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臣张释之事迹之二
时隔不久,太子与梁王共乘一车入朝,经过司马门,二人都没有下车示敬。于是,张释之追上太子和梁王,禁止他们二人进入殿门,并马上劾奏太子和梁王“经公门不下车,为不敬”。薄太后也得知此事,汉文帝为此向太后免冠赔礼,承认自己教子不严的过错。薄太后于是派专使传诏赦免太子和梁王,二人才得以进门。
由此,汉文帝更惊奇和赏识张释之的胆识,升他为中大夫;不久,任命中郎将。张释之随从汉文帝巡视霸陵,汉文帝对群臣说:“哎呀!我的陵墓用北山岩石做外,把麻絮切碎填充在间隙中,再用漆将它们黏合为一体,如此坚固,难道有谁能打得开吗?”左右近侍都说:“对!”
唯独张释之说:“假如里面有能勾起人们贪欲的珍宝,即便熔化金属把整个南山封起来,也会有间隙;假如里面没有珍宝,即便是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汉文帝称赞他说得好。
这一年,张释之被任命为廷尉。汉文帝刘恒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跑出,惊了为皇帝拉车的马匹。于是,汉文帝令骑士追捕,并将他送交廷尉治罪。张释之奏报处置意见:“此人违犯了清道戒严的规定,应当罚金。”汉文帝发怒说:“此人直接惊了我乘舆的马,幸亏这马脾性温和,假如是其他马,能不伤害我吗?可廷尉却判他罚金!”
张释之解释说:“法,是天下公共的。这一案件依据现在的法律就是这样定罪;加罪重判,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众。况且,在他惊动马匹之际,如果皇上派人将他杀死,也就算了。现在已把他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平的典范,稍有倾斜,天下用法就可轻可重,没有标准了,百姓还怎样生活呢?请皇上深思。”汉文帝思虑许久,说:“廷尉的判决是对的。“
其后,有人偷盗汉高祖刘邦庙中神位前的玉环而被捕,汉文帝大怒,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奏报判案意见:“按照‘偷盗宗庙服御器物’的律条,案犯应当在街市公开斩首。”汉文帝大怒,说:“此人大逆不道,竟敢偷盗先帝器物!我将他交给廷尉审判,是想将他诛灭全族!而你却依法判他死罪,这是违背我恭奉宗庙的本意的!“
张释之见皇帝震怒,脱帽、磕头,谢罪说:“依法这样判,足够了。况且,罪有大小,要根据情节逆顺程度区别轻重。今天此人以偷盗宗庙器物之罪被灭族,如果万一有愚昧无敌之辈,从高祖的长陵上取了一棒土,皇上将怎样给他加以更重的惩罚呢?“于是,汉文帝向太后说明情况,批准了张释之的判决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