,近万人。1934年11月部队进行整编,孙玉清、余天云先后任军长,曾传六、詹才芳先后任政委。1937年8月,红31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陈赓任旅长,王新亭任政治委员,下辖第771、第772团。1945年10月,第386旅奉命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下辖第28、第29、第30团,约7000人。同时,以太岳军区武装一部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13旅,下辖第37、第38、第39团。
194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0旅、第13旅及豫西军区三分区、六分区部队一部,在河南省郾城县黄阁村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第4兵团第13军,周希汉任军长,刘有光任政治委员,陈康任副军长,廖冠贤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任学恭任后勤部部长。全军共2.9万余人。下辖原第10旅改第37师,周学义任师长、雷起云任师政治委员;第13旅改称第38师,徐其孝任师长,南静之任师政治委员;原豫西军区部队改编组成第39师,黎锡福任师长,侯德才任师政治委员。
1950年3月,第13军兼滇南卫戍区,归第4兵团兼云南军区建制。1950年6月,第13军警卫团调第15军,并另抽调干部、战士1万余名组成补训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4年5月部队随第15军回国。1969年第50军149师与由张国华和谭冠三指挥的西藏军区第18军52师对调防务并互换番号,52师改称149师调入50军。1985年第50军撤销番号后,属下的主力第149师编入第13军,进驻四川乐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太岳军区的“抗敌决死第1旅”,解放战争时期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第22旅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1937年8月1日,在山西太原国民师范学校成立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1总队。同年10月,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1总队扩编为“决死第1纵队”,鲁应麟任纵队长,薄一波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2总队。1938年春,又成立第3总队,7、8月又组成游击第1、第2团和第三专署保安第5、第6团等部队。随后,“决死纵队”按八路军建制整编,仍沿用“决死纵队”番号,下辖第25、第38、第42、第57、第59团。纵队长兼政治委员薄一波,副纵队长牛佩琮,参谋长颜天民,政治部主任王鹤峰。
1940年11月,晋西北军区成立,“决死纵队”编入晋西北军区,1941年初,晋西南地区洪赵支队进入太岳区,归决死第1纵队领导。同年1月14日,决死第1纵队兼太岳军区。8月,决死第1纵队改称决死第1旅,归八路军太岳纵队建制。陈赓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辖第1至第5军区,属八路军总部建制。1942年1月归八路军第129师建制。
1945年10月23日,太岳军区奉命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陈赓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治委员,韩钧任副司令员,杨奇清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0、第11、第12旅。其中决死第1旅改编为第11旅。1947年3月,晋冀鲁豫军区决定由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新编第7团、第2军分区警卫团、第4军分区独立第1团在山西灵石地区组建太岳军区第22旅。7月,第4纵队及太岳军区第22旅归陈(赓)谢(富治)集团指挥。11月,第11旅第33团组建豫西第2军分区,第22旅(其第64团调归豫西第1军分区)归第4纵队建制。1948年5月9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改为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
1949年2月14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第22旅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合编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军长李成芳,政治委员雷荣天,副军长兼参谋长王启明,政治部主任朱佩,党元成任后勤部部长。原辖第11旅改称为第40师,刘丰任师长、侯良辅任师政治委员;第22旅改称第41师,查玉升任师长,丁荣昌任师政治委员;由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原国民党军第110师改编组成第42师,廖运周任师长,张子明任师政治委员。第14军组建后,归第2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
1950年3月,第14军兼云南军区所属滇西卫戍区,归第4兵团兼云南军区建制,50年代后第14军一直驻守云南。1979年2月至3月,第14军做为西线主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第14集团军军部位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