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所以讲和是认为罗马人得到了神的护佑。因为他们不但能够制造如此庞大的兵器,还能移动它。传说恺撒会善待主动投降者,阿都阿提奇人期待这一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不解除武装,理由是他们需要有一定的自卫能力。然而,凯撒坚持,讲和之事必须等解除武装后才能进行。
使者带着这个回答返回后,从敌方城塞扔出了大量的武器。但后来才知道还有三分之一藏于城内。不过,凯撒遵守约定,与阿都阿提奇人的讲和当天便达成了。当天过半夜的时候,拿着隐藏武器的男人,从城塞出来,袭击了在阵营地睡觉的罗马士兵,经过一夜的战斗,4000名阿都阿提奇人被杀,剩下的也被赶进了城塞。
第二天清晨,罗马军从已无人防守的城门进入了城塞内,把剩下的士兵和居民都当成奴隶卖了。根据凯撒所收到的报告,被卖为奴隶的人数多达5.3万人。凯撒并不认为发动战争本身是有罪的。但是一旦破坏了交换的誓约并攻打对方,很明显就构成了罪。他认为背弃誓言者应该遭受到做奴隶的命运。
得到完成高卢东北部一带称霸的恺撒的允许,年轻的克拉苏率领一个军团至大西洋岸一带,成功地获得了维奈特人等七个部族的恭顺。这七个部族提供人质并誓言承认罗马的霸权。这样一来,恺撒所说的“和平”就在全高卢实现了。恺撒的战果也传到了莱茵河东岸,那边也有部族交出人质并派遣使节表示愿意归顺罗马。
那年军团的冬营地,恺撒决定选在加努特斯人和托洛尼人住的高卢中西部。确认已经筹措了足够最前线冬营士兵过冬的军粮,恺撒便向南出发了。罗马元老院收到恺撒送来的公元前57年战斗报告书后,决定举行15天对神明的感谢祭。
公元前58年,也就是恺撒高卢战役的第一年,是“三头政治”顺利发挥作用的一年。担任执政官的两人都是与“三头”密切相关的人物,同时派护民官克劳狄乌斯紧盯元老院派。派小加图至塞浦路斯赴任、驱逐西塞罗,则成功地排除了这两位元老院派的论客。但是,高卢战役的第二年,即公元前57年,局势有所转变,元老院派开始反击。元老院派能这么做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庞培的消极性:那年的庞培年才49岁。实际年龄虽是49岁,可是精神年龄仿佛是到了退役年龄60岁,甚至有60多岁的倾向。他认为与相亲相爱的年轻妻子尤利娅在一起的生活,已经相当满足了 ,庞培实际上有了隐居的心态。 因此,在公元前57年的执政官选举中,他并没有积极的动作。这年当选的两位执政官之一是元老院派推出的雷托鲁斯,他既是庞培的敌人又是西塞罗的亲友。另一位当选者是梅特鲁斯,这个人是属于恺撒派的。
二、护民官克劳狄乌斯的狂妄:克劳狄乌斯驱逐了西塞罗报了一箭之仇后,做了比恺撒指示更多的事。他以盯住元老院为由,逐条成立了无视元老院的过激政策。 这样的决定虽然受到大众热烈的欢迎,但是10年后,这三项都被独裁官恺撒废止了。连属于平民派的恺撒都要废止,可以想见元老院派的态度。 克劳狄乌斯的狂妄使庞培皱起了眉头,同时也使稳健和有良心的人疏远了他,于是最后造成了对元老院派有利的形势。
三、小加图的归任与解除对西塞罗的驱逐令:小加图即使回到任职地,也未必能让元老院派东山再起。 小加图说话犀利但完全无幽默感。 而西塞罗的演说则与小加图有所不同,他具有随时可以幽默一下的才能。 此外,西塞罗说话时还擅长引经据典,着实令人佩服。而西塞罗的演说最具说服力之处,在于他内心那股燃烧着的忧国热情。
49岁的西塞罗被驱逐9个月后,驱逐令终于得到解除。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驱逐他的克劳狄乌斯,大家对他的评价一落千丈。 公元前57年8月初,公民大会通过了执政官两人的共同提案,解除了对西塞罗的驱逐令。 8月5日,西塞罗就在布林迪西登陆, 他几乎是沿着阿皮亚大道一路奔驰北上。阔别9个月,终于回到首都的西塞罗,当天即被市民们的热烈欢呼声所包围,宛若凯旋的将军。
既然成员都到齐了,对“三头政治”的反击就开始了。元老院派努力不重犯公元前60年让庞培陷于尴尬,却给了恺撒喘息机会从而使其借由“三头政治”逆转得胜的过失。另外他们也设法不让因西塞罗归国决议所赢得的民意离元老院而去,因而他们不准备修正克劳狄乌斯所成立的三法,因为民众对这三项法令有着高度的支持。
此外,公元前57年,元老院派还作了另一点巧妙的安排,不是反击“三头”,而是离间“三头”。“三头”中的克拉苏,不管他也无所谓,因此离间策略的主要对象是庞培与恺撒。相对于恺撒,庞培与元老院派的关系更亲近些。而且恺撒是个危险人物,相比较之下,庞培就没那么具有威胁性。正好恺撒此时又身陷高卢战役中,这对元老院派来说,实在是实施自己计划的大好时机。
西塞罗的提案首先在元老院中提出,得到元老院的赞同后,再于公民大会中提出。这就是由庞培负责确保今后五年首都罗马及意大利所需粮食的法案。 罗马的小麦必须经海上从行省及同盟国输入。因此,确保粮食的最高责任者,实际上就是掌握罗马海军的最高责任者。必要时甚至有根据自己的判断征用商船的权限。
罗马不是以海运立国,自然也不属于海军国家,因此基本上没有组建过海军。如有需要,则向同盟国或行省要求派遣海军进行支援。如果西塞罗所提出的法案通过,庞培就成了罗马人中唯一能够组建海军的人了。这件事让年近50岁的庞培的自尊心膨胀不已。接着西塞罗提出的法案成立了。庞培面露感动地表示将努力做好这件重责大任的事,接受了这个罗马史上首次出现的重要职位。
元老院派的反击并没有表现出反“三头政治”的样子,这样反而更有效果因为如果使恺撒和庞培之间的稳固关系动摇,原本就不适合做政治人物的庞培就更可能走向非政治化。事实上,那年夏天所举行的下届执政官选举中,元老院派推派的候选人以最高票当选,“三头政治”派好不容易仅有菲利普斯一人入围,但危险的是两名执政官的位子都被属于元老院派的人占领了。
也许是恢复了元气吧,庞培开始实现他远征东方时就有的梦想---建设罗马最初的常设剧场。庞培在希腊看到壮观的石造半圆形剧场后,决定也在罗马建造类似的剧场。只不过为了不会招致非难,他要求在大剧场正面观众席的最上部,加盖座献给维纳斯女神的小神殿。如此一来,由庞培建造的罗马最初的常设剧场,也就能够借着神之名落成了。这座称为“庞培剧场”的大型建筑建造在罗马城外宽广的马尔斯广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