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逝世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人民总理周恩来离开人人世。这一天,毛泽东几乎一夜未合眼,此时他正卧床,侧身看着文件。负责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张耀祠,急匆匆地赶到游泳池毛泽东的卧室,将周恩来逝世的噩耗报告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听后许久一言不发,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对于周恩来的逝世,毛泽东显然早已料到了。在近几年的医生报告中,他早有所觉。长期的伤感,使他的眼泪枯竭了。此时,他已无法向这位患难与共的同志、战友表露自己内心的悲伤和痛苦。


中央将拟好的有关周恩来追悼会的规格,参加追悼会的政治局与党政军负责人的人数和悼词一并送毛泽东审阅。中央考虑到毛泽东病重,便没有安排他参加有关周恩来逝世的一切活动。据秘书张玉凤回忆:“毛主席审阅这个报告时,我一直守候在侧。不知道为什么在我这个普通人的心里,一直存有一线希望,或许会有4年前参加陈毅追悼会那样的突然决定,也能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


一句憋在我心里许久的话,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冒昧地问主席:‘去参加总理的追悼会吗?‘一直处于伤感中的主席,这时,一只手举着还没有来得及放下的文件,另一只手拍拍略微跷起的腿,痛苦而又吃力地对我说:‘我也走不动了,’“


毛泽东这时已站不起身,他不愿意让人们看见他举步维艰、离不开轮椅、不能讲话的那种晚年病态和痛苦的心境。毛泽东没有参加周恩来的追悼会,也是令人可以理解的。毛泽东拿起他一贯使用的那支红铅笔,在送审报告上写下有“主席“二字的地方端端正正地画了一个圆圈。

若干年后,当人们从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卫士们的回忆文章中得知他当时的身体状况时,不仅能理解他,也更深切地理解了他和周恩来之间情同手足的关系。那天晚上,毛泽东看电视的时候,护士和陪伴他的人注意到,眼泪从他衰老的脸上滑下来。

周恩来逝世后,毛泽东的情绪非常不好,烦躁、不愿讲话,只是借助刚刚治好的一只眼睛不停地阅读。这时,他虽然能自己看书、看文件,但由于身体过于虚弱,两只手一直颤抖,已经没有举起文件的力量了。为了满足毛泽东那艰难的阅读需要,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要帮他举着书或文件。看得出来,此时他似乎只能通过书本和文件摆脱一切痛苦。

1976年6月,毛泽东突患心肌梗塞,经及时抢救才得以脱险。7月6日,朱德逝世。此时此刻,毛泽东心中的悲凉之感愈发浓重。

1976年1月10日,宋庆龄在北京医院向周恩来遗体告别
1976年1月15日,邓小平在周恩来的追悼会上致悼词
...
1976年1月14日,邓颖超手捧周恩来骨灰走出劳动人民文化宫
毛泽东在延安祝贺朱德六十寿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