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中的寻龙之旅

光靠想象,是很难理解“龙柱”辉煌的。其实,我们大可去明清后宫中寻找类似景观。像太和殿中央的宝座附近,就有6根蟠龙金柱。它们高度达到10米,相较于其它红色梁柱显得格外醒目。太和殿金柱上的龙是通过沥粉贴金工艺制作出来的。大概步骤是先给设计的纹饰做沥粉,使其凸起于木柱平面,然后在沥粉处包黄胶,接着在黄胶上打金胶,等胶体稍干后铺金箔。

太和殿内景,殿内宝座的周围,共有6根以沥粉贴金工艺装饰的金柱

乾隆朝档案显示,在乾隆四十年(1775)时,这几根龙柱边露黑斑,乾隆帝还特意嘱咐要“好好收拾”“照旧式画江山万代升转云龙”。因为太和殿之后在康熙十八年(1679)十二月初三就焚毁过,所以这几根龙柱应该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时留下的,历经80年岁月出些小问题倒也不奇怪。

其实,太和殿龙柱包围的远不止是龙位,宝座正上方天花板上的大型藻井也十分夺目。藻井应当是由远古人造半地穴建筑时在屋顶留的天窗演变而成。太和殿上圆下方的藻井由三部分组成,通高近1.8米。其最下层是方井,中层则将方形分割为八角形,每一块的三角形及菱形区域里都雕刻有龙凤纹。最上部的圆井中间雕有庞大蟠龙,口衔被称为“轩辕镜”的宝珠。

太和殿天花正中的藻井

既然藻井几乎成为皇室专有,也难怪明朝之后的藻井装饰多以龙为题了,清代干脆就叫“龙井”。但藻井用龙装饰的历史堪称久远,敦煌莫高窟晚唐369窟里就有“龙纹鹦鹉藻井”,四只鹦鹉围绕着中间的龙。

敦煌莫高窟中属于晚唐的第369窟藻井,其上绘以鹦鹉及团龙

十六国时期,占据北方的后赵石虎,倾全国之力将邺城皇宫打造成举世闻名的富贵温柔乡。石虎的邺宫高楼毁于战火,但邺城遗址周围依旧有龙柱保存下来。东魏、北齐定都邺城时,在响堂山营造南、北响堂研究。南响堂第1窟门洞两侧石柱就以浮雕的方式做出两条盘柱而上的龙。

河北省邯郸市南响堂石窟第1窟入口处的龙柱

而西安博物院里还收藏着一件出土于莲湖区劳动路的唐代盘龙柱。这件龙柱做工十分精致,龙身蜿蜒灵动,仿佛正在腾云驾雾。到北宋,崇宁二年(1103)颁布的《营造法式》里将“缠柱龙”收录,以官方文件制定了盘龙柱的标准样。这说明,在宋朝,制作龙柱已经是相当流行的建筑工艺。

唐代龙柱,西安莲湖区出土,现藏西安博物院

今天,山西太原的地标古迹“晋祠”中的圣母殿就是一座11世纪北宋木构。它正面的8根木柱全部都是盘龙柱,也是我国唯一一处保存千年的木质盘龙。这些木龙的姿态各不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并非木柱上的浮雕,而是实际上独立于柱子本体。根据题记,它们是宋哲宗元?二年(1087)时由太原府吕吉等人集资捐赠的。不远处的元代唐叔虞祠,还存留有彩塑盘龙柱。

太原晋祠圣母殿前的北宋龙柱

转轮藏加龙柱的模式后来一直传承到明清时期。四川平武报恩寺是由当地土司、龙州宣抚司土官金事王玺、王鉴父子接力花费二十余年,在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建造完工的,其华严殿转轮藏周边4根金柱上也各有一条泥塑盘龙。而北京故宫的小兄弟、清入关前使用的沈阳故宫,大政殿前檐亦有两根木雕龙柱。此外,崇政殿宝座神龛前也有木雕盘龙。它们都是17世纪30年代的作品。

四川平武报恩寺华严殿转轮藏前的龙柱

故宫九龙壁位于宁寿宫皇极门外,是由乾隆三十七年(1772)烧制的270块彩色琉璃拼接而成,长29.4米,高3.5米,厚0.45米,作用相当于影壁。宁寿宫一带本是乾隆专给自己退位后养老而设计的私人空间,恨不得将天下珍异都纳入此地。影壁用九龙装点,因为使用的是高浮雕方式,壁上九龙最高处凸出墙面足有20厘米,极富立体感。

北京故宫九龙壁

距离紫禁城不远的北海公园里,保留下另一套九龙壁。这块九龙壁长27米,高6.5米,厚1.2米,位于北京市北海公园天王殿西侧,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不仅体量高度要胜于宫中一大截,更厉害的是北海九龙壁前后两面各有形象一致的九龙,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双面饰龙九龙壁。

北海公园双面饰龙九龙壁

山西大同可以说是龙壁文化最为浓郁的城市,至今尚保存有一龙壁4座、三龙壁1座、五龙壁3座、九龙壁1座。这些龙壁中最为古老的就是明朝代王府前的九龙影壁。大同九龙壁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体量是北京两块清代九龙壁的数倍,堪称第一,它是由426块琉璃空心砖砌成的,可以分为须弥府、壁身、顶部三部分。壁身正中是一条黄龙,其余8条龙围绕它成轴对称,各龙之间还有山石、花朵等图案。

山西大同九龙壁

更为细致的是,九龙壁前还有长34.8米、宽4.4米、深0.8米的倒影池,真正能让龙“活”起来。因为这块九龙壁过于炫目,它后来还成了大同当地百姓信赖的祈雨圣地。清朝入关后,对各地的明朝王府进行了普遍的平毁,代王府也消失无踪,唯独这块照壁留了下来。

相比九龙壁,大同其余几块龙壁就显得很不为人知了。像城内的金代建筑群善化寺山门前的五龙壁,其实原本位于城南兴国寺山门,不过保存的质量很差,在半个世纪前已经濒临倒塌。所以1980年时它被迁移到善化寺进行维护,此后就定居在这了。这座照壁也是明代产品,建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长19.9米、高7米、厚1.48米。大同佛寺使用龙壁应该也是由于它们跟明皇室之间的联系。

大同善化寺山门前的明代五龙壁

在紫禁城三大殿台基南北,各有一条御路,中央铺设着硕大的丹陛石。丹陛石也叫陛阶,指宫殿门前台阶中间的长方形大石,工匠会在石面上雕刻种种寓意吉祥的神兽。故宫当中最大的丹陛石位于保和殿背后,叫“云龙阶石”,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量足有200多吨。现在保和殿丹陛上的纹饰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制的,工匠把原来厚约0.4米的明代旧花纹通通凿去,所以该丹陛过于还要更大一些。

紫禁城保和殿后的丹陛石,雕有九龙,是皇宫中最大的丹陛

之所以把最大的丹陛石放在保和殿后而非太和殿前,恐怕跟皇帝上朝之路有关。从乾清宫由北向南穿过保和、中和,最后进入太和殿,这么走就会迎面看到保和殿后的丹陛。如今这上面雕有9条巨龙,另有海水江崖及卷草纹,它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块汉白玉石雕。

虽然比不上保和殿后丹陛的壮阔,但乾清宫前丹陛石的纹饰也颇为精细。四角刻有凤凰纹,中央则为八边形,正中为浮雕凸出的盘龙。八边形其他区域被分割为15块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其中另刻凤凰、应龙、云龙、白鹿4种神兽。

太和殿前的丹陛石

清代宫式建筑的彩画,实际上都相当制式化,选用的图案都有固定成例。当时彩画中最为尊贵的类型是“和玺彩画”。龙就是和玺彩画最常采用的主角。金龙和玺是清代皇宫彩画中最高的等级,即“二龙戏珠”的图样。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彩画均用“金龙和玺”。不过因为使用金箔的含金量并不一致,所以彩画的视觉效果有明有暗。

太和殿“金龙和玺”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