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提要

---

本卷记事起于公元前177年,到公元前170年,凡八年,当为汉文帝前元三年至前元十年。本卷所载的大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刘长骄横。刘长为汉高祖刘邦少子,封为淮南王。汉文帝时,刘长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公元前174年,与匈奴、闽越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汉文帝赦之,废王号,迁蜀郡,途中绝食而死,谥号厉王。

其二,周勃就国。汉文帝欲削去权臣官职,下令列侯就国,要求周勃带头。周勃被免去丞相而到封国。周勃回到封地,畏惧被诛,经常身披铠甲,被诬谋反,事下廷尉,捕捉治罪。周勃被凌辱,以千金贿赂狱吏,示意他“请公主做证”,而得释放,恢复其爵位和封邑。

其三,释之护法。张释之十年未得升迁,被举荐,后得到汉文帝刘恒的赏识,升任廷尉。他严于执法,当皇帝的命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然执意守法;曾经弹劾时为太子的刘启“过司马门不下车”以执法公正不阿而闻名。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其四,纵民铸钱。汉文帝刘恒颁布“铸钱令”,放纵民众铸钱,虽然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量,但能够铸钱的人,大都是大冶铸业主和诸侯王,以致在汉文帝时期出现了以铸钱币致富的不法之徒,吴王刘濞靠矿山铸钱,山东奸猾纷纷聚集而来,富埒天子,其后发动叛乱。

其五,贾谊上书。贾谊才能突出,汉文帝刘恒拟任为公卿,受到大臣谗毁,被贬出朝廷,出任梁怀王太傅。他身在梁国,但仍体察政事,居安思危。他多次上书陈述政事,围绕匈奴侵边、制度疏阔、诸侯王谋反等问题展开论述,对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