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人间第一茶:蒙顶茶的千年沉浮

蒙项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蒙顶山茶作为茶中珍品,唐玄宗时已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1200多年而不间断。蒙顶茶极盛于唐,渐衰于宋,元明清三代虽名声不显,亦是贡茶之一。直至当代,再次作为川茶代表之一崛起。

四川雅安蒙顶山茶园

蒙顶茶之所以能成为“号为第一”的天下名茶,可能源于三种因素的合力:与佛教的深厚渊源,蜀地的经济发达,自身品质过硬以及产量稀少。

清代陆廷灿《续茶经》记载,南北朝时期,吴僧梵川,愿燃顶供养双林禅寺开山之祖傅大士,听闻傅大士爱饮茶同,于是自己住于蒙顶山上结?种茶,三年方得成功,其中绝佳者称之为“圣杨花”“吉祥蕊”,总共不超过5斤。烟雾缭绕的蒙顶山上,佛与茶融为一体。蒙顶茶的深厚佛缘,成了其在唐代风行的原因之一。

蒙顶山天盖寺

唐代,正宗蒙顶茶茶区很小,每年能出产的数量非常少,物以稀为贵,这也是其能够成为第一贡茶的重要原因。这种稀缺性,给了蒙顶茶一个独特的称谓---“仙茶“。蒙顶茶在唐代虽然煊赫一时,但从宋代开始,便已经退化为一种普通贡茶,坐看北苑贡茶、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等异军突起。至元代,蒙顶茶更加默默无闻。至明代,蒙顶茶依旧难改颓势, 在贡茶之中不再称为珍品。

在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大繁荣时代,雅安蒙顶茶的采摘艰难以及路途遥远,却意外催生一种“平替蒙顶茶”,即由山东蒙山所产石藓所制作的蒙山茶(也叫蒙顶茶)。这种茶产于山东蒙山白云岩,号称为茶,实际上仅仅以“石上之笞为之”。在山东蒙顶由于地理优势开始“李鬼代李逵”时,雅安地区的茶叶,却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仙茶”的方式大放异彩。

四川雅安蒙顶茶

在明代,雅安成了茶马古道的绝对枢纽,数十万斤茶叶以砖茶的形式输往康藏等地,成了当时西南边疆最大的大宗交易。不同于“仙茶”蒙顶的求早求新,砖茶主打量大易保存,品质并不会太高,因此洪武年间四川茶盐都转运司在上书中便明言“雅安、永宁、筠连诸处所产之茶名‘剪刀粗叶’,惟西番夷獠用之“。

茶马古道皇茶园

到清代,对幅员辽阔、四海一家的皇室而言,雅安不再是西南一隅的边疆之地,而成了连接川藏的重要帝国枢纽。蒙顶茶再次受到重视,被清代皇室作为贡天地及祖宗之茶,可谓隆重之至。

新中国成立后,“蒙顶甘露“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04年,《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在蒙顶山发表,确立了蒙顶山”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地位。2017年,四川名山蒙顶山蔡依林文化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遗产地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镇和蒙阳镇的蒙顶山上,总面积37.8平方千米,茶叶种植面积35万亩。

蒙顶甘露绿茶

按理说,雅安地区并不非常适合茶树生存。茶树作为热带雨林中的伴生树种,耐荫,喜漫射光,喜温湿,且需要有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雅安靠近高原,日照强,土壤肥沃程度也不突出,若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很难生产出优质的茶叶。因此,四川名山蒙顶山茶文化系统,发展出一种极具特色的种植方式---茶林间作。在茶园内种植林木,能够在茶叶、绿肥、微生物等方面显著改善茶园生态。

首先便是能够降低茶园的光照强度,高大的林木能够遮挡太阳对茶树的直接照射,并不断形成茶树喜爱的散射光。其次便是能够增加茶园的湿度,林木仿佛雨伞一样,既能遮挡阳光,也能锁住一定的水分,并能通过减慢风速减少茶园内外的水、热交换。最后便是对茶园土壤性状的改善。林木的根系比茶树深得多,它的营养来源更多的是深层次土壤,而每年大量的落叶,又会让这些营养成分进入茶树能够吸收的浅层土壤中,从而提升土壤的肥沃程度。

茶林间作

广义的蒙顶茶区很大,但在古人思想中,只有上清峰茶园中,由甘露禅师手植的七棵古茶树所产的蒙顶茶,才能算真正的“仙茶”。这些贡茶每一株树共采茶335叶,用来供天子祭祀天地和先祖。次一等的则为菱角湾茶,这些茶叶片较厚,树木也比较高,一般是在每年阴历四月的吉时祷告采茶。每芽仅用最鲜嫩的一叶,经过晾晒、轧制、烘干等工序后,再将焦黄、黯黑的挑出,装入银质方瓶,成为贡品。每次上贡为仙茶两瓶、菱角湾茶两瓶。

上贡朝廷的菱角湾茶,现藏故宫博物院

与其他茶叶相比,蒙顶茶还有一种特性:性温和。一般绿茶都偏寒,所以医生通常会建议肠胃不好的人,尽量少喝绿茶。但蒙顶茶很特殊,它的茶性很温和。至于蒙顶茶为什么性温,可能与蒙顶茶在偏西南地区,不仅阳光充足,而且常有雷雨所致。

蒙顶山茶区现有国家4A级景区蒙顶山风景区,包括天盖寺、甘露井、皇茶园、智炬寺等著名景点,还有一处非常小众的博物馆---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其中既包括以蒙顶茶为代表的千年共文化发现民,也有关于茶叶分类、品质特征、鉴别方式等茶文化科普,再搭配蒙顶山泼墨山水般的山间林木、烟雨氤氲,是一种难得的寻茶奇旅。

蒙顶山甘露井

新中国成立后位列十大名茶的蒙顶甘露,制作工艺断绝、至1986年方才恢复发展的蒙顶黄芽,构成如今蒙顶茶的两大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