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就任财务检察官之前,据说累积的债务总额高达1300塔兰特之多。这笔钱足够雇用11万以上的士兵服役整整一年。那么恺撒究竟把钱用于何处了?这笔钱是在他进入政界前所借,因此并非用来做诸如为争取民众支持而举办剑术比赛或修建道路等选举经费。由于恺撒家境并不宽裕,所以这笔钱是向他人所借,至于他究竟用在何处,在参阅众多历史资料后得知他大致是用于下列三方面:
第一是花在他自己身上了。恺撒的读书量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堪称第一,是众人一致公认的,这一点连西塞罗也不得不承认。当时的书籍写于昂贵的纸莎草纸上,自然所费不少,何况他对读书的兴趣并非开始于他经济宽裕时。
另一方面,年轻的恺撒也以注重打扮而出名。根本不知装扮为何的人才会认为托加不过是将白色的布料披覆于身而已。但实际上依白色毛料厚度的不同,在托加最重要的衣褶部分也会相应地改变,而且越薄的布料越昂贵。正式的服装托加脱下之后,便是任何时候皆可穿着的短衣,虽然短衣式样极为朴素,且都是统一的短袖和长度及膝的设计,却有很多讲究。
第一是腰带上的扣环,这个扣环上镶有金子。另外,短衣袖口也可另行装饰。因为穿着短衣外出者只限于未成年的少年、一般平民及奴隶。所以身份地位特殊的成年人则于短衣外罩上披风,而将披风固定于左肩的别针也是注重打扮者的另一项装饰品。一般的短衣均为白色,可将外罩的彩色披风衬托得更出色。
染色的披风价格昂贵,其中最贵的是紫色的披风,染料来自贝类,要1.5万枚贝类才能取得一件披风所需的染料,所以只有凯旋的将军才能穿得起紫色披风。紫色这个得来不易的颜色在后来的帝政时代成为皇帝专属的色彩。价格仅次于紫色的便是大红色。只有元老院议员的托加上的镶边,以及总司令官罩于短衣外胸甲上的大件披风才能使用大红色。
男子的服装在罗马时代虽只分为短衣、托加、军装,但如果是注重打扮者依旧能在可能的范围内设法装扮自己,当然,衣着越讲究则越花钱。
恺撒借钱的第二个理由,根据史学家的说法,是他与朋友交际时的慷慨性格。除了友人之外,还有与名门中分封贵族的交际花费。世世代代为分封贵族者因出身名门,他们都扮演着恺撒的赞助者的角色,妥善经营与这些人的关系不仅是身为名门家长的义务,也是立足政界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三个造成高额借款的原因是恺撒送给情人们的礼物花费。他亲自挑选昂贵的礼物送给情人们,在这方面是出了名的慷慨。恺撒并非为了广受众多女子的欢迎而送礼,而只是为了让佳人开心。女人能够敏锐地察觉出为讨女人欢心而送礼的男人与只是为让女人开心而赠礼者之间的差别。
总而言之,基于上述各种理由,恺撒负债累累地前往西班牙上任,由于任职的行省并非多事之地,一年的任期也就平平淡淡地很快结束了。恺撒所担任的财务检察官一职主要负责行省经济方面的工作。由于职务的关系,他得以到任职的西班牙南部各地旅行,其中一个旅行地就是古代被称做“赫丘利之柱”的地方,靠近现在的直布罗陀海峡的加的斯。
当他在这里停留时,史学家们记载了如下的一段插曲。商港加的斯自迦太基统治西班牙开始而繁荣,在这里有座供奉半神半人的赫丘利神殿。相对于赫丘利神,在“出差”途中前往神殿参拜的恺撒,对安置其中的亚历山大大帝雕像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他独自在像前说道:“在我这个年纪时亚历山大已经称霸世界,而我却还一事无成。”
恺撒的任期在他自我反省的同时也已终了。表面上看起来,回国后他的生活方式与从前没有什么不同,仍然是举债度日、挥金如土,除了获得花花公子的称号外,丝毫看不出他有任何反省或振作的行动。如果说有什么改变,就是根据“苏拉的改革”,他在财务检察官任期满后获得元老院的席次,他进入元老院成为身着镶有红色绲边的白色托加的元老院议员。
虽然恺撒的生活方式从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如果仔细琢磨,却有某些踪迹可循。自从步入青年后期开始,他在言行上的改变也更加明显。这种改变的开端,始于他的姑姑尤利娅的葬礼。恺撒从西班牙卸任回国所作的追悼演说,正是在他姑姑的遗体前。她是恺撒父亲的姐姐,也是平民英雄马略的遗孀。致悼词者通常是死者的直系血亲,但由于马略的儿子在与苏拉进行内战时被捕身亡,而马略并无其他子女,因此由恺撒来代替。
恺撒这次演说然只能从古代的历史学家们所记载的要点中略知一二,但在演说中32岁的恺撒实际上有相当大胆的发言。他说姑姑的娘家与王室有渊源,而追溯父亲这一方则与永生的众神有关。 在特洛伊沦陷后,维纳斯之子埃涅阿斯率领众人逃亡至意大利,这批人就是罗马人的祖先。凡出生于罗马及其周边地区者,均被视为自特洛伊逃亡者的后裔,尤里乌斯家族是被视为孕育罗马的阿尔巴隆加的名门望族。
罗马人葬礼由于重视祖先及家人,因此在送葬行列中除死者的遗体外,还要有死者的祖先或家人的蜡制面具或雕像随行。恺撒在姑姑尤利娅的送葬行列中也让姑夫马略的蜡像随行。苏拉宣告平民英雄马略为国家公敌后,这项命令一直未解除。尽管马略已身亡,但将国家公敌的蜡像立于遗体旁仍是极其大胆的行为。因为苏拉虽然已死,但罗马仍为苏拉派人土掌控。
在马略死后的18年,当曾经的平民英雄马略的蜡像出现在罗马平民的面前时,他们的内心一阵激动。在苏拉宣布独裁的14年当中,马略这个名字一直是个禁忌。马略的内侄恺撒在演说中也完全不曾提及姑夫,因为那样做太过冒险了。但是他把马略蜡像展示在了众人面前,实际上,恺撒在暗地里向世人宣示,他要重振被苏拉摧毁的平民派。
恺撒的举动宣示了他重振平民派的决心,但居于苏拉派主导地位的元老院毫无反应。因为罗马当权者根本没把这位刚获得元老院席次的年轻花花公子放在眼里。即使是看到马略蜡像而眼眶含泪的民众,对于依靠负债和光鲜的外表勾引女人而负有盛名、装模作样地以一根手指搔头的32岁的恺撒,也不抱任何的希望。
无论如何,罗马为苏拉派的天下,苏拉麾下受到各界认可的英才庞培,在他的辉煌战绩的烘托下,在政界无比地活跃。他不但身负元老院的期待,更是平民羡慕的对象。一年后,庞培超越社会各阶层成为国民英雄的机会来了,不仅是罗马人,全地中海世界的人都在扫荡海盗之战中,将目光集中在了这个年仅39岁的庞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