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到二里头:“龙源”的地下证据

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龙形象发现于东北地区。1982年,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附近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经发掘,可确认该遗址距今约8000-7000年前,其文化归属为兴隆洼文化。在查海遗址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聚落中心墓区以北发现一处由红褐色玄武岩堆成的石堆,石堆造型酷似巨龙。龙头朝西南,龙尾向东北,龙头高昂、龙口张开、屈身弓背,龙爪若隐若现,这是已知我国最早的龙形图案。

查海遗址石塑龙

在距今约6500-5000年前,东北地区迎来一段温暖湿润的“黄金时代”。此地的红山文化聚落星罗棋布。龙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当属“玉猪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玉猪龙于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著名的牛河梁遗址,以美玉琢成,身体呈蜷曲状,首尾间有一缺口,首部以简单线条勾勒出一个大眼、大耳、长鼻的猪首形象,颈部钻有一个小孔,应当是作为穿绳之用。

玉?形龙,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红山文化,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另一件C形玉龙征集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为墨绿色玉琢成,身体蜷曲呈“C”形,头部表现更加简化,但眼睛与猪鼻仍然清晰可辨,在猪首后方还特意琢出飞扬的鬃毛,更是充满动感。

碧玉C形龙,新石器红山文化,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3年8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子项目赤峰市松山区彩陶坡遗址发掘现场传出重大进展,在地层中赫然出现一幅以蚌壳拼成的“地画”,虽然当时该蚌画尚未完成清理,但是眼圆睁、口大张、身体细长卷曲的形象仍将“龙”表现得淋漓尽致。

龙形蚌饰,红山文化,内蒙赤峰彩陶坡遗址出土

1987年,工程人员在河南省濮阳县西南隅一处名为西水坡的野地施工时,偶然发现一处古代遗迹,在此地的考古发掘中,人们又发现一批房基、墓葬和窖穴,时代可追溯至约65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期。其中一处编号为M45的大型墓葬中有了重大发现,该墓呈南北走向,在墓圹中心位置,摆放着墓主人的尸骨,在他两侧,则摆放着以蚌壳构成的龙虎图案,龙除了头上无角,其余特征与今天的龙基本一致。

河南濮阳西水坡M45墓,蚌塑龙虎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与虎常常成对出现,M45墓底的龙虎蚌塑正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龙虎图。学者注意到,死者足部下方由三角形蚌塑与人胫骨组成的图案形状正与北斗星相似,蚌塑三角对应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组成的“斗魁”,人胫骨对应玉衡、开阳、瑶光三星组成的“斗杓”,这组图案又处于木框路况偏北,正与北斗在天穹的位置互相对应。受此“北斗”启发,西水坡M45颇具色彩的布置就不难破解:北斗在北,死者右侧龙形蚌塑象征天空中的“东方苍龙”,而左侧虎则是“西方白虎”。而死者头朝向圹南的圆弧,则象征死者灵魂将向南升入天空。

濮阳天文图

1998年,在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编号为M16的墓葬中发现一只玉龙,玉龙为蜷曲状,器体小而薄,首尾相连,头部以简单地阴线勾勒出简单的眼、口,背部以阴线刻画出多道复生鳞片的线条。

玉龙,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现藏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

凌家滩文化发达的崇玉传统被后起的良渚文化继承,蜷体玉龙也在良渚文化得到发展,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瑶山遗址良渚文化高等级墓葬M1中出土一只玉镯,整体作宽而扁的环状,镯上等距分布4个一样的兽头,圆眼、大鼻孔,头上一对短角,眼与鼻之间有菱形图案,若将镯身与兽头看作一体,则这只玉镯反映的可能是带角、蜷曲的龙形象。

龙首玉镯,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现藏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陶寺遗址位于晋南襄汾盆地腹地,约4500年前,一座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的城池在这里拔地而起,是同时代我国已知大型聚落之一。在陶寺古城早期的“王族墓地”中,随葬着石磬、土鼓、漆俎等精美礼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绘有蟠龙形象的彩绘陶盘。

彩绘蟠龙纹陶盘,新石器时代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现藏中国考古博物馆

4只彩绘蟠龙纹陶盘出土于4座大墓之中,均以褐陶为陶胎,施以黑底,在黑底上再用红彩描绘蟠龙。蟠龙身体细长如蛇,盘曲环绕于盘内,头在外,尾在内,身体上覆盖着瓦状鳞片,龙头长吻大嘴,眼圆如小豆,口中布满利齿,羽毛状蛇信从口中吐出,颇具视觉冲击力,一些蟠龙头上还长有短角。按照学界主流观点,陶寺古城可能是传说中帝尧所属的陶唐氏创造的都邑。

在陶寺统治晋南时,此后大放异彩的中原地区尚处于分裂与动荡之中,那里真正具备挑战陶寺霸权实力的是位于陕北神木的石峁古城。在石峁古城中最为核心的皇城台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鳄鱼骨板;在皇城台众多石雕中,8号石雕表现了两只背向游动的龙,这些龙纹与陶寺的蛇龙一样拥有细长蜿蜒的身躯,却长着巨大的弧梯形龙头,与陶寺蛇龙长满利齿的长吻判然有别。

陕北神木石峁皇城台大台基南护墙8号石雕拓本

石峁与陶寺两大势力曾在晋陕高地长期竞争拉锯,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陶寺古城的毁灭与石峁族群直接相关。在陶寺兴盛时,南方的中原地区尚处于万邦林立的动荡时代,而在陶寺古城彻底衰落之后,中原地区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一个新的大型中心都邑在新密新砦遗址形成,由于新砦遗址所属的新砦期文化与后来的二里头文化渊源极深,因此人们常常将它视为文献中大禹、夏后启开创的早期夏王朝。在新砦遗址中,又出现了龙的身影,龙纹出现于碎陶片上,仅剩头部,龙头弧梯形,拥有“臣”字形双目,头中部有竖直分节的鼻梁,鼻头为蒜头形,口两侧有弯曲的獠牙。

新砦遗址龙纹陶片

由于陶片破碎,我们并不清楚新砦龙的身躯是什么形态,但从仅存的龙头纹饰看,弧梯形的龙头与石峁皇城台的蛇龙几乎一致,只是诸多细节进一步得到完善,这或许是陕北地区石峁文化向南辐射的结果。

在被认为是晚夏都邑的二里头遗址中,石峁、新砦的龙形象又得到继承和发扬,现藏中国考古博物馆的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形器就是最佳例证。2002年春,二里头考古工作队在一处高等级墓葬底部发现大量散落的绿松石片,经过清理复原后发现这是一只由2000余片小绿松石片和白玉片拼合而成的蛇龙。

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形器

龙头呈梯形,龙头中心以绿松石、白玉管拼成多节龙鼻,并配以一个蒜形鼻头,双眼亦由白玉片拼成;龙身细长卷曲,一只青铜铃置于龙身中部,显然也是蛇龙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只绿松石蛇龙分节的鼻梁、蒜头形鼻显然继承自新砦龙纹,而其蛇状的躯体与梯形的头部又可追溯至更早的石峁遗址之中。

绿松石龙的发现让我们得以全面了解夏代龙形象的各种细节,也使我们得以从其他器物中辨认出龙的形象。例如出土于二里头的一件嵌绿松石铜牌饰,有圆形的头部、分节的鼻、头前有弯曲的獠牙,关于这件牌饰反映的是什么动物形象一直争议不断,但通过与背后砦龙头、二里头绿松石龙形器对比,有学者相信,牌饰上表现的是变形后的龙头形象。

二里头嵌绿松石铜牌饰

绿松石龙形器在墓葬中被放置于死者遗体胸部,具有极强复生意义。有人认为,龙被缀于死者生前的衣饰上,是死者生前权力崇高的标志,也有人认为,龙原本被缀于一面巨大的旗帜上,并悬以铜铃,在风中龙旗猎猎、铜铃发出响亮的声音,是王族出行的仪仗。龙应当是二里头先民信仰世界上具有重要象征的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