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提要

---

本卷记事起于公元前154年,到公元前141年,凡十四年,当为汉景帝(刘启)前元三年至后元三年。

本卷所载的大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吴王谋反。吴王刘濞因太子被汉太子刘启杀死,衔恨在心,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招纳“任侠奸人”,处处与朝廷对抗,图谋篡夺帝位。公元前154年,带领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被汉军主将周亚夫击败,兵败被杀封国被废除。

其二,晁错遭斩。晁错为太子家令,得到汉景帝刘启宠信,官至御史大夫。他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诸侯王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汉景帝听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

其三,周亚夫平乱。吴楚叛乱,来势汹汹,猛攻梁国,汉景帝刘启提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他向汉景帝提出了“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击溃叛军”的计划,得到肯定。叛军由于缺粮,只好退却,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胜,而与梁王刘武结怨。

其四梁王欲继位。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率兵抵御吴楚联军,死守梁都睢阳,拱卫了国都长安,功劳极大,后仗窦太后宠爱和梁国地广兵强,非常骄横,欲继汉景帝刘启之位,被汉朝大臣袁盎等人谏阻,怀恨在心,便派人刺杀,遭到汉景帝怨恨,后心神恍惚而去世。

其五,景帝去世。公元前141年,汉景帝患病,死于长安未央宫,在位十六年,享年四十八岁。在位期间,推行“削藩”,平定“七国之乱”,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与其父共创“文景之治”,为刘彻开创“汉武盛世”奠定基础。