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眼睛手术

到了杭州,除两腿时常疼痛、脚肿以外,毛泽东的白内障变得越来越严重了。一生靠眼睛读书写文章,靠眼睛洞察秋毫、高瞻远瞩的人,如今什么也看不见了,眼前的世界陷入一片朦胧的浑浊。这对一个生性敏锐、充满激情的领袖来说,该是多么的痛苦!


白内障手术有复明的可能,然而这个手术的对象不是一般人,所以手术前经过专家们反复研究病历,才确定了手术方案。主刀的医生是北京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眼科的唐由之。因为是春节期间,唐由之还在家里休假。警卫局的同志专门到唐由之的家里,请他做好准备,第二天将乘飞机出去执行任务。


在飞机上有人对他们几位医学专家说,这次来是给毛泽东看病的。大家一听,简直惊呆了,顿时个个激动万分。第二天,唐由之跟着汪东兴到了西湖畔的汪庄别墅,看见一位老人坐在沙发里,头发花白,眼睛没有什么神采,穿着一件旧浴衣,浴衣上打着补丁。他还在迷惑:难道这就是毛主席吗?外面不是一直说他老人家身体非常健康吗?


唐由之发现毛泽东的房间里除了彩电,其他物品全是囤货,连腕上的手表都是一块老“上海”牌。于是,他准备回到北京以后给毛泽东做手术的医疗器械也全用囤货。北京来的眼科专家走后,毛泽东也回到了北京。


1975年的夏天到了,中央决定在北京组织一个眼科医学专家七人医疗小组,由唐由之负责,为毛泽东做手术。医疗小组的专家们把中南海毛泽东的书房腾出来辟为“阳光屋”手术室。唐由之提出要大家注意毛泽东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准备时间为10天。

10天过得很快,手术临近了。7月23日,唐由之进去请示毛泽东,是否做好了手术的准备,毛泽东沉思不语。过了一会儿,唐由之再次去问:“主席,您考虑好了没有?”毛泽东反问他:“你都准备好了?”唐由之回答:“准备好了。”毛泽东还是不放心,再问:“是准备好了。没有缺点?”唐由之想了想,说:“有,我给您冲泪道时,您的头在沙发上动了一下,我知道有一些疼,因为麻醉没有弄好。”毛泽东哈哈一笑,一挥手说:“做!”

手术前,毛泽东叫秘书打开留声机,提出李聆听岳飞《满江红》的弹词。他从居室走向隔壁的临时手术室时,这首弹词正好唱到高昂处,毛泽东平静地走上了手术台。音乐声在手术室里回荡着,唐由之一边手术一边说:“我给您加盐水,可能盐水流到嘴里,有一点儿咸的,都是消过毒的,没有问题。”

毛泽东这时很配合,一声不吭,也不动。其实,唐由之已经做完了难度最大的晶体剥离术。他将纱布放在毛泽东的眼睛上说:“主席,已经好了。”毛泽东有些意外,:“已经好了?我还当没有开始做呢!”

唐由之搀扶毛泽东出来,看见周恩来、邓小平都在等候,就去向周恩来汇报。周恩来却说:“我都已经看见了,你不要汇报了。我看你很沉着,手也没有抖,都挺好。”手术完成得很顺利,大家都非常高兴。

第二天,毛泽东的一只眼睛能看见东西了。那天,毛泽东别提多兴奋啦!他叫工作人员扶他出去,他要看看中南海的湖水,看看广阔的天空。毛泽东重获光明的惊喜和孩童般的欢快,令全场的医务人员喜极而泣。

不久,唐由之又去探视毛泽东,因为此时毛泽东的左眼已经复明。毛泽东还满足了医疗组医务人员的愿望,同他们一起合影。末了,他对唐由之说:“下次再请你来,为我做右眼的手术。”可惜毛泽东没有等到那一天。一年以后,他与世长辞,再也不需要用眼读书了。

1975年秋天,毛泽东与眼科医护人员合影
外出视察的毛泽东
...
毛泽东在杭州
登山途中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