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乱的高卢人不让恺撒与其他军团会合的算盘落空了。率领大军南下却又无功而返的韦桑热托里克斯,只得再度北上。不过,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下一步棋。如果能让中部高卢所有部族一起加入反抗罗马的阵营,兵力将是恺撒军团的10倍,恺撒军团的粮草也唾手可得。
因此,韦桑热托里克斯不急于与恺撒对决,反而转攻与恺撒交好的埃杜伊人所保护的波伊人根据地格尔戈维。韦桑热托里克斯认定恺撒不会前往救援,因为将大军带出粮草不愁的冬营地,介人寒冬时的野战完全是个冒险。见不到罗马兵团援助的埃杜伊人,会认为遭到背弃。这样,波伊人连同埃杜伊人,都会弃恺撒而去,转而站在自己这一方了。
洞悉韦桑热托里克斯心思的恺撒,决定主动出击。恺撒放下疑虑,将军粮补给的重任委托给埃杜伊人,并派遣使者告知波伊人坚持防守,不放弃希望,罗马人会第一时间前往营救。恺撒留下2个军团及所有的运输车队,率领8个军团的战斗部队,离开了营地。
行军一天,恺撒大军到达蒙塔目,两天的攻城准备后,该地居民心生畏惧而投降。随后,恺撒到达加努特斯人的大本营奥尔良,为当地被杀的罗马商人一雪前耻。此举不仅是向敌人宣战,也大大提升了罗马军队的士气。
此后,恺撒军队才开始向南开拔,朝着比利时人的要塞桑塞尔前进。闻此前其他城镇的遭遇,桑塞尔不战而降。 恺撒于是继续向敌方进军,他的下个目标为比利时人的根据地布尔日--高卢地区的心脏。
意在攻下布尔日的恺撒,面临的敌人并非只在布尔日城内。韦桑热托里克斯在距离布尔日24公里的森林泽地搭建了阵地,并在恺撒军队粮草补给的必经之地设下重重埋伏,又派兵随时由后面来包抄搅乱罗马驻军。
在罗马军完成攻城准备后,绝望的布尔日守军首先出击,开始了这场攻防战。恺撒命令,两个军团的罗马军负责戒备外围的突袭,攻城的士兵因此并无后顾之忧。战斗在深夜拉开帷幕,高卢士兵倾城面出,果敢出击,罗马军也勇猛无比。
激战至次日清晨,战局也日益明朗。城外堆积如山的尽是守城者的尸体,这种惨状令守在城内的士兵绝望。韦桑热托里克斯传来消息:劝布尔日人弃城与自己会合。要想弃城突围,只有壮年男子在夜色掩盖下行动才有可能成功。妇女们哀求男人们不要抛弃她们,城内哭声震天,城外的罗马兵听得清清楚楚,偷逃计划也就此暴露。
第二天一大早,天空下起滂沱大雨。攻击的准备已全线完成。恺撒断言如此的天气正是总攻城池最好的时机。 恺撒许诺最先攻下布尔日城的士兵会获得一笔可观的奖金,随后,下达了全面攻城的命令。士兵们一直压抑着的斗志完全爆发出来,全线士兵没有一人后退,争先恐后朝城墙涌去。
守城士兵得知罗马发动总攻的消息慌张赶往城墙防守时,罗马士兵已经稳稳地站在城墙上了。在恺撒的指示下,他们并没有立刻在城内展开攻击。罗马士兵立于城墙之上,将布尔日居民围得水泄不通。绝望的布尔日人甚至丢弃了武器,在城中四处逃窜,争相躲到没有罗马士兵防守的角落,竟有多人被推挤至死。
恺撒随后才下达进攻命令,城内无论男女老少都没有得到饶恕。罗马士兵认为他们和高卢士兵一样都是杀人者。罗马士兵毫无掠夺之意,有的只是长时间挨饿的记忆以及同胞在奥尔良被杀的愤怒。住在布尔日的4万名居民,只有在总攻击开始时逃出的800人得以幸存。
然而,恺撒遇到了一个让他裹足不前的障碍,就是中部高卢最大部族,也就是罗马同盟者埃杜伊人的问题。于是,凯撒由布尔日向格尔戈维南下行进时,暂时取道东南,到达了埃杜伊人长老的聚集地德西兹。
埃杜伊人的问题是,新族长的选举导致整个部族一分为二,两派互不相让。恺撒强制未经合法程序选出的当权者放弃权力,以此暂时解决内斗,并要求全体埃杜伊人冰释前嫌,协助罗马投入眼前的战事。埃杜伊人需要给罗马军队提供粮草补给,提供步兵、骑兵共1万人以补充兵力。
奥弗涅人与埃杜伊人之地,以阿列河为界。东北部属于埃杜伊人,西南部属奥弗涅人。对于正围攻奥弗涅的首都的凯撒而言,若能得到东北部埃杜伊人的补给,长期包围战也就有了可能。但是,两个部族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如果埃杜伊人向奥弗涅人靠近,军粮补给困难后就会导致大问题。然而这一切正渐渐变为事实。
埃杜伊人内部分裂,最初不过是势力之争,后来竟发展为以高卢民族意识为出发点的抗争。亲罗马派,以凯撒及罗马往日的厚待为由,主张继续恭顺罗马;反罗马派指出,韦桑热托里克斯麾下的高卢部族,之所以在反罗马抗争中失败,归根结底是因为同为高卢民族的埃杜伊人没有参加,如此一来,埃杜伊人岂不成了背叛者?
亲罗马派立刻向凯撒报告此事,凯撒并未回应,因为害怕谴责反罗马派只会让埃杜伊人倒向敌方。凯撒的态度助长了反罗马派的气焰,他们杀害滞留于埃杜伊人领地的罗马商人,与加努特斯人当初的手段如出一辙。
此时的凯撒深知,靠埃杜伊人提供兵力,军粮补给完全不可能。如此看来,格尔戈维一战,只有撤退一途。凯撒并不打算放弃苦心经营7年的高卢,扬长而去。凯撒虽然放弃了攻打格尔戈维城,却在同时坚定了向北撤退与拉比埃努斯的军团会合后,与敌军决一死战的决心。
凯撒撤退的消息立刻传遍高卢全境。在罗马问题上难以抉择的部族,也清楚地作出反对罗马的决定。在埃杜伊人内部,民族派势力占据了上风。四分五裂的高卢民族,终于做出团结一致的姿态。四面楚歌的凯撒和6个军团继续急行军,与前往集合地的副将拉比埃努斯所率领的4个军团,在桑斯成功会合。凯撒再度拥有10个军团的指挥权,但形势并无转机。
与骑兵强悍的高卢人战斗,凯撒的骑兵战斗力显得极为低下。以往埃杜伊人是凯撒军队骑兵的主力。这时凯撒只有当年雇用的400名日耳曼骑兵,以及少数因崇拜而追随他的高卢骑兵。凯撒派遣急使到莱茵河东岸,向同盟的乌比人请求补充骑兵。在骑兵到达之前,凯撒一直动弹不得。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对凯撒而言,这是一段一筹莫展的艰难时期。而此时,存放有大部分罗马军务公文书的苏瓦松也落入敌手。在韦桑热托里克斯的指挥之下,高卢全族团结一致反抗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